你知道中国天然气进口的四大通道吗?为什么我国南方省份都很小,北方的省份却很大?

2023-11-09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

原标题:你知道中国天然气进口的四大通道吗?为什么我国南方省份都很小,北方的省份却很大?

新鲜素材

中国天然气进口四大通道

课程标准: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2.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我国首条跨国输气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

中亚天然气管道天然气主要气源来自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2017年又开拓了哈萨克斯坦气源。

目前,每年从中亚国家输送到国内的天然气,约占我国同期消费总量的15%以上。

中亚天然气管道西起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穿越乌兹别克斯坦中部和哈萨克斯坦南部,经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入境。

目前实现ABC三线并行,入境后通过霍尔果斯压气站与西气东输二、三线管道相连,全长1833千米,总设计输气能力为每年600亿立方米。

西部管道霍尔果斯压气首站是中亚天然气进入国内的第一站,也是西气东输管网首站。

来自中亚的天然气从霍尔果斯一路向东,途经湖南、湖北,直达上海,成为人民群众灶台上的火苗,为管道沿线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5亿多人口送去了清洁能源。

中缅油气管道:“一带一路”倡议下先导性和示范性的项目

中缅油气管道是近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石油)在缅甸建设的跨境重大能源和工业项目,是缅甸境内重要的能源动脉和基础设施。

中缅天然气管道为缅甸浅海地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开拓了广阔的消费市场。

项目于2010年6月正式开工建设,包括原油管道项目和天然气管道项目,其中天然气管道于2013年投产运行,原油管道在2017年正式投产运行。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缅天然气管道安全已平稳运行2260天,累计向中国输气246.561亿立方米,为缅甸下载天然气40.788亿立方米;

中缅原油管道已安全平稳运行1177天,马德岛港靠泊大型油轮104艘,累计接卸原油2613.25万吨,向中国输油2571.11万吨。

作为中石油“走出去”的重点项目,中缅油气管道也通过十年深耕缅甸,把项目打造成了切实造福两国人民的友谊金桥,成为了中缅“一带一路”倡议下先导性和示范性的项目。

中缅油气管道对于缅甸的经济效益,包括税收、投资分红、路权费、过境费和培训基金以及社会援助资金等。

截至2019年12月,中缅油气管道项目一共为缅甸社会贡献近5亿美元,其中包括税收、路权费、缅甸员工薪水、股东分红等。

项目建设期与200多家本土企业合作,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促进了当地就业,有相当一部分是安全生产、运营管理等关键岗位。

目前天然气管道的分输为管道沿线提供了充足的清洁能源,主要是用于发电和工业生产,使得过去很多没有电的地区24小时通电,为这些地区下一步的发展比如建设工业园等提供必要保障。

另外,管道对于缅甸石油化工技术及工业水平,缅甸国内工业及能源行业的发展也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两国合作潜力大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北起黑龙江省黑河市,途径9个省、市、自治区,南至上海,管道全长5111千米,其中新建管道3371千米,利用在役管道1740千米,是继中亚管道、中缅管道后,向中国供气的第三条跨国境天然气长输管道。

全线分黑河—长岭、长岭—永清、永清—上海的北、中、南三段核准和建设。

北段已于2019年12月2日在中俄两国领导人见证下正式投产通气,一年内将引进50亿方天然气,以后逐渐增至380亿方/年的输气量,供气年限达30年。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是中俄两国领导人高度重视和推动下,加强全面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又一重要成果,是构建我国四大能源运输通道的重大工程,是我国首条建设的1422毫米超大口径、X80高钢级、12兆帕高压力等级的第三代天然气管道标志性工程。

中国的天然气需求增长强劲,俄罗斯的能源资源十分丰富,是世界主要的能源出口国,2018年俄天然气出口量达到2250亿立方米。中俄双方的能源合作,不仅有利于解决中国的能源需求,也有利于推动俄罗斯经济发展。

引进中俄东线天然气对提升我国清洁能源供应量,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节能减排,改善大气环境,治理空气雾霾,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社会经济科持续发展,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每年引进380亿立方米清洁优质的天然气。

与燃煤相比,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6378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82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46万吨、减少粉尘排放量84万吨,将有效缓解东北地区天然气短缺局面,改善京津冀地区空气状况,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结构调整。

海上通道:LNG(液化天然气)来源国越来越多

LNG(液化天然气)进口量在中国天然气进口总量中的占比逐年增加。

进口LNG必须由海路运输,并且需要专业的运输船。从2017年开始,LNG进口量超过进口管道气进口量。2018年,LNG进口量占到天然气进口总量的59%。

除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与澳大利亚、卡塔尔、马来西亚、印尼等国签订了长协确保执行之外,中国贸易商在LNG现货市场的采购也比较积极。

2018年中国天然气进口来源国共有26个,比2016年增加了10个。

得益于页岩气的大开发,2019年美国天然气出口暴涨。国际能源署表示,美国要想成为全球最大天然气出口国的关键之点在于中国市场。

中国省制源于元朝时期,厚重的历史书之中说元朝因为懒于对地方进行精细的管辖,所有将朝廷中央才有的中书省机构在地方一一设立。只不过地方上面的都叫做行中书省。地方上的省级官员行驶的是中央中书省赋予他们的权力。按照中央朝廷的机构与模式在各个地方进行管理。

这种简单,高效的方式成为了中国划时代的制度蓝图。到现在的中国都还在使用省制度。然而不同的是,中国因为地理面积极其广大,无论是从南到北,还是从东到西,都不是简单设置几个行省所能解决的,所有庞大的中国国土之上有着星罗棋布的行省,这些行省大小不一,但给我们的印象却总是北方大,南方小,这里面又是为什么呢?

不是所有南方省份都小,北大南小是传统印象

北方省份面积大于南方很多时候都只是一个传统印象,并不能一概而论。就像我们对于南方人和北方人的认知是一样的道理。我们传统印象之中总是认为北方的汉子就应该是牛高马大,身材魁梧,就像鲁智深能够倒拔垂杨柳那样。

要了解到不是所有的北方省份都比南方省份大,首先要知道中国省份之中到底哪些属于南方,那些属于北方?

划分中国省份南北归属的要素一般有三种:

按照地理位置为界划分南北。

按照生活习惯与民族风俗划分南北。

按照当地人心中的归属划分南北,因为一些省份的确是做到了南北兼备。

按照地理位置划分中国省份的南北的话,一般是以长江和淮河为界限。长江淮河以北的省份就被称为北方省份,长江淮河以南则是南方省份。

按照生活习惯和饮食来划分的话。平时吃面食,包子馒头,以粉食为主。平时吃稻米,做炒菜用筷子的则是南方省份。可是总有那么几个省份,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像安徽省就横跨长江南北,江苏省绝大部分直接在长江北面。河南省的一些靠南地方更是活脱脱的一副南方生活模样。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北方省份都比南方省份大,如果单独拿出来的话,就像四川省,这已经超过了许多北方省份的面积。

北方省份面积较大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传统印象根深蒂固,事实上像河南山西这些省份单独拎出来和南方的广东广西面积进行比较。河南省的面积只有区区的16.7万平方千米,而广西省已经高达23万平方千米,这就是典型的南方省份面积大于北方。

新疆,内蒙,甘肃,青海,东三省历史因素决定

北方之中最大的几个省份莫过于新疆,内蒙,甘肃,青海,宁夏(指历史上的宁夏)以及东北三省。这几个省的面积广大,横跨经纬度长是由于它的历史原因和现实情况所决定的。

我们通常会发现这些面积较大的北方省会(非农耕的北方、西北方),他们在古代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游牧民族居住的地方,而南方省份面积较小,一般都是农耕民族定居。

对于农耕民族来说,要养活一家六口人,如果单从秦汉春秋时期来看的话,在墨子的书中曾经说过,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意思就是说,一个6口之家只要耕种100亩的土地,就可以足以缴纳官府的赋税以及养活自己那个时候的100亩,相当于今天的20亩。农耕民族由于对生产需求较少,他们经常在一块土地上定居,所以只需要很少的土地就能够养活自己。

北方的游牧民族则是不同他们古代都是逐水草而居,哪里水草丰盛就会跟着到哪里去做。他们没有固定常年的居住地方,而是跟随气候降水的变化在不断的迁徙之中。所以我们常常会看到古代牧民经常会因为牧场而产生矛盾,部落与部落之间相互厮杀。

一个相同的6口之家放到北方的游牧地带,就光靠放牧牛羊需要几百亩的牧场才能养活。所以游牧民族的不稳定性和上迁移性决定了他们生活的区域远远超过南方。所以到后面元朝建立省制的时候,在北方出现那么多大省,都是历史和现实情况所决定的。

南方人数密集,小省份便于管理

相比较之下,南方的省份都以面积中等为典型特征。可是这并不表示南方以前没有出现过特大省份。至少在明清的时候,四川行省和湖广行省就是十分庞大。那四川行省和湖广行省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呢?

四川省是南方省份之中当之无愧的第一大省,但这已经是过去时了。从元朝末年开始,四川行省就有4个地方。北边的四川文化中心是以汉中为主。东边的文化中心则是今天的重庆湘鄂西一带交界地方。南方的文化中心则是今天已经划入了贵州的遵义黔北方地区。

如今的四川可以说是名不符实,只剩下了川西和成都中部地区。这样阉割四川主要就是因为四川地理位置太过于形胜,四面都是高山,绝岭很容易形成割据势力。将四川地理位置之中的天下划入其他平原省份进行管理,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湖广行省就是今天湖南和湖北以及江西安徽部分地区。他的分省是在清朝末年完成的。除去维护国家,统一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之外,湖广行省份省主要就是因为对于洞庭湖以南的读书人考虑。那个时候的相处地区有两个文化中心,一个是以武昌三镇为主。另外一个则是以洞庭湖以南的长沙地区为主。

湖广行省时代的时候,洞庭湖以南的所有读书人都要去武昌赶考这十分的不公平,所以后面进行分省。也是因为这次湖广行省的分割,才有了后面长沙湘楚地区人才的大爆发。而历史发展到今天之后,南方省份除去西藏与四川,其他都是以中等面积为主的省份。

经济发展程度和人口规模是分地建省的决定因素

发展经济始终是中心点。北方拥有土地十几倍于南方的大省份,如新疆,青海,内蒙等省份。为什么不进行分割出来建立小省。主要还是因为经济发展程度不够高,人口规模不够庞大,不足以成为一个省区的建制。

像南方的四川省过去重庆分割出来,主要是因为它的人口规模已经达到3,000万的基素。而经济发展程度飞速的重庆也是和成都因为历史上的一些特殊因素,使得四川出现了两个省级行政中心与经济中心,所以才有了后面的重庆分治。

北方的新疆,青海,甘肃,内蒙,黑龙江等省份,不进行小省治理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一个省的人口都只有几百万。经济总量也是不够格。可以说这几个北方大省的所有经济GDP加起来,还不如沿海的一个浙江省。

综上所述,才会给了我们一种北方省份面积普遍大于南方的。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90b70b5a50e30fe0862ce5aa6daaf0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