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的记录

2022-10-05   董克平饮馔笔记

原标题:10月3日的记录

10月3日的记录

10月3日

南京继续高温。开车不觉得,停车走上江堤,无遮无拦的暴晒,有点烧烤的感受。没想到十月份还有38℃的气温,真是太热了。

离开南京眼去江心洲。张恒总在这里骑车,一圈22公里,适合锻炼。我不锻炼,只是想看看运气。长江禁捕四年了,江心洲这里可以看到江豚戏水。我只听说过江豚没见过,今天依然没见到。江里有很多船,冒着烟响着笛,估计把江豚吓走了。

秋天了,长江的水量少了。

中午约了朋友去侯品小苑。昨天来的时候还没什么人,今天满堂座。小侯说,昨晚上就满座了。小侯很开心。我知道这家餐厅生意会好的,菜品好,价格亲民,又在旅游景点区域内。如果没有疫情,我相信侯品小苑很快就能火起来。今天吃的肥肠煮猪血味道超赞,𫚔鱼烧茨菰也很好吃,当然还有小侯父亲侯新庆的名菜鱼头佛跳墙。

阿德邀我去扬州,潘亚丽说房间都满了,只有迎宾馆一间总统套房了。不想给朋友添麻烦,推迟两天过去就是了。越是要好的朋友,越是不能让人家为难。去扬州吃饭随时都可以,没必要在长假期间和游客争房间,这几天正是店家赚钱的时候,别去打扰人家为好。

时断时续写着玩的公众号今天有2万粉丝了,一点小开心。这两年四处乱跑,写的不多,思考不多。有时候聊天会说出一些观点,可惜当时没记录,过后就忘掉了。当年找助理就想能够有人帮我完成这个任务,几年过去了,还是老样子。

晚上去余川,路路说新做了几个菜,让我试试。到余川时六点不到,已经没有座位了。几个人在室外坐下,有点热,但比中午好多了。前几天在上海明路川吃了一个豪华版的蚂蚁上树,我建议路路在余川做出来,今晚试了一下,感觉不错。只是厨师对“粉丝”的处理不够老到,按南京话讲“跄”了一些,要是能够软糯,这道菜就合格了。川菜用“粉丝”做主料的不多,这些年也很少有人做了,最早一次吃还是30年前在北京日坛那里的豆花庄。深圳音像出版社的朋友来京,筹拍香港回归的纪录片《百年沧桑》,我陪他们在豆花庄吃饭,要了一个家常烧鱼翅。那时候的我还不知道鱼翅的珍贵,一餐饭花了500多,这道菜就占了三分之一。以后在川菜馆里很少见到鱼翅,再后来不提倡吃鱼翅了,就更见不到了。这几年在广东福建等地,鱼翅菜式又兴旺起来,但也总会遇到一些批评,有时候吃了也不说,或者就用粉丝替代了。鉴于这种情况,估计余川的厨师平时接触的不多,所以今晚这道菜四川味道出来了,口感上差了一点。我和路路说,这一课要给他们补上,也许这道菜会成为余川的一个招牌。

路路前段时间去长沙,顺道去了株洲,在土菜研究所吃了饭还买了一些辣椒回来。今天用辣椒炒了肥肠,辣椒挺辣的,油脂浸润大火炒,还真挺好吃的。当然,好吃的还有我喜欢的饺子,这是路路特意给我包的。[呲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