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白茶饼一次性全部撬开,泡茶是方便了,但你的好茶也快毁了

2023-08-02   小陈茶事

原标题:把白茶饼一次性全部撬开,泡茶是方便了,但你的好茶也快毁了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搜狐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经常能在网上看到,南北方菜市场差距的调侃。

南方人买土豆,按个买,只买一个两个的情况,司空见惯。

北方人买土豆,按筐买,一次起码就买好几斤。

南方人买玉米,不仅能按个买,还能顺便让店家剥成粒。

北方人买玉米,最少单位起码是公斤。

南方人买猪肉,按顿买,单次只买半个巴掌的瘦肉,还能要求老板切成肉丝,回到家就能下锅煮个汤。

北方人买猪肉,成扇的排骨,豪横一挥,全部拿下。

水浒传里,镇关西切猪肉臊的故事,没法在南方菜市场上演。

毕竟只是肥瘦分开,切上10斤精肉,不是什么过分要求。

调侃归调侃,上述举例片段虽然不能全部当真,但经营生意做买卖,服务意识的确很重要。

不过,这天刚看到一条茶友私信。

“白茶饼我始终撬不好,总是碎掉,能不能下单之后,你们帮我撬成散的,再打包发货过来?”

呃,这件事建议茶友三思。

提前将白茶饼全部撬好,这不是不能为,是不可为。

看完以下4点原因,不难将整件事想明白。

《2》

一、正常白茶饼不会压太紧。

网上看到一个提问:“生普和熟普的茶饼,为什么比白茶饼紧?上次买了一个熟普沱,让一百几十斤的壮汉撬,对方也感觉费劲,更夸张的是,那小片撬出来的沱茶,煮了一下午,竟然还没散,这太不正常了。”

原料不同,制作工艺不同,决定白茶与普洱在压饼后,松紧程度有别。

喝过普洱饼茶、砖茶、沱茶后,再转过来尝试喝白茶饼。

你会发现在撬白茶饼时,难度简直是降维打击,太轻松了。

和硬邦邦的沱茶比,正常状态的白茶饼快赶得上一块豆腐,撬茶期间根本不费力。

只要掌握技巧,逐层撬开就行。

对撬茶技术感到不自信时,建议茶友们买对适合自己的白茶饼。

抛开其余内容先不谈,整饼白茶的松紧程度要适中。

遇到那种过分紧压,内部没有丝毫空隙,坚硬如石的茶饼,哪怕再便宜也别买。

因为从白茶压饼过程看,压饼太紧,是工艺硬伤。

蒸压期间,下压定型时,温度太高、时间太长、力度过重等。

由于参数不对,会严重损伤白茶内部养分和茶味物质,同时压出又紧又硬的一饼茶。

这样的茶饼撬出来很费劲,容易撬成碎渣不说,茶味也不好喝,更谈不上收藏价值,买入手根本没有积极意义。

《3》

二、撬开后不利聚香。

喝白茶,散茶饼茶的茶香风格会有区别。

条形松散,自然舒展的散茶,茶香会更清新原味。

不论新茶老茶,茶香本质都是自然植物气息。

刚产出来的新白茶,毫香、竹林香、花香、笋香、粽叶香等,清晰爽朗。

一路珍藏下去,久存三年五年后,随着白茶逐渐陈化,药香、陈化、干荷叶香、清幽花香、由毫香转化而成的干燥稻谷香等,深邃悠扬。

相比之下,白茶饼的茶香会更成熟。

夏秋季上山,遇上厂里在压茶饼时,整个车间都会弥漫着浓郁茶香。

刚烘干结束,新鲜出炉的白茶饼,剥掉外层的饼袋,凑近闻一闻是一股烘炒植物的香气。

受到蒸压影响,饼茶比散茶的发酵程度略高,能拥有出现果香、轻微甜香的机会。

如果是高山秋寿眉饼,由于梗叶内部有不少可溶性胶质物和可溶性糖,压饼后陈化出枣香的概率很高。

久存多年的老寿眉茶饼,枣香、药香、陈香是基础香型,比起同期散茶是完全不同的香气风格。

回到正题,为了更好地聚集茶香,好端端的一饼白茶, 不建议盲目撬散。

尤其是一饼刚压的茶饼,还没有正式以饼茶的形态开始陈化。

猛然撬散,对白茶饼的独特香气陈化,没有半点积极好处。

同样是喝一饼茶,茶友们可以做一个小实验。

撬出部分茶叶,另外用密封袋暂存。

剩余的大半饼茶,原样密封存放。

隔了半个月后,再现场撬出一泡,对比提早撬散的同款茶饼。

这时你会发现,“现喝现撬”的那一泡会更香。

《4》

三、可入手独立规格的小饼片。

在以前,新手第一次喝白茶时,照例是先推荐散茶。

因为道理很简单,对0基础的新人来说,喝散茶更省事,直接取茶就能泡开喝,不需要撬茶。

但现在有了更好的选择。

建议散茶、饼茶,都是少量入一些。

亲自对比尝试,才能知道哪个更适合自己。

当你打算喝一喝,白茶蒸压之后会是什么风味?同时又不擅长撬茶时,有一个折中之策。

即,选择迷你饼。

独立包装、一次一泡,轻巧便携。

不仅对新手入门尝试很友好,还很方便办公室泡茶。

放入完整一小片饼干茶进入大杯子里,装入沸水。

静置片刻,等到干燥的茶饼片缓缓泡开舒展,茶味不断浸出,就能享用到一杯甘醇饱满的茶味。

独立包装的饼干茶,省去了撬茶步骤,也能喝到白茶饼的滋味。

这比起直接买一饼茶,全部撬散再打包发货省事得多。

《5》

四、散茶风味也不错。

喝白茶饼,不建议一次性全部撬散。

尤其是这饼茶的压饼时间还没超过一年。

前不久,刚将散茶压成茶饼。

这时,立马将新鲜出炉的白茶饼,全部撬开,再拆开成散状。

期间,等于整个压饼过程,变成了无用功。

白茶压饼产生的独特风味效果,还没正式聚合、陈化,一齐转变。

猛然间,就全部撬散。

如果一早知道是这样的结果,不如从开始,就选择不压茶。

同样的道理,放在买茶也是一样的。

白茶品类体系丰富,散茶饼茶、春茶秋茶、新茶老茶,一应俱全。

如果单纯是觉得,散茶冲泡更方便。

那么,大可暂时放下对茶饼的执念,选择入手散茶。

这比起买了一饼茶后,要求全部撬散更实在。

《6》

曾经看到过这样的白茶谣传,称白茶压饼更容易保存。

因为紧压成饼的白茶,内部空隙少,能延缓水汽入侵,不容易受潮……

但这一看就是假的。

存白茶, 不论散茶饼茶,都少不了密封、避光、干燥、阴凉储存。

防潮这件事,始终是存茶重点,不可放松警惕。

白茶在压成茶饼之后,并没有修炼出“金刚不坏之身”,一旦存茶不密封,或者外界水汽太重,照样会引起水汽逐渐沁入。

一旦茶饼表面受潮,整饼茶就毁了。

所以,在长期储存白茶时,不管散茶饼茶,都要逐层包装。

建议用三层包装密封,动用纸箱、塑料袋、铝袋逐层收口密封,杜绝外界水汽与干茶的接触。

从白茶储存陈化角度看,不论散茶饼茶,只要干度达标,品质到位,都可以长期收藏。

但在收藏白茶饼时,不适合全部撬散。

毕竟,前文已经提醒,撬散之后不利于饼茶的独特茶香成型。

为了存出更香、更醇、更好喝的茶味,还是将同款茶饼多入几块,成规模团队陈化效果会更好!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