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i酱孩子随父姓被骂,这是女权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2020-05-13     鲸看

原标题:papi酱孩子随父姓被骂,这是女权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有些人,真的“又闲又蠢又坏”。

Papi酱被骂上热搜了。

被骂的原因,是孩子。准确点说,是因为她的孩子跟着爸爸姓。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母亲节这天,papi酱发了一条微博,说自己过去觉得考研复习累、拍视频累、熬夜开会累、出差累拍戏累……

现在真正做了母亲之后,才发觉啥都不如当妈累,由此祝福大家母亲节快乐。

没毛病吧?母亲节发这个多正常啊。

结果一些网友看不过去了,顺着网线翻到了她在另一条微博里叫自己的儿子“小小胡”,然后就炸锅了。

当然,也不全是骂她的声音,还有“心疼”她的:

好心疼她,明明这么一个独立优秀的女性,走上了(婚)驴的道路。

“你跟我不一样,就是有问题”

先给大家科普一下什么叫“婚驴”。

这个词,最早应该是去年12月在互联网上出现的。

当时抖音上一位妈妈说自己怀孕数月,可能随时都会生产,但凌晨三点钟还在送外卖补贴家用,老公也在送其他地方的订单。

大多数网友都在给这位准妈妈加油打气,但有的网友认为,她活得过于辛苦,过于卑微,甚至有网友直接评论她为“婚驴”。

意思是:结了婚后,变成了一个没有独立人格和思想,只知道累死累活为“夫家”卖命的人,就像一头驴。

现在,“婚驴”这个词已经成为了极端网友的标配词汇,甚至连母亲节这样一个表达感恩的节日也被扭曲为“婚驴节”。

在他们眼里,孩子就得跟妈妈姓,跟爸爸姓就是“不独立”,就是“婚驴”。

估计papi酱也觉得被这些人膈应到了,把之前自己拍的一期视频置顶了。

是不是很魔幻?孩子跟爸爸姓,这都能挑出刺来?

“孩子不跟我姓?离婚!”

papi酱这件事其实并非个例。

不久前,微博上有位女网友公开闹离婚,导火索也是孩子跟谁姓的问题。

整个过程呢,说起来也不复杂,简而言之也就一句话:

丈夫和婆家不同意让孩子随母姓,女主心里有疙瘩,纠结许久,最终还是爆发,选择了一拍两散——离了。

这位女网友的微博简介引起了我的注意:反婚,反孝,反代孕

这最后一个可能还好理解,但这前两个是怎么回事?既然反婚为啥还结婚呢?

更可笑的是反孝,难不成你希望自己生出来的孩子,以后对你像个陌路人一样?

那么这一次,为什么那么多人非要在“姓”这个问题上较劲呢?

有网友说:随父姓,是父权与男权的屈服,作为独立的新时代女性,绝不能让步。

说实话,我觉得这很可笑,都什么年代了,有些人还处在一两百年以前甚至更久远的思想当中。

他们把孩子的姓氏直接当作了决定话语权与掌控权的工具,希望借着这个由头寻求婚姻关系中的绝对主导,借此来一分高下。

诚然,在过去姓氏代表着身份与地位,但如今,它的作用仅仅是标记与称谓,其使用价值远远高于象征意义。

就连法律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二条)。

也就是说,姓什么是自由的,跟爸爸姓或者跟妈妈姓都可以,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毕竟谁家也没有皇位要继承。

退一步来说,如果你真的在意这个,那不如怀孕之前就讨论明白达成共识,而不是等孩子出生了甚至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以此来作为实现女权的工具。

不是孩子跟谁姓,谁就能凌驾于另一半之上。

且不说本就不应该谁要凌驾于对方之上,想靠着姓氏来定义地位,这难道不是一种非常可笑的想法吗?

孩子的健康、夫妻的感情、家庭的和睦,哪个不比姓什么更重要?

“一个大男人的织毛衣,你怎么那幺娘?”

除了孩子的姓名,有些人动不动还爱拿性别来说事儿。

他们的这种迷之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女性,而是“男女通杀”。

前两天,在《朋友请听好》节目中,一个男生说自己因为喜欢织毛衣,而被一些同学调侃他——“娘”。

何炅安慰开解他道:“娘”这个字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少女,小姑娘;另一个代表着母亲,这都不是贬义,一个男人性格中有柔软的一面也不是坏事。

我们感叹何老师的“暖”的同时,是不是也有点疑惑:

什么时候,“娘”成了一个贬义词?

“男人就该有男人样”,“是男人就必须XXXX”......在这种所谓的男子气概绑架下,一个男性坚决不能爱哭,不能爱美,不能敷面膜,不能撒娇。

鹿晗刚从韩国回来发展的时候,经常被人这样调侃说他“娘”。一次采访中,他苦笑着说: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反正我怎么着都有人说我“娘”。

热评第一当时这么说的:谁让你总干娘们干的事?又化妆又烫头又染发又撒娇,恶心!

作为一个艺人,他管理好自己的形象,讨好观众有什么不对的?难不成让他蓬头垢面,发型邋遢,不修边幅,大家就满意了吗?

再说了,什么叫“娘们干的事”?“娘们干的事”怎么就恶心了?

朋友林子也是很多人口中的“娘炮”,原因很可笑,因为他恐高。

令人无法理解的是,一个有社会责任心、努力上进、有道德的人,就因为长相俊秀,性格腼腆就该被喷“不男不女”吗?

那么一个长相硬朗、五大三粗却毫无担当,只会用黄色笑话调侃女性,不承担家庭责任甚至家暴的男人,就能被称之为“阳刚硬汉”吗?

更可怕的是,这种对所谓阳刚、男性气质的误解,还让一些人洋洋得意,好像充满了病态的“自豪感”。

前两年,在山东某企业的年会上,一位男性高管当众抱起男扮女装的反串演员后恶意撒手,导致对方重重摔在地上,结果还引来满堂喝彩。

或许,他这是在表达自己对“娘炮”反串演员的不屑,展示自己更为优越的刚猛与力量。

可是在我看来,他展示的只有内心的粗鄙和垃圾。

这个摔完人还一脸自豪的男高管,就像如今被误解的阳刚气质的缩影,好像男人的存在就是为了展示力量和力量带来的霸权一样。

而就是在这种理解和影响之下,人们眼中的纯爷们儿,越来越被形象化为聚众干架,抽烟喝酒,甚至打得老婆孩子乖乖听话这种非常表层的东西。

这被歪曲的阳刚,一定程度上来自性别规范对男性的严格要求:男人必须时刻以充满力量和权威的形象示人。

久而久之,这样的性别规范被歪曲成了在任何事情上都无视别人的尊严,通过在他人身上施加权威来展示自己的强大,殊不知暴露的只是用粗鄙掩饰的虚弱。

可是当一个“传统”的男人所属的群体就是持这样的价值观,他也只能不停地用这种方式博得同类的认同,和在人群中的归属感。

但我们仔细想想,在这样的男权思想中,男人的自我又真的得到尊重了吗?

写在最后的话

其实,在人和人的分类中,最重要的从来就不应该是生物属性。

男人也好,女人也好,挣脱了性别带来的不必要的枷锁之后,所要做的不过是做个真正的“人”罢了。

而且,无论男人女人,对于那些把性别当成工具,对别人的生活指指点点、恶意满满人,我只想送他们一句话:

又闲又蠢又坏。

因为不管你做什么,他们都会拿性别说事,跳出来对你进行攻击。

对女性,他们会说:

“一个女孩子家家的,裙子穿那么短。”

“大夏天的穿个长裤子,是觉得谁要看她吗?腿又粗又短!”

对于男性,他们会说:

“说话那么大声干什么?就你嗓门大!”

“说话就不能大点声吗?娘们唧唧的。”

你衣着打扮有个性他们会说行为不检点,你喜欢玩他们又说,这种人不会过日子;

你结婚早了怀疑未婚先孕,大龄不婚又猜测是不是生理有问题。

只有不如他们,各方面都平庸无奇的人,他们才找不到议论的话题。

他们哪都闲,只有嘴不闲。

是是非非、流言蜚语,都是这种人传出来的,不管你怎么样,他们都能找到话来说你。

但背后的他们呢,可能连自己该干的事都没干好。

对于这种人,没有别的办法:离他们远远的。

最后,送给大家一段话:

作者:厚朴,本文为咪咕阅读原创。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7z0hDHIBiuFnsJQVZkQ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