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市场上的电动车产品越来越多,但与燃油车相比,电动车的续航问题、电池安全、电池报废等问题依旧是很多买家不愿“触电”的原因。一方面,很多电动车技术不成熟,体验不过关,厂家的宣传和实际配套设施不符,达不到官方的续航快充和续航等要求。
另一方面,普通的电动车在日常行驶中没有固定的路线,不像公交车,专线大巴,或者快递运输等车辆,它们都有固定的停车地点,而且都是短途使用,可以在统一集散的地方设充电桩或换电池。尽管一线城市的充电桩越来越多,但就像人们对手机的续航焦虑一样,总有一些地方找不到充电口,没电搁浅就成为可能性事件,如果你日常的行程经常变化,途中充电桩的数量也未知,那对于电动车来说,这种事件发生的概率肯定会比燃油车高很多。
好比一般的大型船只上肯定会有救生艇,若大船出现问题无法前行,船员可依次乘小艇离开,或者在去往一些狭窄的河道时,小艇肯定更合适。如果将大船配小艇的逻辑运用到电动车上,为电动车配一辆小型代步工具也未尝不可,在经过一番推论后,你会觉得很有必要。
电动车企经常会在宣传册上表示他们有办法解决最后几公里的问题,而解决办法无非就那几种,利用车的后备能源来驱动。如果是这样的话,你是否更愿意选择在车内备一辆电动自行车,人力电力均可用的那种,可以带你到达目的地,至少不用怕前方的充电桩依然用不了。
这样看来,在电动车内放一个代步工具很有必要。而且就占用空间来说,电动车由于车身结构相对简单,电池形状及排布更自由,甚至连车轴都可以省略,省下的这些空间塞个小型两轮车应该没什么问题。在你的电动车电量耗完之时,从后备箱拿出一辆便利的代步工具会瞬间舒缓你焦虑的内心,如此说来,它更像是一种应急设备。
本田早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时候就推出过类似的产品——Motocompo,虽然当时相搭配的是内燃机车型,虽然初衷也不是解决应急问题,但这种设计的理念和形式对于解决电动车最后几公里很有帮助。它可以很轻松折叠放入当时本田City的后备箱中,就像动漫《逮捕令》中描绘的那样,在一些场景中迁本夏实用Motocompo执行任务更有效率。
相信如今可以造出更迷你更有效的代步工具,折叠在电动车中。在电动车无法应对的场景中,它便是另一个选择。
特斯拉最近的网红车Cybertruck的车斗里可选配一辆叫Cyberquad的全地形车,虽然厂家初衷同样不是为了应急,但它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可以帮Cybertruck增加续航的,有了它之后你不会担心在电池耗尽之时,因没有信号而无法找到救援的情况,你可以悠闲地骑着Cyberquad去寻找救援或抵达目的地,或者用它去体会到驾驶“大几何体”之外不一样的户外乐趣。而且这个Cyberquad相比Cybertruck更现实,据息,Cybertruck可能无法通过欧洲的安全标准,车头设计会给行人保护造成负面影响(不仅是欧洲吧)。
在特斯拉Cybertruck发布之前,奥迪曾发布了一款e-tron Scooter,它的使用场景中包括解决从家到电动车停车位之间的距离。再细想一下,这个滑板车应该很适合有电动“爸爸”的你,在你的电动车电量耗尽之时,你可以驾驶它前往最近的出租站台、公交站或火车站。它可以单手操控,另一只手空出来可以与他人打手势;12千克的电动滑板只需要背包大小的车内空间来放置,可以很轻松的整合在后备箱中,该电动滑板车计划在2020年底量产和上市。
如今这样的迷你代步工具随处可见,希望电动车的设计师在看到这个讨论之后会考虑一下,在电动技术尚未成熟,并且充电桩的铺设并未完善之时,这样的代步工具可以算是一种过渡性产品吧,至少在目前看来,在你的电动爸爸无法给你提供全方面的保护之时,你需要借助其他工具来缓解续航焦虑。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7PARO28BMH2_cNUg1NS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