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关键词,考验校长的管理艺术——校长用好四个锦囊,引领教师队伍成长

2023-08-05     守望新教育

原标题:四个关键词,考验校长的管理艺术——校长用好四个锦囊,引领教师队伍成长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教育是一首诗 音乐: 曹芙嘉 - 教育是一首诗

四个关键词:考验校长的管理艺术

作者|李光辉

来源|明师育人教育

如何激发教师教书育人工作的主动性和热情,考验着校长的管理艺术。本文分享四川省平昌县青凤小学校长李光辉提炼的4个“关键词”。

校长角色——行走大地的思想者

所谓教育自觉,是指教育者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能自觉实践、反思、学习、创新,以满足不同学生内在发展的需求,促进每个孩子的最好发展。校长的管理艺术就是要激发教师主动教书育人的热情,引领教师教育自觉。

尊重让教师对职业多一份敬意

现代学校管理倡导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是“尊重”。尊重体现的是一种人格平等,也是个体的基本需要,尤其是教师,对尊重的需要更为强烈。感受到被尊重的教师,不仅会多一分自信,而且会对教师身份多一些敬意。

尊重教师就是要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权利,尊重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独特感受。每个教师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都有其独立存在的生命尊严和生命价值。在学校管理上,他们有参与的权利,有表达的欲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创造的欲望;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有自己的交往方式。

他们是一个个发展中的人,也有犯错或失误的可能。如果学校的管理制度都是在教师的充分参与中形成的,他们就会自觉遵守;如果学校的管理行为是建立在对他们的尊重之上,他们会乐意合作参与;如果在他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少一些强制的行为,他们就会多一些主动和创造;如果他们行为不当,管理者不是抓住不放,而是给予善意的帮助,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教师的心灵多一些对话,他们会自觉纠正。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他们会感到轻松愉快,进而对自己的工作多一些追求,对自己的职业多一份认可和敬意。

欣赏让教师对工作多一份热爱

欣赏教师的前提就是要信任教师。爱的最好证明就是信任,信任是开启心扉的钥匙。得到信任的老师就会多一分自信,多一缕阳光,多一些活力与激情,多一些展示和交流。信任带给教师的是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力量。

欣赏教师的艺术就是要善于发现每个教师的闪光点,诸如关爱学生、乐于合作、严谨认真、改革创新、乐观向上等。

这些闪光点可能在课堂教学的改革中,也可能在课外辅导的真爱中;可能在师生之间的亲切交往中,也可能在同事之间的亲密合作中;可能在与家长沟通的艺术中,也可能在学校发展的美好建议中。如果及时给他们点赞,学校就会充满美的气息,处处感受到美的芬芳。

欣赏教师的秘方就是善于用心灵的潜望镜看待教师,用包容的胸怀、宽容的智慧诚挚帮助,从内心深处触动每一个教师。

宽容对道德的震撼有时比惩罚更强烈。要讲究语言的艺术,在善意的言语中潜藏着问候和关心,在和颜悦色的批评中表达真正的期望和爱护,在用制度去引导他们的行为时也不忘给他们成长的机会。

被人欣赏的教师不仅会感受到自豪,而且会懂得欣赏别人,也才会对教师职业多一份热爱。

引领让教师对教育多一些追求

教育是有规律可循的,但真正的教育艺术又无迹可寻。因材施教是教育的原则,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但要真正落到实处,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每个教育对象,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或教育教学方式。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只有走进他们的心灵,才能引起孩子的共鸣。面对每个不同的孩子,教育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只有不断创新的艺术。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教育有一种高度自觉,而这种自觉必须基于对教育的真正理解,对孩子的真正热爱,对教育规律的真正把握,对教育科学的不懈坚守,对教育实践的不断反思和创新。这种自觉必然存在于一个有着共同的教育理想、教育志趣的教师团队。

培养一个教育高度自觉的教师团队,领导的引领是关键。西方管理学专家认为“领导者的成功定律,是由99%的魅力与1%的法定权力构成”。学校管理者不能仅仅把自己当作一个行政人员,而应该是先进教育理念的传播者,是师生的学习领袖,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导师,是教育发展改革的先行者。

要善于倾听、作风民主,引导教师形成共同愿景;要深入课堂多观察,在探讨引导教学的同时张扬教师的个性;要走近教师,共同教研,让教师不仅把教研当作改进教学的需要,而且要把教研当作一种生活常态,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让教师树立教育科学精神,在求知与创生中探索教育的真谛;要敢为人先,开拓创新,带领老师始终走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让教师为此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要营造一种学习交流氛围,与教师一起读教育名著,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先进的教育理念,让教师把学习当成一种需要,不断涵养自己的教育思想,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要构建激励机制,让教师有追求、有盼头、有进取的方向。

如果读书、学习、交流、合作、研究、创新能成为一个团队的生活常态,教师的教育自觉就会成为一种自然,教师对教育就会多一些追求。

服务让教师对发展多一些憧憬

教师职业很神圣,但教师并非神,而是普普通通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需要,这种需要可能体现在生活、家庭、工作以及自身价值实现等方面。这些需要的满足,正是推动教师教育自觉的强大动力。只有了解教师的需要,尊重教师的需要,才能更好地为教师服务;也只有满足教师的需要,才能激发教师的职业热情,从而让教师对自身的发展多一些憧憬和向往。

一方面,学校要善于为教师营造一个温馨幸福的校园环境。譬如建设休闲式的校园书吧,让教师不仅能品味书的馨香,而且能感受茶的温暖;多组织一些趣味活动,让教师活起来、动起来,彰显每个教师的活力;关心了解教师的生活,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多和教师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让教师得到心理满足等。一个温馨幸福的校园带给教师的是一种强烈的归属感。

另一方面,要善于给教师搭台,助推专业成长。譬如通过座谈、讨论等活动,广开言路,让教师主动参与学校管理;建立师徒关系,让新教师在名师优师的陪伴中迅速成长;搭建学习交流平台,请进来走出去,让教师敞开胸怀打开眼界,感受不一样的教育风采;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让教师有充分展示的机会;帮助教师总结提炼,让教师多一些成功的感受;支持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出版专著、发表论文,让教师多一些职业的梦想。只有感受到生长和成功的教师,才会感受到教育本身的生命力。

管理的本职就是服务。如果从服务的角度思考管理,管理者就会少一些行政命令,多一些倾听与调研;少一些会议与事务,多一些沟通与交流;少一些检查和评比,多一些研究和指导;少一些批评和说教,多一些生动和有趣。

服务,既要帮助教师克服生活与工作中的困难,让教师安心、踏实工作,又要给教师搭建发展的平台,创造成功的机会,让教师的需求得到满足,让教师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让教师的才智得到充分展示,让教师的教育理想得到激扬。

一个校长的哲学阅读档案

做一个懂教师的校长

校长用好四个锦囊 引领教师队伍成长

作者|史振平

来源|顶尖校长

导读一所学校发展得好不好、快不快,关键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力量。如何凝心聚力,引领教师在落实立德树人、提升育人质量、建设名优学校的伟大征程中全心全力、勇毅前行,是对校长领导力的检验和考验。

如何凝聚教师的智慧和力量呢?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青州第一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史振平给出的4个“锦囊”。

01、用共同目标凝心聚力

管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吉格勒效应”:一个人无论能力多强大,但如果没有一个高远的目标,他将一事无成;目标越远大,人就越容易成功。有了目标,内心的力量才会找到方向。

李希贵校长说过,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对校长来说,需要做的排在第一位的“正确的事”,就是确定学校发展的宏伟目标。校长要建设一所什么样的学校,要把学校带往何处,这是教师团队乃至社会各界最关心的。“上下同欲者胜。”目标正确、高远,就能激发斗志,鼓舞人心,凝聚力量,学校的发展就会步入快车道。

反之,教师一看校长没有远大目标、没有事业心,他们看不到未来和希望,感觉工作没有价值和意义,就会消极懈怠、疲于应付。

所以,校长首先要基于校情,确定教师高度认同的学校发展宏伟目标,引领教师团队有价值地行走。

就任青州一中校长后,笔者经广泛调研论证,确定了“建设一所充满人文关怀、涌动青春活力、具有卓越品质,学生喜欢、教师幸福、社会尊敬的新时代全国知名品牌学校”的发展目标。这一目标确实很高远,却是能够实现的。

因为青州一中是一所千年书院、百年老校,是山东省重点高中、山东省首批规范化学校之一,历史上弦歌不绝,滋兰树蕙,声名远播;恢复高考以后更是生机焕发,人才辈出,培养了大批国家建设需要的卓越人才;近年来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师资力量不断加强,育人质量在区域内名列前茅,具备冲出潍坊、走向全省乃至全国的基础和实力。所以,这一目标尽管很高远,却很振奋人心,成为全校上下凝心聚力、团结奋进的力量源泉,唤醒了全体教师沉睡的力量,使学校发展步入新的历史阶段。

好学校的十大特征——幸福是教育的目的方向,完整是教育的质量标准

02、用人文关怀凝心聚力

人文关怀就是尊重人、关怀人、发展人。对学校来说,就是尊重教师、关怀教师、发展教师。这是现代学校治理的必然选择。在通往伟大目标的进程中,校长应积极推进人文管理,千方百计进行人文关怀,让教师每天都感到内心幸福、温暖,而非憋屈、压抑。这样,教师的聪明才智才能更好地凝聚起来、发挥出来。

怎么尊重教师呢?一是地位上尊重。笔者提出“教师第一、学生核心、教学主线、服务导向”的学校发展核心要素定位,鲜明地提出“教师第一”,而不是“学生第一”。二是通过优化干群关系来尊重。明确提出“互为兄妹、互相尊重、和谐融洽、同舟共济”的干群关系,要求干部多表扬教师,不要随意批评教师。关心教师的方法很多。譬如:笔者每年都会征集、确定“为教师办好的十件实事”,帮助教师解除后顾之忧,解决实际困难;每月为教师集体过生日、为教师留出足够时间接送孩子等等,这些举措对教师们的内心触动很大。人心是柔软的,人是需要尊重的。

笔者就任校长以后,好多人说,有的教师和以前相比变了一个样,没那些怪毛病了,工作能干了,教学成绩提高了,还有上进心了。我也没做什么特殊的事情,就是他们本人或者家人生病了,或者父母去世了,我去看望、去慰问打动了他们。其实,教师们很单纯,如果校长加以尊重,他们真的就会变成另外一个人。

人文之火温暖幸福家园

03、用专业成长凝心聚力

有了目标与动力,教师还需要精通专业,科学施教。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得更好,成长得更好。这也是提高教师动力、激发教师活力、增强其职业尊严的根本所在。唯有不断成功才能让人更有尊严,更有动力。

笔者确定教师成长目标为“让每名教师都成为专家学者,都得到尊重与关爱,都享有职业尊严与幸福,都实现人生价值与意义”。采取多种措施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如引领教师读书学习,常态化开展外出学习培训,每周一下午进行一个小时的专业学习,每周开展两次集体备课与校本教研,每季度开展一届班主任论坛,等等。学校还聘请教育家魏书生、语文名家黄厚江等担任教师专业成长的专家顾问。现在,读书学习、专业成长已成为每名教师发自内心的自觉追求。

近3年来,学校有200多人次获省、市级教学成果或奖励。去年以来,4人次获省级以上教学大赛特等奖、一等奖。

把《校长专业标准》作为立足立身立业之本

04、用正向评价凝心聚力

正向评价即正面、积极评价,以表扬鼓励为主,而非负面、消极评价。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好教师也是夸出来的。

笔者提出,学校管理要“拿起表扬的武器”,每季度开展一次“最美教师”“最美班主任”评选表彰,每年开展一次“十大年度人物”评选表彰,每周开展一次基于听评课的“寻找最美课堂”活动并发布简报,在每学年的总结反思会议上点名表扬25%的教师,并鞠躬致谢。在全校教师大会上被校长点名表扬,是最令教师们感到荣耀和有尊严的事情。各类正式、非正式的表扬赞美,持续不断地激发了教师的动力,增强了其专业尊严和专业自信。还有,学校响亮地提出“让成绩突出者和贡献卓越者有地位、得实惠、享荣耀”。对教学成绩优异、为学校作出卓越贡献的教师破格提拔,大胆奖励,隆重表彰,更是激发了教师干事创业、争先创优的生命激情。

以上四措并举,能让教师团队在建设名优学校的征程上有价值地行走、温暖地行走、科学地行走、自信地行走。工作有价值、心情很愉悦、方法很正确、领导很认可,教师还能不好好干吗?

“教育界的诺贝尔奖”——为什么是朱永新和新教育实验?

中国教育报:“新教育实验”给教师带来了什么?——给教师有迹可循的成长路径,让教师的成长清晰可见!

如何营造书香校园?——没有书香充溢的校园,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校

程介明:从朱永新“新教育”看到的——创造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的“长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关于发展团体会员、个人会员的通知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 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帮助师生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同道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实验, 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 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继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7783977aad0547d11e0aa0eaa94417e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