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资源•自然生态|高温天气的套路到底有多深?“长”在潮滩上的“树”!

2023-07-07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

原标题:课程资源•自然生态|高温天气的套路到底有多深?“长”在潮滩上的“树”!

高温天气的套路到底有多深?

最近的这几天

炎热天气变得异常疯狂

动辄30多度的高温加上烈日的暴晒

出现连续高温天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毕竟盛夏除了西瓜

还有高温热浪......

你准备好如何应“烤”了吗?

热浪是指天气持续地保持过度炎热,也有可能伴随有很高的湿度。中国气象局规定日最高温度35℃以上为高温,持续的高温天气(3天以上)被称为热浪。

气象台“气温”是这样测出来的

气象上所说的“温度”,指的是大自然状态下自由流动的空气温度。按照世界气象组织规定,气象部门发布的温度是百叶箱中温度计所测量的温度,百叶箱须设在草坪上,离地面1.5米,周围较开阔,无高大建筑、树木等阻挡风或遮挡阳光。

高温来袭该如何应对?

不过,在同样的高温天气下

有时热的感觉却有千差万别!

这是为什么呢?

实际上,我们感觉到的温度是受太阳辐射、风速、空气相对湿度等因素影响后的温度,所以大家感受到的温度和百叶箱内测得的标准气温会有差别。

那么,影响体感温度的天气因素都有哪些呢?

01

太阳辐射

这是最直观的影响要素。

太阳直接辐射会使得物体温度升高,“树荫底下好乘凉”,这些都是十分浅显的道理。

由于百叶箱避免了太阳直射,因此,“气温”的测量结果几乎无法反馈太阳直接辐射带来的影响。

而太阳直射所带来的体感温度差异,一般可以到达6℃以上。如果阳光十分充足,光照十分强的话,10℃以上的温差也是可以轻易达到的!

02

相对湿度

夏天,人体排热主要依靠汗液的蒸发。湿度越大,汗液越难以蒸发,人体感觉越热。

冬天,越高的湿度说明人体周围空气中的水汽越充足,越容易带走人体中的热量,感觉越冷。

这就是所谓湿热湿冷更难熬的原因。

03

风力

同湿度的影响相类似,越大的风力越容易带走人体的热量。

因此,夏天无风的时候,人体越容易感觉热。

相应的,冬天户外风力越大,热量越容易被带走,人体感觉越冷。

除此之外,着装颜色甚至心情等的不同都会影响咱们的体感温度哦!

在辽河口的潮间带上,除了一望无际的盐地碱蓬,还有“生长”在潮滩上的树形地貌——“潮汐树”,“潮汐树”并不是一种树的名称,因为它是潮汐造就的美景,故称为“潮汐树”。

这种景观是出现在红海滩上的一种河流系统,在空中看这种河流系统的形态很像一棵棵参天大树发育在红海滩上。这些大树有着粗壮的主干,主干上向旁边伸出一条条支干,支干上再发育出一根根枝条,有的枝条上还生长着叶片……总之,其形态与大树很相似。

这一条条枝干,其实就是一个个潮沟潮沟是一种淤泥质海岸常见的微地貌,是由于潮流作用形成的冲沟以辽河口为例,辽河带来了适量的泥沙沉积,辽东湾附近波浪作用较弱,沿岸水深也浅,只有数米,因此辽河三角洲区域形成了大片广阔的潮滩。潮涨潮落,滩面的水流冲刷出了一道道冲沟,也就是潮沟。潮沟的主干在向海的一侧,向陆的一侧呈树枝状分汊。窄而浅的树枝状潮沟汇聚成大的潮汐通道,沟通了潮滩与海洋,当涨潮的时候,潮沟被海水充满,人们可以划着小船沿着潮沟深入潮滩。

潮沟是怎么形成的?

首先要有丰富的泥沙,潮间带上出露的泥沙滩,质地松软,易被侵蚀,是潮沟形成的前提条件;

形成潮沟所必须的条件还有一天中的两次潮涨潮落:涨潮时,河水入海,海水需要逆推河水慢慢爬升,速度慢,侵蚀作用弱,以泥沙淤积为主;退潮时,潮水回落海面,从泥沙滩到海面,海拔逐渐降低,落差不断加大,潮水的速度不断加快,侵蚀作用不断加强,以冲蚀为主。日复一日,潮水不断加深沟槽,形成潮沟。在侧蚀和溯源侵蚀的作用下,逐渐形成“潮汐树”地貌,“潮汐树”就是特殊的潮沟。

那么“潮汐树”是深入陆地的一部分细呢,还是靠近海面的一部分细呢?结合上面的图片,不难发现,越深入陆地,潮沟越来越细。为什么潮汐树呈现出从陆地到海面越来越粗的形态呢?越靠近陆地,受河水顶托作用,潮水的速度越来越慢,侵蚀作用越来越弱,形成的潮沟浅而细;而退潮时,陆地与海面的落差大,潮水的速度快,侵蚀能力强,故越接近海面,潮沟越粗越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让我们在回到上面的图片,仔细观察,有大片大片的红色,这就是盐地碱蓬。

盐地碱蓬(学名:Suaeda salsa)以孕育出一片片火红的壮美景观而闻名,一般生于海滨、荒漠低处的盐碱荒土上,是一种典型的盐碱地指示植物

盐地碱蓬既可以变形也可以变色。在含盐地较低的土壤中(靠近陆地),盐地碱蓬植株呈现绿色,植株高80cm左右;在含盐都较高的土壤中(潮间带),盐地碱蓬植株呈现紫红色,植株仅高20cm左右。由此可以猜测,盐地碱蓬植株的颜色与其所生长土壤的含盐度有关;盐地碱蓬植株的高度风浪有关。即离陆地越远,土壤含盐度越高,盐地碱蓬的颜色越深;离海洋越近,风浪越大,植株越矮小。

盐地碱蓬作用:

1、可食用。盐地碱蓬的营养丰富,其籽可以榨油食用,是一种优质的蔬菜和油料作物,其食用价值和药用保健价值较高。

2、生态作用。盐地碱蓬作为盐生植物,在盐地土壤中种植后对土壤起到积极的修复作用,可增加土壤养分,提高土壤肥力,吸收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有利于自然生态环境的恢复。

3、经济价值。盐地碱蓬富含钾盐,可用于化工、玻璃、制药。

盐地碱蓬是形成潮沟的关键因素。

1、保持水土。盐地碱蓬能稳定沟岸和沟槽,保护沟岸不被海水侵蚀如果没有盐地碱蓬,潮水会不断破坏沟岸,冲出新的沟槽,形成的是散乱的辫状沟槽。

2、截留作用盐地碱蓬降低潮水流速,使海水涌入潮沟中,加快了潮水在潮沟中的流速,导致潮水冲蚀作用增强,形成稳定的“潮汐树”地貌。

“潮汐树”的价值。

1、保护生物多样性为生物提供了充足的养料、食物、安全的庇护场所,是许多生物的栖息地。

2、降解污染物当重金属污染物流进潮沟时,水中的盐度变化到导致絮凝作用,是污染物与悬浮物结合、沉降。

3、潮沟作为海陆间潮水进出的通道,为滨海地区排涝和纳潮提供了良好条件,减轻滨海的涝灾。4、观赏旅游价值高

“潮汐树”的保护举措:建立自然保护区,禁止填海造陆,人类开发过程中注意生态环境保护,限制水产养殖。

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更多地理相关产品,请扫码了解: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谭老师讲地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6e4bc19287cafbc810f256a1df6d4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