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关于岩茶的常识性问题,让AI回答,暴露出茶圈隐藏多年的问题

2023-10-01   小陈茶事

原标题:5个关于岩茶的常识性问题,让AI回答,暴露出茶圈隐藏多年的问题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搜狐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过中秋那天,大家聚在一起吃过晚餐后,和几位同辈的堂兄弟闲聊。

期间有人谈起,现在的AI就是他的生活百事通。

基本问啥,都能给回复。

哦豁,这么厉害?

那我们在线测试下,人工智能对武夷岩茶的了解,究竟有多深吧。

《2》

问题一,你知道有关武夷岩茶肉桂的笑话吗?

AI答复:

一天,一位客人来到了一家茶馆,点了一杯岩茶肉桂。服务员问他:“您知道岩茶肉桂的特点吗?”客人回答:“不知道,是什么?”服务员说:“这杯茶的特色是又甜又香,特别解腻。”客人听后大笑着说:“我点的是岩茶肉桂,不是肉桂糖!

如果把这个故事当成冷笑话看,这的确“太冷了”。

不过,假日休闲,正适合聊点轻松话题。

开场小试牛刀,听听笑话,多有意思。

不过,从茶知识的层面考量,这番话的确没毛病。

岩茶又不是珍珠奶茶,不可能是又香又甜的味道。

香清甘活,岩骨花香,才是武夷岩茶的风味水准!

问题二,武夷岩茶水仙,工薪族买多少价位比较好?

AI答复:

武夷岩茶水仙是一种高品质的茶叶,价格因品质、产地、制作工艺等因素而异。
一般来说,正宗的武夷岩茶水仙价格在每斤500元到数千元不等,其中以每斤800元到1000元的品质相对较好,适合工薪族购买。
如果以一天喝两杯茶,每杯茶3克左右来计算,每天的茶叶消费大约在20元左右,一个月的茶叶消费大约在600元左右,这个价位对于大多数工薪族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
当然,具体价格也会受到不同商家的品牌、规模、制作工艺等因素的影响,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考虑。

这个提问藏有麻花的小小私心。

因为这是别人私信过来的提问,由于一时间,不知如何作出答复。

所以,将这个棘手难题,转手扔给AI。

结果却看到一版意想不到的答案。

大致逻辑方向,没有错。

消费水平,因人而异。

强行追求“标准答案”的话,哪怕神通广大如AI,也只能硬着头皮,胡乱掰扯。

最终结果,掰扯出来的答复,无比怪异。

第一句开始,就是病句。

“岩茶水仙是一种高品质的茶叶。”

额,其实所有茶叶,都有好坏之分。

看到这句话时,回想到不久前,刚喝过的一泡沤青味水仙,那滋味简直不要太可怕。

再下一句,也是病句,涉及并列不当。

“价格因品质、产地、制作工艺等因素而异。”翻译成“人话”理应如下,岩茶价格,因品质而异。

而岩茶品质,又因产地(山场)、制作工艺等因素决定。

至于剩下的内容,茶友们自寻亮点。

难得放假悠闲,就不再逐字逐句纠偏纠错了。

至少泡岩茶,不是论单杯冲泡,而是盖碗冲泡为主。

大杯泡茶,单泡只放3克,哪里能和盖碗冲泡,直接放入完整一泡8克泡出来的茶味来得好?

问题三,2023年之后,普通人应该买岩茶水仙还是买岩茶肉桂?

AI答复:

岩茶水仙和岩茶肉桂都是武夷山岩茶的代表性品种,具有独特的风味和香气。
岩茶水仙具有汤感醇厚、滋味绵柔、香气清幽雅正、兰香清雅、茶香耐看等特点,而且相对肉桂来说,岩茶水仙的性价比更高,更适合工薪族购买。
岩茶肉桂具有香气高扬、茶汤过喉有微微辛辣感等特点,与岩茶水仙相比,肉桂的性价比相对较低。
因此,对于普通人来说,购买岩茶水仙更加划算,同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偏好来选择岩茶肉桂。
最好的方法是到正规的茶叶店或品牌官网购买,以确保购买的茶叶品质和口感。

继上一个问题过后,这个AI已经彻底被麻花带偏了,在线调戏成功。

“相对肉桂,水仙性价比更高。”

“岩茶里,水仙更适合工薪族。”

“肉桂的性价比低,买水仙更划算。”

这些翻来覆去的车轱辘话,说实在的,全是一个意思。

并且,还都是错误理解。

水仙和肉桂作为岩茶市场主流品种,随便走进一家卖岩茶的店,都少不了这俩当家代表。

肉桂带桂皮香,茶香辛锐,香气可塑性强,茶汤带辛辣感。

水仙汤感醇,拥有“醇不过水仙”的美名,兰花香清晰优雅。

这两种茶之间,品种特色鲜明。

买茶时,只要买到茶香、滋味、韵味出色的好茶就算物有所值。

不存在水仙比肉桂更具性价比。

问题四,武夷岩茶是年份越久越贵吗?

AI答复:

武夷岩茶的品质与采摘时间、制作工艺、陈放时间等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制作完成后陈放五到十年是陈化初期,容易有微酸,并且会逐渐转强;陈放到十年后酸味渐退,至第十五年闻起来可能会有梅香,其梅香可持续到第二十年左右。
然而,继续存放,茶性则继续转化,不断存放就不断转化,茶性越转越温,越来越润。
因此,武夷岩茶的品质并不是年份越久越贵。

刚开始看到这段充满江湖神棍味道的答复时,一开始还觉得颇为有趣。

但转念一想,找乐子的心情立马变了。

因为,不管说得再好听。

人工智能本身是没有人类思想的,只是一片白纸。

TA对岩茶的所有认知来源,无非是关键词锁定,长年累月“喂食”相关搜索信息。

等到最终,再汇总成篇罢了。

前面的几个问题,除了表达逻辑古怪外,细节举例不当外,整体大方向还不算彻底走偏。

而这个答复背后,细思极恐。

网上到底有多少人,在鼓吹岩茶越存越好,越存越温,越存越润啊?

又有多少人,执着相信老岩茶没有“变质酸”,统统都是梅子酸啊?

梅子酸能持久20年不变味的论点,来源到底是谁说出来的?有样品能公布吗?

这些胡编乱造的说辞,一个也不能信。

普通茶友喝岩茶,别相信“越存越好”,普遍在3年内喝完更稳妥。

另外,对待岩茶酸味这件事,建议快刀斩乱麻。

武夷岩茶不存在乱七八糟的各式酸味概念。

化繁为简,最简单有效的分辨方法是,当你闻到、喝到酸味明显的岩茶时,慎重起见,少喝为好。

问题五,岩茶应该喝新茶还是老茶?

AI答复:

岩茶是否喝新茶还是老茶,需要根据个人口味和需求来选择。
新茶。新茶火烟味大,偏碱性,植物酸含量高,有一定的刺激性,喝多了胃就受不了,口感比之陈茶也稍逊色。
老茶。老茶火烟味退除,茶性转温和,茶香更显、茶味更足、口感就也更好了。
一般情况下,新人喝茶火功轻,老人喝茶火功高;新人喜香气,老人重味道。
岩茶是否越陈越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以肯定的是,并非所有岩茶都适合长时间存放。

这番话的槽点很多,几乎每一句都踩雷,全是知识漏洞。

从AI的答复,不难看出,背后站着千千万万的老茶狂热粉。

但岩茶应该喝新茶,还是喝老茶这件事,不能一刀切。

不过,面对满屏的bug,一时间还真不知从何说起。

稍微捋一捋,为了帮助茶友理顺思路。

下面且来一句话快答,集体辟谣澄清。

酸碱性体质的理论,一早就被证明是谣传,新茶也不存在碱性强的问题;

新茶伤胃一说太片面,只要适当喝,别空腹大量饮用就行;

岩茶新茶普遍火气很大?不不不,具体得看你买到手的岩茶是否褪火。以目前情况看,2023轻火、中轻火、以及部分焙火更高的新茶,早已褪火,目前正处在风味适饮期;

老岩茶并非比新茶更好。事实是存得好、品质好的老茶在整个岩茶圈,极其小众。

目前市面还是推崇新茶褪火后尽早及时喝,喝3年以内的岩茶更好。

最后那两句,AI纯属是跑题了。

从岩茶的新与老,跑偏题目聊到了焙茶火功高低。

就事论事,单冲这两句,也是典型的刻板印象。

新茶友,不是全都爱喝轻火。

老茶客,不是喝茶饮茶喜重口味的代表。

正岩山场原料,做青到位的高端轻火茶,茶味照样醇和饱满,不是空有高香,而无茶味。

不论茶龄高低,从正常喝茶审美看,喝岩茶不能“偏科”。

香气好,茶味逊色。

茶香一般,但茶汤很醇。

这种片面发展的岩茶,不算好茶。

香醇味足,集茶香、茶味于一体,香水交融,又香又醇,才是一流岩茶!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