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震荡调整,美联储议息会议纪要公布,央行净回笼350亿!

2023-11-22     格上财富

原标题:大盘震荡调整,美联储议息会议纪要公布,央行净回笼350亿!

今日市场

今日大盘全天震荡调整,创业板指领跌。北证50指数再度大涨超8%,15只北交所个股涨停,逾百股涨超10%。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近4000只个股下跌。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8755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226亿。北向资金持续净流出。盘面上,短剧概念股持续爆发,零售概念股表现活跃。下跌方面,算力租赁概念股陷入调整。我们注意到,短剧概念股近期热度持续高涨。具体来看,短剧具备门槛低、投资少、回本快的特点,进入门槛并不高。短剧行业经过过去2年的快速发展,内容供给量大幅增加,在政策方面,广电总局开展的规范治理工作或将加速低质量内容出清,在净化行业的同时,内容制作方及平台方或加快向头部集中,具备资金、人才、产能及品牌优势的上市影视制作公司或平台方或更受益于短剧行业成长。不过在今日板块集体性的爆发后,短线情绪或趋于高潮,预计后续板块内部个股的分化或将加剧。在当前的市场风格下,若要追高还需谨慎。

截至收盘,今日上证指数收于3043.61点,下跌0.79%,成交额为3304亿元;深证成指下跌1.41%,成交额为5451亿元;创业板指下跌1.73%。今日两市上涨个股数量为1166只,下跌个股数为3996只。

从风格指数上来看,今日各风格表现不佳,其中稳定和消费风格的个股表现最好,周期和成长风格的个股表现最弱。近期风格转换较为明显。

盘面上,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3个行业上涨,其中传媒,农林牧渔,综合行业领涨,涨幅分别为0.86%,0.35%,0.18%。电力设备,汽车,有色金属行业领跌,跌幅分别为2.11%,1.96%,1.86%。

资金面上,今日北向资金净流出35.38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出7亿元,深股通净流出28.38亿元。近三个月北向资金净流出1211.84亿元。俄乌和中美局势对北向资金边际影响逐渐缩小,美国通胀走势和国内经济状况最近对北向资金影响较大。

从风险溢价指数来看,风险溢价率在历史上处于均值+1倍标准差之上时,A股往往处于底部区域。目前风险溢价率为3.16%,接近一倍标准差,万得全A指数处于底部阶段。风险溢价指数近期震荡,市场情绪回落。后期市场仍有扰动,但下行空间相对可控,建议投资者择机分批布局。

(注:数据更新至前一交易日,风险溢价率越大,表明配置股票的性价比越高;反之,则配置债券的性价比越高)

热点新闻

新闻一:美联储11月会议纪要公布,有何重点?

香港万得通讯社报道,隔夜公布的美联储11月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官员在最近一次会议上没有表现出近期降息的意愿,尤其是在通胀仍远高于美联储目标的情况下。

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成员仍担心通胀可能顽固或走高,可能需要采取更多措施。至少,他们表示,在数据显示通货膨胀率令人信服地回到央行2%的目标之前,政策将需要保持“限制性”。

会议纪要称:“在讨论政策前景时,与会者继续认为,货币政策的立场必须保持足够的限制性,以使通胀随着时间的推移回到委员会2%的目标,这一点至关重要。”

然而,与此同时,会议纪要显示,委员们相信他们可以“谨慎行事”,并“根据即将获得的信息的总体情况及其对经济前景和风险平衡的影响”做出决定。

这一消息发布之际,华尔街普遍认为美联储已经结束了加息。联邦基金期货市场的交易员表示,政策制定者在这个周期内再次加息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事实上,他们预计美联储将从5月份开始降息。最终,市场预计美联储将在2024年底前实施相当于0.25个百分点的降息。

然而,会议纪要没有显示委员们甚至讨论过何时可能开始降息,这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Jerome Powell)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得到了反映。"事实是,委员会现在根本没有考虑降息,"鲍威尔当时表示。

设定短期借贷成本的美联储基准基金利率目前的目标区间为5.25%-5.5%,为22年来的最高水平。

会议召开之际,市场对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感到担忧,这一话题似乎在会议期间引发了大量讨论。在美联储11月1日发布会后声明的同一天,财政部宣布了未来几个月的借款需求,实际上比市场预期的要小一些。

自议息会议以来,国债收益率已从16年高位回落,因市场消化了政府大举举债的影响,以及对美联储利率走势的看法。

官员们得出的结论是,收益率的上升是由不断上升的“期限溢价”推动的,即投资者持有较长期证券所要求的额外收益。会议纪要指出,政策制定者认为,随着政府为其巨额预算赤字融资,期限溢价上升是供应增加的结果。其他问题包括美联储在货币政策上的立场,以及对通胀和经济增长的看法。

“然而,他们还指出,无论长期收益率上升的来源是什么,金融状况的持续变化都可能对货币政策的路径产生影响,因此,继续密切关注市场发展将是重要的,”会议纪要称。

在其他方面,官员们表示,他们预计第四季度的经济增长将“明显放缓”,低于第三季度4.9%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幅。他们表示,整体经济增长的风险可能偏向下行,而通胀的风险则偏向上行。

会议纪要显示,委员们表示,目前的政策“是限制性的,正在给经济活动和通胀带来下行压力”。

美联储官员在公开讲话中出现了两派意见,一派认为,在衡量前11次加息(总计5.25个百分点)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时,美联储可以保持利率不变,另一派则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加息。

经济数据也存在分歧,尽管总体上有利于通胀趋势下行。美联储的关键通胀指标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显示,9月份核心通胀率为3.7%。这一数字已大幅改善,自5月以来下降了整整一个百分点,但仍远高于美联储的目标。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要让通胀率从目前水平降下来可能很棘手,尤其是在工资上涨势头强劲、租金和医疗保健等更为顽固的因素上涨的情况下。事实上,亚特兰大联储的一项指标显示,过去一年所谓的粘性价格上涨了4.9%。

广发证券指出,在11月会议中,美联储官员讨论重点从加息幅度(how high)转变成高利率应该维持的时间(how long);其二,虽然不能排除还有一次加息,但继续加息可能已不再是基准情形,而是当经济数据有违委员会目标时才会发生,美联储将谨慎前行(“proceed carefully”);其三,对于缩表,美联储官员认为缩表将会继续,一些(“a few”)与会者认为在美联储开始降息后仍能持续缩表,这一点与鲍威尔在11月新闻发布会中表述一致。

国盛证券指出,美联储7月加息过后,政策利率水平已达过去22年以来最高点,随后美联储在9月与11月连续两次暂停加息,实质上反映美联储开始面临抗通胀与维护金融稳定双重困境,这往往出现在紧缩周期的尾部。下半年以来,美国劳动力市场过热程度降低,通胀趋势得到较好抑制,抗通胀压力得到大幅缓解,激进加息的紧迫性下降。而且,继续加息可能会威胁到美国商业地产和中小银行体系,给未来经济增长带来压力。从最新会议发布点阵图看,美联储19名官员中,有12人认为四季度还需再加息一次,另外7人倾向不再加息,这表明本轮紧缩周期已经临近尾声。

新闻二: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350亿,有何深意?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11月22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4600亿元逆回购操作。由于当日有4950亿元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实现净回笼350亿元。

从近日市场利率看,市场流动性整体处于紧平衡状态。

光大银行表示,央行虽然在11月15日增量续做中期借贷便利(MLF),但本月公开市场工具到期量相对较大,同时,受政府债券发行及缴税、缴准等因素影响,对流动性构成扰动。央行近日在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短期资金,主要是在满足机构合理融资需求的同时,避免过度宽松流动性导致潜在金融机构加杠杆风险等。

一般临近年底资金面波动相对较大,但整体看,国内财政与货币政策有望偏积极,央行通过多种工具灵活操作,熨平短期资金面波动,国内流动性有望保持合理充裕格局。

预计未来央行将继续通过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动态高效、有力有效地调整流动性,确保一定的公开市场操作规模与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将对流动性实施精准调控、有效调配、前瞻调节,熨平资金面可能受到的扰动和流动性可能出现的波动,平抑资金面的短期扰动和资金利率中枢波动。”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表示。

从目前情况看,一方面要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另一方面需要防范过度宽松潜在加杠杆风险。预计接下来,央行将灵活操作,并适度加大长期限流动性投放。

光大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表示,在当前至年底之间择机降准或是较为不错的选择。本阶段降准有助于降低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缓解净息差压力,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同时,降准的政策红利经银行体系传导至借款人后,还具有促进融资成本下降的作用。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内容表述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格上研究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6cab741393a2e24fc90b47915decd3b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