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做了心脏彩超检查,取报告时发现单子上还会提示一句话:如心功能II级等等。心功能作为临床评价患者综合状况的一个常用指标,但门诊上仍有很多患者咨询"心功能II级是什么意思?很严重吗?""心功能不全是不是就是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怎么补救?"这些都是患者常问的问题。今天一起来了解一下。
首先,心功能有分级,级别越高越严重!
I级:病人患有心脏病,但体力活动不受限制。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心绞痛等症状。
II级:体力活动受到轻度限制,休息时无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下可出现疲乏、心慌、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
III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就可引起上述症状。
IV 级:不能进行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就有心衰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心脏超声检查是目前应用相当便捷的心功能评价方法之一,能客观地测量和评价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但临床所指的心功能与超声心动图测定的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却不能简单地等同,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判定。
事实上,在客观指标的基础上,病人的自觉症状或体征才是心功能临床的主要判断方法。
心功能检查评估心脏泵血功能。心功能检查是用无创的方式评估心脏的收缩功能、舒张功能,以及心脏给全身的供血能力,即泵血功能。它能够发现心脏功能性的早期异常,及时调节就会有效控制甚至逆转。
其次,了解心功能不全与心衰是什么关系?
心功能不全:它是个广义的概念,指心脏泵血功能下降,从完全代偿直至失代偿整个过程。
心衰:是心脏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虽有适量静胁血回流,但心脏不能排出足够血量以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状态。是指患者出现明显的症状和体征的心功能不全,属于心功能不全的失代偿阶段。按心功能不全发生的缓急分为慢性心力衰竭与急性心力衰竭。
急性心力衰竭:
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竭最为常见。
急性左心衰竭指急性发作或加重的左心的心功能不全所致的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心脏负荷加重,造成急性心排血量骤降、肺循环压力突然升高、周围循环阻力增加,引起肺循环充血而出现急性肺淤血、肺水肿并可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综合征。
急性右心衰竭是指某些原因使右心室心肌收缩力急剧下降或右心室的前后负荷突然加重,从而引起右心排血量急剧减低的临床综合征,急性心衰可以突然起病或在原有慢性心衰基础上急性加重,大多数为收缩性心衰,也可以为舒张性心衰,发病前多数患者患有器质性心血管疾病。
慢性心力衰竭:
是慢性心功能不全出现症状时的称谓,是各种病因所致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属于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疾病损伤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的结果。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心功能不全和心衰的关系:心功能不全包括心力衰竭,但心功能不全并不一定是心力衰竭。
再次,如何快速了解自己的心功能状态?
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心功能情况,往往只能等到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时才想到去医院做检查。其实,想要了解自己心脏的情况并不是那么的困难,这里就为大家介绍一种简单的自我检测方式。
首先,在床上安静平卧片刻,根据脉搏记录下安静平卧时的心率,然后从卧位快速站立起来,这时候人会感到心跳加快并有头昏感觉,马上根据脉搏再次记录站立后的心率。只要将两次心率次数进行比较,就可以准确地判断出自己心脏功能的好坏了。一般来说,两次心率之间的差数越大,说明心脏功能就越好。如果两次心率的差数小于10的话,说明心脏功能不良。
大家用以上方法检测出自己心脏功能差的朋友,建议到医院做进一步的心电图和超声心电图检查,以便能够准确判断,并查找心功能不全的原因,及早干预。
最后,讲解一下发现心功能不全后该怎么办?
对于检查出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进行调养:
一、饮食调养。
1)少食多餐,以减少餐后胃内过分充盈,横膈抬高,压迫心脏,并减少心脏在进食后的工作量。
2)低盐饮食,进钠盐过多,全身血容量就会增加,将会直接增加心脏负担,使心力衰竭程度加重。所以一般来说,轻度心衰的人,可摄食1~2克左右的食盐。中度和重度心衰患者,开始3日内应绝对禁盐,待病情好转或控制后再按轻度心衰患者给盐。
二、起居调养。
慢性心功能不全常因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过重的体力劳动等而诱发。所以,心功能不全者应注意预防感冒,并一定要切忌劳累过度,注意休息,保持心情愉悦。
三、适当运动。
心功能不全比较轻时,可做一些体育锻炼,以增加活动耐力。如散步、打太极拳等运动量较小活动,运动量以不产生任何不适为准。心功能不全严重时,应绝对卧床休息。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心功能不全要及时的进行治疗,不要拖延,去除或缓解基本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