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第一次见到乾隆,乾隆已年满12岁,他是什么反应?

2022-07-21   历史新视角

原标题:康熙第一次见到乾隆,乾隆已年满12岁,他是什么反应?

康熙第一次见到自己这个孙子已经是乾隆12岁的时候了,不能按照老百姓的爷孙关系来理解,乾隆只是康熙众多儿孙中的一个而已。

可以这么看,一个领导下基层视察,结果一个部门经理的言谈举止不凡,领导看中后想要栽培,肯定会将这个人放在身边。

康熙在第一次见到乾隆时大概就是这个反应。

“林子大了,啥鸟都有。”这句话确实有点糙,但理还是不糙的。

康熙光是儿子和女儿加一块就已经55个了,这55个家庭再生孩子,不包括孙女,只是看有记录可查的孙子就有133个。

——若是放在现在一般规模的学校,应该能安排一个年级了,这里面可谓是什么性格的人都有,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

乾隆也就是弘历,算是他们这个辈份里表现比较突出的一个,其他弘字辈的都不如弘历稳重。

要说康熙喜欢乾隆到什么程度呢?大家都知道康熙长寿,雍正当上皇帝的时候都已经45岁了,仅仅在位15年就把皇位顺利传给弘历,也就是乾隆。

雍正也算是清朝非常特别的一个皇帝,非常踏实、勤勉的一个人,同自己儿子弘历相比完全不一样。

康熙既然这么喜欢自己孙子那种霸气凛然的性格,怎么又会同时喜欢雍正这种“老好人”的形象呢?而且就定了雍正做接班人,看起来非常笃定的样子,未免有些违和。

所以,答案可能有一个,康熙就是为了让弘历未来可以顺利登基,所以有让雍正来做个过渡的想法,就是喜欢弘历到这个程度。

若仅仅有这些论据,自然没有办法佐证这个想法,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毕竟雍正,也就是胤禛有10个儿子。

除了弘历之外,还有一个竞争者比较棘手,就是弘昼。

不过这两个人完全不是一个风格,弘昼每次就表现出一个正常“孙子”样子,没事跑到康熙那撒撒娇,帮自己爷爷做点事,疯狂刷脸熟。

要说熟悉,康熙肯定对弘昼印象更深,但弘历的表现一鸣惊人,成熟稳重大气,充满了帝王之相。

康熙只见了一面就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并且专门找人算了八字,得到一个非常好的结果,自打拿到八字的结果,康熙就将弘历带在身边。

表现一:康熙公开将弘历带在身边

这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证据,康熙一直到驾崩,弘历基本上寸步不离。

不仅仅是康熙自己教书法、射箭,而且去哪都让弘历跟在身边,一方面耳濡目染怎么当皇帝,另一方面给其他人看。

这里可能更重要的是给其他人看,给雍正看,让他知道,未来一定要定弘历为自己的接班人,雍正自然听话照办。同时也会给其他皇位竞争者看,老爷子心意已定,其他皇孙可以洗洗睡了,未来争皇位的事情你们就别想了。

而且在这时候,康熙年龄已经不小了,挑这个时间点做这个事,难免让人多想。

事实也确实如此,康熙把弘历带在身边不到1年的时间就驾崩,雍正也顺利即位,仅仅过了15年,不到30岁的乾隆登基。

一切都那么顺利,乾隆应该算是整个清朝运气最好的皇帝,他爷爷把清朝做到家大业大,他老爹为人踏实肯干,勤勉从政,把朝堂的事摆弄顺交给他,正所谓康乾盛世也由此二来。

但乾隆的能力尚有争议,这个后面再说。

表现二:迷信的康熙

要说康熙第一面见到年幼的乾隆非常“惊喜”,那雍正就过于平平无奇,甚至还有着“十四阿哥”的传闻。当年很多大臣都不认为雍正有能力即位,甚至传说修改遗诏的故事,这也算人心惶惶。

也正是因为康熙第一面见乾隆后就对这个皇孙爱到不行,顶着很大的压力也要将皇位传给雍正,又能佐证康熙对幼年乾隆的喜爱。而且这里面有个猫腻,也就是所谓的“八字”。

虽然乾隆表现优秀,但之所以让康熙下定决心的原因其实就是算过的“八字”,这其中可能就蕴含着很多东西。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康熙是同时见了弘昼和弘历两个孩子,相信康熙都人算过他们的“八字”,估计弘昼的“运”不行,所以被淘汰。

现在大家广为熟知的也都是乾隆的“八字”如何好,很有可能也是雍正提前安排好的,弘昼被当作牺牲品,这也是为什么弘昼后来在乾隆年间也能耀武扬威的原因。

这里又引发另外一个问题,康熙的眼力如何?

稍微了解的人应该都知道,乾隆虽然被康熙定下如此高的基调,但能力确实一般,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花钱能力是一把好手。

倒是从乾隆的“八字”也能看出,“此命富贵天然”,这完全跟能不能当个好皇帝不搭边,正所谓“见即惊爱”也不过如此。不过康熙倒是看中了一件事,弘历是清朝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都能排进所有历史的排行榜,足足活了89岁。

不过乾隆在85岁那年就主动退位,为的就是不超过康熙在位的61年。

这一点也能看出爷孙俩的感情确实很好,这也算跨越时空的对话,乾隆自己应该也清楚,相比他老爹雍正,康熙可能才是真正看中他的人。

反观康熙,当时因为定皇子的事情搞得焦头烂额,皇子之间互相争斗,老爷子也是看在眼里。这么多孩子,没有一个真正满意的,反而是弘历这么一个12岁的小孩让他看中。因为年龄小和辈份的原因,皇帝是当不了,但雍正算是占了便宜,当上了皇帝。

不仅雍正心里清楚,相信所有人都清楚,康熙就是认定乾隆要做未来的接班人。同雍正同辈份的“十四阿哥”虽然口碑很好,但硬是争不过身为晚辈的弘历,也算是一段爷孙佳话。

只是有一说一,这爷俩感情虽好,但乾隆花钱也真是如流水,硬生生把康熙和雍正攒下的基业给败光。风光无限的背后有人替他负重前行,传给嘉庆后,整个清朝的时运就大不如从前,一路走下坡路,头也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