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是一年中酷暑难耐的时候
也是水上娱乐项目最火爆的时候
大家沉浸在玩水的快乐中
可能一不小心就放松警惕
在不卫生的水上乐园或公共泳池
病菌“混水摸鱼” 乘虚而入
可能导致阴道炎、脚气、
尿路感染等疾病!
图片来源:小红书
夏日玩水需谨慎,
小心水里危“疾”四伏!
有网友发帖称
自己曾经去水上乐园游玩
回来后发现细菌感染阴道炎
建议大家不要去水上乐园游泳
图片来源:小红书
尤其是女性
患上尿路感染的风险
远高于男性
患病期间可能会疼痛出血
网友称“一辈子不想体验第二次”
图片来源:小红书
除了阴道炎等妇科疾病
还有人在游泳后感染了其他炎症
比如疱疹病,差点导致面瘫
耳朵留下了永久的疼痛
图片来源:小红书
去了水上乐园才知道
原来耳朵也会得脚气
图片来源:小红书
公共泳池的卫生隐患不容小觑
因为公共泳池人数多
泳池的水相当于细菌和寄生虫的温床
如果不小心喝多了泳池水
可能会患结膜炎、皮炎或哮喘等疾病
图片来源:小红书
而前段时间
一女子吐槽一男子
满身疙瘩,疑有皮肤病
但他还能进泳池游泳
可见泳池的卫生情况令人担忧
图片来源:小红书
去不卫生的场所玩水,
可能会引起哪些疾病?
很多人在感染疾病之后
没能及时发现
从而耽误了及时就医的时间
所以我们更加需要了解
去水上场所可能染上的常见疾病
以及它们的发病原因与常见症状
才能采取有效措施治疗疾病
1.妇科疾病
其中最常见的是阴道炎。如果女性长时间泡在卫生情况不达标的水中,水中的污染物就有可能进入阴道,并破坏其中的弱酸性环境,让各类致病菌有机可乘,感染妇科病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
尤其当女性处于月经期和排卵期时,感染细菌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等疾病的几率会更高。常见症状如下:
图片来源:小红书
如果不慎感染,要及时就医,根据专业意见使用药物。 日常选用纯棉内裤,经常换洗以防分泌物滋生细菌;不要熬夜,多吃蔬果;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此外,尽管来月经期间使用卫生棉条也可以游泳,但谨慎起见,最好还是经期结束后再去尽情玩水。
2.泌尿系统疾病
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包括肾炎、尿路感染等, 尿路感染更为高发。
尿路感染是指病原体侵犯尿路黏膜或组织引起的尿路炎症。 无论男女老少都有可能会患上尿路感染,而女性天生尿道短,感染几率是男性的八倍,50%女性在一生中会经理尿路感染。 患者会出现 尿频、尿急、尿不尽、尿痛、尿液浑浊、出现血尿等临床症状。
患者应当 多喝水,尽快排出尿液,保持尿道清洁;平时不要憋尿, 及时排尿;注意个人卫生, 仔细清洗外生殖器;保持清淡饮食,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3.皮肤病
之所以会感染皮肤病,是因为水中用以消毒的漂白剂、尿素、细菌都会对皮肤造成损害,皮肤角质层 抵挡外来病菌的作用会下降,导致感染皮肤疾病的几率增高。这样就容易造成真菌感染, 比如脚气、股癣、灰指甲等。
以脚气为例,脚气是由皮肤癣菌(真菌)所引起的,真菌偏爱潮湿温热的环境。游泳时感染脚气病的 罪魁祸首通常是泳池边的地板,大家赤脚行走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常见感染部位为脚趾之间,症状表现为局部瘙痒、皮肤起泡、剥落或龟裂。感染还可能扩展到全身其它部位,如腋下、腹股沟等。
脚气要尽早治疗,正确使用 抗真菌药物,不自行停止用药;用热水烫洗衣物以减少传染可能;保持脚的 清洁干燥;不与他人共用拖鞋和浴巾;鞋柜通风消毒。
4.眼病
“游泳池眼病”是游泳后常见的疾病,包括红眼病、病毒性结膜炎、沙眼等等,主要表现为眼睛发红、发涩,有时还会出现较多的分泌物。 这可能是因为 泳池中常用的漂白消毒剂对眼睛产生刺激或者泳池卫生状况不佳。
患者应当 及时就医,明确病原微生物的类型,避免交叉感染或传染他人,合理选择眼药。 建议患者平时 佩戴合适的泳镜,阻挡水中的化学、生物刺激;另外,也要 选择水质合格的泳池,尤其不能游野泳。
5.耳部炎症
由于姿势不当,游泳时呛水的情况并不少见。 一旦呛水,水中的细菌很容易经鼻腔和鼻咽部逆行至咽鼓管,并蔓延到中耳腔黏膜,使其水肿感染, 导致中耳积液、阻塞,分泌物流不出来,而造成急性中耳炎。
如果呛水,绝对不能鼻子两侧同时往外擤,这样脏水更易进入耳道。 正确的做法是:按住一侧鼻孔轻轻往外擤,或将头偏向一边,用手拉耳垂,并单腿跳跃,以便水能从耳朵里面流出来。有必要的话,可以佩戴鼻夹和耳塞。
患者应当及时就医,清理脏污;保持心情愉悦;少熬夜,忌辛辣;多吃蔬果,增强免疫力。
想去公共场所玩水怎么防护?
Q
说了这么多,那是不是不能去游泳了?
A
不是的。只是我们需要提高卫生意识,选择合格的水上娱乐场所。以游泳池为例,要注意这“三看”:
一看有没有《卫生许可证》;
二看游泳场所卫生信誉度等级;
(卫生信誉度分ABC三级,A级为最高级,等级越高说明卫生条件越好)
三看更衣室环境是否整洁干净。
Q
没有水质检测设备,怎么辨别水质好坏?
A
一用眼睛看——可以通过观察泳池水面上的漂浮物、水中悬浮物和水底沉积物量的多少来辨别水质的好坏。
二用鼻子闻——可以贴近泳池水面闻一下水的气味,如果水面上刺激性气味很强,甚至呛人,则有可能是泳池投放的含氯消毒剂过量。
Q
要做好健康防护,还有什么注意事项?
A
建议携带个人物品。不用公共物品,比如毛巾、拖鞋等。不随意坐在池边、地面和更衣室的凳子上,避免接触感染。
泳前沐浴。游泳前要冲洗掉身上的汗液,以免汗液中的尿素等污染池水,并经浸脚消毒池进入泳池。
游玩后做好清洁工作。游完后也应及时漱口、沐浴等,最好用一些沐浴液擦拭皮肤然后冲洗掉,以预防皮肤病的发生。多喝水、多排尿,注意自己的分泌物是否异常。
南都健闻(nanduijk)报道
整合:刘哲 实习生潘佳仪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部分资料来源于广州卫健委
关注“南都健闻”
进入后台回复关键词
查看更多健康资讯
回复 【疫苗】
查看疫苗接种点汇总
回复 【发热门诊】
查看附近的发热门诊
回复 【核酸】
查看核酸检测采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