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搜狐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茶桌之上,“大桂”、“大桂皮”、“绝对大桂风格”等形容词。
在喝肉桂时,经常从众人口中蹦出。
大桂皮肉桂,并非肉桂的新品种。
若是小叶肉桂、黄叶肉桂之类,从肉桂茶树品种里自然栽培变异的品种,独立区分出来,那就算了。
但大桂皮,远远谈不上是什么新品种,而是肉桂的一种风格。
尤指那些桂皮香辛锐突出,在一泡肉桂的盖香、水香牢牢占据主打香型地位的岩茶肉桂。
桂味极显,极具风格表现力。
喝岩茶时,喝多了那些桂皮香掩映在花香、果香之后的“小桂皮”后。
无意间,喝到一泡桂皮香轰轰烈烈,香气极为辛锐突出的大桂皮,能让人耳目一新,喝起来特别畅快过瘾!
凭借超强个性,大桂皮肉桂在茶桌上,天然就具有成为网红岩茶的热度。
每年还在试毛茶阶段,茶农们碰到一、两款“大桂皮”初露头角的肉桂时,那可是打心底的高兴。
因为,后期在卖茶时,不愁没有卖点了。
《2》
做出一款大桂皮肉桂,是有前提的。
硬性前提之一,是看山场。
光照充足,日照时间稍长的一些的地方,岩茶肉桂“出香”。
不论桂皮香,还是花香,都会更彰显一些。
因为,充足的日光浴,天然利好茶叶内部的芳香物质生成。
只要避免过分暴晒、灼晒,光照强弱适中,日照充足,能利于茶树的光合作用积累。
开足马力进行光合作用生产后,茶香肯定不用愁。
不论什么品种,青叶生长期只要能多接触柔和阳光,多晒一晒,对促进香气生成都是有益的。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向阳”地带的岩茶品种,也更能出香。
所以,种在岩上山场的肉桂,譬如,开山坪肉桂、猫儿石肉桂、霞滨岩肉桂、观音岩肉桂、天心岩肉桂等,桂皮本香都能更彰显。
此外,其他品种也一样。
像铁罗汉、梅占、瑞香、金牡丹等,概不例外。
种植山场地形相对开阔些的正岩铁罗汉,自身品种与生而来的“当归药香”,犀利馥郁,持久不弱!
《3》
不过,哪怕是同一家做的肉桂。
山场料子相同,都是同一片地方采的。
做茶工艺水平也接近,都是自家制茶师傅做出来的,并且做茶技术还一年比一年熟练。
但很多时候,会出现这样的怪事。
明明今年试新茶,这批肉桂青叶原料,能做出特别纯粹清晰的大桂皮风格。
来年继续原班人马,原样操作,结果却事与愿违。
做出来的同款新茶,桂皮香与花香都有,甚至还微带一些蜜味,但就是达不到“大桂皮”的程度,充其量只能算是“小桂皮”。
话说,这期间的差距,到底是什么造成的?
排除制茶技术影响,根源还是因为光照与日晒时长。
只不过,这一回与山场环境无关。
而是受到了当年天气影响。
产茶制茶,本身就是一项看天吃饭的农活。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茶不同。
2023、2022、2021、2020、2019等,每一年的天气情况都不同。
是否有冬旱?早春是否多低温寒潮?新梢生长期是晴天多还是雨天多?
这一系列的天气因素,每一年都是不可控的。
所以,哪怕是同一款茶,每年做出来的细腻香气、滋味不同,也不难理解。
如果说,一片肉桂恰好种植在地势开阔,环境适宜的地方。
并且,进入四月后,在新梢生长期,一直是晴多雨少。
最关键的是,在这批茶采摘、摊晾、做青加工的那些天,也是多晴朗干燥的好天气,风向多北风与西风,空气不潮湿。
那么,在加工顺利下,才能确保纯纯的“大桂皮”成型。
某种意义上,在这背后,既要做茶技术,也要天气给力。
天时地利与人和,缺一不可。
《4》
铺垫了这么久,想必很多茶友开始心生向往。
照这么看,大桂皮肉桂算是一种高档茶?卖得比其它肉桂都要好?
岩茶肉桂的加工,能做到最好的程度,是不是就是这个“大桂皮”?
且慢,不能这么想。
大桂皮也好,小桂皮也罢,还是曾经火过几年的蜜桃香肉桂,它们都是胜在茶香足够有个性。
但落实到茶汤实力,还得看正岩坑涧茶。
按照武夷岩茶“重水求香”的传统审美,汤感在前,香气在后。
选茶评茶,茶味表现、汤感厚度、水香状态才是重头戏。
特色茶香个性在茶味实力面前,没有竞争力。
谈论起zui高端、有档次的岩茶肉桂,最常被人举例的不是大桂皮,而是牛栏坑肉桂。
“牛肉”,产自三坑两涧顶级山场里的牛栏坑。
作为典型坑涧类山场,牛栏坑的地形环境很具代表性。
两旁是风化岩,坑底中间略宽,种在两侧岩壁下方的茶树,能享受到潺潺的涧流水汽滋润。
同时,长年累月不断从风化岩上剥落下来的粉尘碎屑物,能让茶地土壤保持疏松、透气、富含养分的好状态,奠定“岩韵”的生成。
最后,依据天然的坑涧地势,牛栏坑内的环境是出了名的“半阴半晒”,日照时间不会太长。
种在坑内的茶树,也不用担心从早到晚一直被晒到,更符合茶树喜阴、喜湿的生长天性。
体现在最终茶味上,牛栏坑肉桂作为坑涧肉桂的顶级代表,茶汤滋味无比醇厚稠滑。
论汤感厚度,能媲美正岩高丛水仙。
而茶香方面,虽然不像大桂皮肉桂那样,桂皮香极度辛锐。
但胜在香气表现力丰富,茶香清幽细长。
花香清雅、果香清晰、桂皮香在汤中更显,此外还有包括蜜桃香、奶油香等个性香型的生成机会。
凭借超强的茶味实力,以及茶香层次,才是促使“牛肉”在一众岩茶肉桂里实力遥遥领先的关键!
《5》
对待大桂皮肉桂,要尽量公允来评价。
它只能代表一种制茶风格,并且是茶香风格。
这些年,大桂皮肉桂顺势走红后,圈内也能看到不少乱象。
比如,虚名顶替。
将各种风味表现乱七八糟的劣质肉桂,定义成“大桂皮风格”,招摇过市。
最常见到的例子,就是将大桂皮肉桂的概念,解释成喝起来茶味浓苦刺激,煞口明显的的肉桂。
然后,顺势在做茶时,故意走水不走透,让茶叶内部保留下“苦涩水”。
从而方便下一步的编故事,假冒充当。
但事实真相在一开始就解释过了。
大桂皮风格的肉桂,不等于浓、凶、煞、麻等刺激性滋味。
而是侧重桂皮香犀利,品种香凸显的肉桂。
从茶香个性,到各式乱七八糟的负面茶味,怎能随意混淆?!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