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会有高血脂的症状,高血脂虽然是富贵病,但是已经成为很多人常见的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都会得高血脂,特别是40岁以后,更是高血脂的高发年龄段。
怎样测定血脂水平?
怎样测定才能使血脂检验结果变得可常呢?以下的这些方法值得参考:
第一,患者抽血前2周要保持正常的饮食习惯,3日以内避免高脂性饮食,24小时内不喝酒或含酒精类饮料,抽血前12~14小时内应保持空腰状态。换句话说,假如你要在明天早上9时验血,那么今天晚上8时以后就不要再吃任何食物了。
第二,静坐休息5~10分钟后再以坐姿状态抽血检查。剧烈运动会对血脂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三,在抽血检测前最好停止服用能影响血脂水平的药物,如血脂调节药、避孕药、某些降压药等,这个状态应维持数日或数周。假如能将服药情况记录下来,那就更好了。第四,假如测定结果接近或超过参考值,那么最好在1周后再去同一家医院进行复查,以尽量减少或避免误差或个体差异造成的假象。通常,在判断是否患了高血脂或准备防治之前,至少应该有2次血脂水平测定的记录作为参考。
那么,怎样的血脂水平才算是正常的呢?
关于这个问题,目前国际医学界还没有绝对统一的标准,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以及不同种族之间都存在着差异。1997年,中华心血管病学会参照国际标准,制定出了供我国人民参考的正常血脂标准:
血清总胆固醇=5.2毫摩尔/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12毫摩尔/升;血清甘油三酯小于1.7毫摩尔/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4毫摩尔/升。
高血脂常见症状有哪些
高血脂是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水平。脂质不溶或微溶于水,必须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形式存在,因此,高血脂常为高脂蛋白血症,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或两者兼有之,临床上分为两类:原发性的,罕见,属遗传性脂代谢紊乱疾病;继发性的,常见于控制不良的糖尿病、酗酒、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病综合征、肾透析、肾移植、胆道阻塞、口服避孕药等。
1.黄色瘤
可发生于眼睑部,是眼周围的一种黄色溜斑,又称为眼睑黄色瘤。发生于肌腱的称为肌腱黄色瘤;发生于皮下结节状的黄色瘤好发于皮肤受压处,如膝、肘关节的伸侧和臀部。
2.动脉粥样硬化
约60%以上的患者在40岁以前即有心绞痛等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
3.老年环
眼角膜上出现典型的老年环,常在40岁以前发生,其形状如鸽子的眼睛。
本症在临床上比较多见,除家族性原因外,更多的还是由于其他原因,如饮食不当、缺乏运动等,一般临床表现不典型。生化检查结果通常为胆固醇水平增高,甘油三酯水平正常或略增高。
动脉性疾病容易诱发冠状动脉和周围动脉疾病,常伴有肥胖和血尿酸水平增高。大约有40%的患者可有葡萄糖耐量异常,血糖水平升高,生化检查结果通常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均增高。
肌腱黄色瘤、皮下结节状黄色瘤、皮疹样黄色瘤及眼睑黄色瘤、视网膜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早发并发展迅速,可伴发胰腺炎、糖尿病。生化检查显示,甘油三酯水平明显增高,胆固醇水平大部分正常或路增高。
高血脂有哪些危害呢?
1,引发冠心病
高血脂是引起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调节血脂是防治冠心病最基本的方法,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下降1%,则冠心病的发病率就下降2%。只要有冠心病,均应长期服用调脂药。
因为长期调脂治疗可以减少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2.导致脑卒中
脑卒中的原因很多,如高血压、高血脂、吸烟、饮酒、高龄、肥胖、血液病等,其中高血脂、脑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许多研究证明,长期调脂治疗能明显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和致残率。
3.加重糖尿病病情
高血脂、高血压与高血糖被称为“三高”,是威胁患者健康与生命的主要危险因素。三者密切相关,高血脂可加重糖尿病病情,所以糖尿病患者除了治疗高血糖外,还需要调节血脂,这样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数据表明,半数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会井发高血脂,所以积极治疗高血脂对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大有好处。
4.引发脂肪肝
高血脂患者容易并发脂肪肝。轻度脂肪肝患者多数无自觉症状,中度、重度者表现为肝肿大、食欲减退、肝区胀痛、转氨酶升高,少数人出现轻度黄症、脾大等。脂肪肝患者的治疗应该包括去除病因、调节饮食结构、应用调脂药进行治疗,改善生活方式。如果能积极治疗,大多数患者的脂肪肝是可以治愈的。
5.引发高血压
在人体内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后,会导致心肌功能紊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会大量激活,促使血管动脉痉挛,诱使肾上腺分泌升压素,引起血压升高。
6.使人变得肥胖
血脂在人体内超过正常标准,是因为机体内部的分泌、调节系统出现了紊乱。而过多的脂肪在血液中堆积,就会在皮下和血管壁周围大量沉积,使脂肪供大于求,引起肥胖,而肥胖又是引发其他许多疾病的可能性因素,因而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
如何改善血脂异常呢?其实你做好这些就够了:
1.限制热量的摄取
统计表明,多数血脂异常的患者都有饮食不当的习惯。饮食中的热量过多会引起血脂升高。人们的日常饮食除了保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外,大部分会转变成热能消耗,人体每日对热量的摄取与消耗应保持平衡。热能如果供过于求就会储存起来。而热能的主要储存形式就是通过人体脂肪的储存。假如一个人的食物中含碳水化合物量过多,除了被人体消耗掉的量外,合成糖原后还有剩余,可通过影响胰岛素分泌等多种作用,加速肝脏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使人体的代谢向着脂肪合成的方向进行,引发高甘油三酯血症。
2.多摄入月见草油酸类不饱和脂肪酸减少饮食中动物性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取量
如果直接摄入过多的脂肪和胆固醇,尤其是饮食中动物性脂肪和胆固醇摄入过量,将会直接引起血脂升高。这是因为动物的脂肪酸和胆固醇成分和人类相接近,很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利用。日常可以多摄入含月见草油酸类不饱和脂肪酸,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有助于从根源改善血脂高。它能同时结合植物甾醇起到双重降血脂的作用。我之前医治的患者,甘油三脂3.9,除了日常血脂偏高外,也没什么其他的心血管疾病,所以我没建议它吃药物,单纯靠吃月见草油酸类的植物油,2个月的时间,甘油三脂降到了1.8,胆固醇也掉了不少。
3.多吃蔬菜和水果
一般人都应该多吃蔬菜和水果,尤其是血脂高的人群。这是因为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大量的脑食纤维,且含甘油三酯、脂肪酸非常少,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维生素C可促进胆固醇降解,转为胆汁酸,从而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同时,增加脂蛋白脂酶的活性,加速血清极低密度脂蛋白及甘油三酯的降解,从而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最重要的是维生素C还是一种重要的生理性抗氧化剂,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维生素E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影响并参与胆固醇分解代谢酶的活性,有利于胆固醇的转运与排泄。总的来说,蔬莱水果中的膳食纤维、各种微量元素,对于降低血脂水平都是有益的。
4.适当地做运动或体力活动
运动和体力活动都可以使高血脂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以及甘油三酯水平明显下降,并可以有效地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因此,对于大多数由于饮食因素引起的离血脂患者来说,采取适当的饮食治疗,并结合长期规则的体育锻炼和维持理想的体重,对健康非常有利。
大家有问题可以评论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