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阳多举为精准扶贫开“良方”

2020-04-21   瞰亳州

  涡阳县县委、县政府多举措破解贫困人口收益难以持续提高的瓶颈,既“治标”又“治本”,为精准扶贫开出了“良方”。

  运用“三变”模式,发展“四带一自”,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村增实力。涡阳县政府运用农村“三变”改革模式,流转土地、利用传统蔬菜种植技术,发展反季节蔬菜生产、壮大集体经济,把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推广和完善园区带动、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带动、种养大户带动和贫困户自主种养的“四带一自”利益联结模式,激发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内生动力。合理选择订单联结、股份联结、劳务联结、服务联结、租赁联结等方式,实现互利多赢,完善项目实施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努力实现产业增效益、农民增收益和集体增实力。

  建立资产收益分享机制,确保股权量化方案落到实处。涡阳县通过建成“一村一品”、光伏电站和温氏养猪场,以项目实施主体带动农户从事多种形式的农业合作生产经营,确保农民就近就业,得到技术指导、享受收益分红、产品回购等多种收益成果。各项目股权量化方案,年保底收益原则上不低于7%,通过村级“四议两公开”接受村务监督委员会和社会监督。

  建立资产收益分享机制,确保权益公平公正。建立公正合理的资产收益分享机制,根据贫困户的贫困程度,向无劳动能力、弱劳动能力人口倾斜。参照一般贫困户、低保贫困户、五保贫困户个人持股数2:3:5的比例,计算出每个股东应持有的股权数,形成收益权分配台账。村集体与实施主体签订资产收益合同,明确股东权责,并按照收益权分配台账向贫困户颁发记名收益权证。按照扶贫政策的有关规定贫困户作为股东脱贫后,不再享受股东分配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