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造反当上皇帝后,如何对待朱标子女?做法很残忍却在情理之中

2022-07-21   历史新视角

原标题:朱棣造反当上皇帝后,如何对待朱标子女?做法很残忍却在情理之中

文|程史

“我国家二百余年以来,休养生息,遂至于今。士安于饱暖,人忘其战争,皆我明成祖文皇帝与姚少师之力也。”——李贽

公元1368年,朱元璋于应天府建国称帝,同年六月攻占元大都,初步统一全国。在当上皇帝后,朱元璋按照立嫡立长的封建策略,封自己的嫡长子朱标为太子。

在研读史书后,朱元璋认为前朝元灭亡的原因除了内部腐败皇帝昏庸,还有就是不得藩屏之助。所以为了避免重蹈覆辙,他把自己的几个儿子都分封为边塞王爷,一来可以依靠他们来保证边疆的稳定,二来如果将来中央朝廷有难,这些藩王也能出些力气。

洪武二十五年,朱标在视察西安后回到南京之际,由于偶感风寒,竟然得不治之症去世了。这让朱元璋悲痛万分,秉承着立嫡立长的大义,他即刻册封朱标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这时候的朱允炆才十五岁,就算是在平均寿命比较短的古代,也还是个小娃娃。为了给孙子继承帝位扫平障碍,朱元璋开始大肆屠杀桀骜不驯的开国功臣。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朱允炆在群臣的拥立下顺利的坐上了皇位,是为建文帝。在当上了皇帝之后,朱允炆便与自己的亲信方孝儒、齐泰、黄子澄等人展开了史书上褒贬不一的建文新政。

建文新政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对内废除朱元璋在位期间施行的严酷律法,收取人心,对外削减藩王兵权,以避免其成尾大不掉之势。

这个新政的初心是好的,但由于建文帝和他的臣子都是理想主义者,所以在实行过程中却出了很大麻烦,逼死不少藩王。

这些王爷被逼死之后,建文帝不仅不吸取教训,反而将手伸到了握有重兵的燕王朱棣身上。

这下子朱棣不乐意了,他本来就有当皇帝的野心,眼看着小侄子这样胡闹,于是在建文元年,朱棣索性起兵造反了。

建文帝得到消息后,紧急调动大军。可他到这时候才发现,自己根本就无人可用。因为那些能打的军方将领已经都被自己的爷爷朱元璋给干掉了,于是在南京中央朝廷在北平燕军的打击下屡战屡败,最终于1402年朱棣攻下南京,建文帝在火灾中失踪而告终。

在进入南京后,朱棣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宣扬自己的政治合法性。他首先处死了拥护建文帝即位的千余名官员,声称其为奸佞之臣。

然后朱棣全面废除了朱允炆上位后所颁布的建文新政,宣布恢复太祖旧制,同年6月,经过三辞三受之后,朱棣于南京正式即位,是为明成祖。

那么,对于自己大哥朱标去世留下来的妻子、儿女,朱棣又是怎么处理的呢?他的做法很残忍,可却在情理之中。

朱标虽然是大明王朝的皇太子,但其为人正直不好女色,生平只有一妻一妾,正妻为常遇春长女常氏,生下两子,朱雄英和朱允熥。小妾是吏部尚书的女儿吕氏,生下了三个儿子朱允炆、朱允熞和朱允熙。

朱棣攻入南京后,常氏、朱雄英早已去世,朱允炆也已下落不明。对于自己大哥留下的几个儿子,朱棣并未手下留情,朱允熥和朱允熞先是被剥夺了王位囚禁在南京城中,随后意外暴毙而亡。

吕氏与年纪稍小一些的朱允熙则是被朱棣发配到凤阳守皇陵,不过他们的好日子没过多久。在到达皇陵的几月后,突发一场大火,两人皆死于这场火灾之中。

其实,朱棣对大哥朱标子嗣斩草除根的做法虽然很残忍,却也在情理之中。朱棣本身就是造反起的家,如果对朱标子孙优容,仍然复命其为王,将来若是建文子嗣卷土重来,那自己后代不是玩完?

这样一想,朱棣的所作所为也就可以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