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万用连接公式:相似好吸引,沟通有捷径

2022-04-07   勇叔话房

原标题:人际关系万用连接公式:相似好吸引,沟通有捷径

万用连接公式:相似好吸引,沟通有捷径

如果你是一个外向的人,你要学会控制迅速建立关系的冲动,给一段关系一个”恰到好处”的开始。如果你是一个内向的人, 你要学会露出真诚的微笑,给一段关系一个靠近的机会。

如何和陌生人快速拉近距离,这是很多人都期待自己能够提升的沟通技巧。这个本领,民间俗称“搭讪” 。搭讪,是建立人际关系的起点。由于对待关系的态度不同,外向的人和内向的人对搭讪的需求有着天生的差异。

心理学家在辨别一个人是外向还是内向时,参考的是这个人在关系中获取能量的方式。外向的人,要在人群中获得能量。他需要不断地对外发射信号,和人互动,建立一段人际关系会让外向的人精力更旺盛,心情更愉悦。而内向的人则恰恰相反,这类人需要回到独自一人的状态,才能够恢复自己在人群和社会生活中消耗掉的精力。这类人一个人的时候,才能蓄满能量。所以,外向的人似乎天生就擅长搭讪,而对于内向的人来说,搭讪会有些困难,他们甚至会对这种建立关系的方式有所抵触。

内向的人学习搭讪,需要先接受自己对搭讪并不热衷的事实,再去掌握一些事半功倍的搭讪技巧,让建立关系的过程变得更轻松。外向的人也要重新审视搭讪,以避免由于性格而导致的盲目搭讪的冲动,让冲动的搭讪变得更为理性。只有这样,搭讪才能够有始有终,"搭”得漂亮。

以下介绍四个万用公式,它们对内向与外向的人都适用,帮大家搭个有品质的讪。

搭讪预备式=展露热情+适度跟随

展露热情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目的是找出影响第一印象的最 重要的因素。他们发现,得体的“热情”是良好的第- -印象的首要决定因素,而“冷漠”则是第一印象不好的首要原因。换句话说,如果你给别人的第印象是热情的,即使你在行为上有所欠缺,也可能会被他人所忽略。相反,如果你给别人的第一-印象是冷漠的,即使你聪明能干,他人也会忽略这些优点,对你产生不好的印象。

”热情”意味着给人一种友好和温暖的感觉。当今社会处于飞速发展的节奏中,越来越少的人会去等待”日久见人心”,所以慢热者在人际交往中总要吃点儿"亏”。要想搭讪顺利,还是要让自己“热得快"。我们可以先深呼吸让自己平静,然后展露出自信的微笑,用欣赏的眼光看向对方,热情就呼之欲出。

适度跟随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合群”意味着人们在某种意义上需要就呼之欲出。

有的人能旗帜鲜明地树立自己独特的"范儿”, 一出场就与众不同。这种”独特印象”,也是建立人际影响力的重要技巧。然而,你这个独特的”范儿”,应该是别人心向往之,或者 充满好奇和期待的,而非令人”羡慕嫉妒恨”。”独特印象”的打造,也要考虑场合,要符合时宜。否则,"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偷鸡不成,反蚀-把米”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可能发生。在一个读书会上, 如果一位女作家把知性、柔和的气质,通过温和的谈吐和适宜的穿搭令人眼前一亮,一定会让人又美又爱。然而,如果她此时大秀钻戒或奢侈品,恐怕就难免遭人”白眼”了。

搭讪单人式=寻找共同点+了解关注点

要想进一步建立信任,使沟通更深入,你应该寻找彼此的共同点,了解对方的关注点。

寻找共同点

种族、宗教、教育背景的相似都会拉近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因为,相似的经历、教育和信仰往往会让人们有很多共同点。找到这些共同点,人们便会觉得彼此间更贴近了一些。

沟通中,为了寻找这些共同点,我们自然会在与他人的谈话中,去了解、”打探”。谈得好,亲上加亲;谈得不好,触及了别人的界限,结果就会适得其反。

寻找共同点的禁忌

我们都知道,年龄、收入、经历、信仰、婚姻状况、是否有子女都属于个人的隐私,不应轻易去询问。

在办公室里,对公司、老板和其他同事的看法,也不应被轻易谈论。

安全的攀谈话题

休闲话题:文艺体育、旅游、 爱好等休闲话题很容易让沟通变得轻松。这需要你在平日里增加自己的体验,聊起来才有感染力。

热门]话题:需要平日留心收集时事热点、国内外新闻。要避免敏感的政治倾向和太过犀利的个人观点。

高雅话题:文学、艺术、建筑、历史等话题,这些话题特别适合与喜欢思考的朋友交流,但需要你对话题有基本的把握,切忌班门弄斧、不懂装懂。

相同经历:亲身的体验最容易引起共鸣。相同的人生经历,在搭讪中可遇不可求。不过,为了避免出现打探他人的隐私,有关经历的攀谈最好由自己先发起。例如,在聊天中不经意地说,自己是哪里人,家乡有什么风俗;自己在哪里读书,自己的本专业如何。一旦对方也有相同的经历,接过话题,愉快的聊天就开始了。典型时刻:每个领域都会有典型人物、重要事件及热议话题。如果我们能把这些人物和事件作为话题,也可以吸弓|对方的注意力。

万用话题:如果实在不知道聊什么合适,"天气怎么样”“路上顺利吗”“吃了吗”等万用话题也可以。

了解对方的关注点,走进他的世界

很多人会问,在聊天的时候,聊什么话题才能让对方愿意聊下去。答案当然是聊别人擅长的、专业的、关注的东西。沟通中,为了达成共鸣,我们可以尝试进入对方所处的领域,-起探讨、交流,从而更加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

可是,如果你对于对方关注的领域完全不了解,又该如何沟通呢?

提问题

提问是最好的方式,因为大多数人都愿意讲述自己擅长和熟悉的内容。”您做这行多久了?”"现在这个行业发展如何?”我们可以通过类似的一些问题,打开对方的”话匣子”,很自然地使彼此进入良好的沟通状态。你不要怕自己问的问题太幼稚、不专业,你充满好奇和请教的态度,是打开对方内心世界的钥匙。如果你能提出有质量的问题,那么对方就更会对你刮目相看。

找入口

推开对方世界的大门,总要有一个入口。这个入口最好是自然的、简单的、没有对错、无法拒绝的。例如,你参加一个聚会,与对方恰好站在一起,你就可以从你们身边的茶点开始聊起。你第-天上班,面对不认识的同事,你就可以从请教对方工卡如何使用聊起。到了客户那里,你可以从他的办公室的一个很特别的布置聊起,然后再慢慢地把话题打开。

善类比

虽然隔行如隔山,但不同领域也会有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就容易引起共鸣。一个家庭主妇和一个项目经理,在多任务管理方面,都体会颇深。他们可以一起聊聊,忙不过来的时候怎么办。即使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存在差异化的地方,也会产生"互补吸引”。公务员和自由职业者如果能一起聊聊有关自由和保障的问题,想必彼此都会收获颇丰。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