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淘妈
昨天是全国爱牙日,又赶上是周末,就陪淘爸去洗牙了。去了口腔医院才发现,这地方的患者也不少,而且有将近一半都是孩子。在等淘爸的过程中,和一位妈妈聊起来。这位妈妈是带着4岁的女儿来补牙,孩子有6颗牙都是蛀牙。孩子是奶奶带大的,本来妈妈让奶奶每天给孩子刷牙,可是奶奶说那幺小的孩子刷什么牙,结果就导致孩子的牙齿早早坏了。包括在和医生的交谈中也发现,现在很多家长都开始重视孩子的口腔健康问题了,但是往往因为陷入一些误区中,最终还是没有保住孩子的牙齿。所以说,在孩子牙齿护理这个问题上,家长可不要陷入这些误区,不然真的很坑娃。
1. 长牙晚是缺钙导致的
淘妈现在也能在各个宝妈群看到这样的说法,一提到孩子出牙晚,就说孩子缺钙,要赶紧补钙了。其实这样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孩子在出生前,乳牙就已经在牙龈下面长好了。只是因为每个孩子的发育规律不一样,所以出牙的时间也存在差异。一般来讲,孩子在1岁半年前长出第一颗乳牙就是正常的。超过这个时间还没长出来的话,那就需要就医了。但是补钙真不能帮助乳牙早早长出来,妈妈们也不要费这个劲儿了。
2. 长牙不按顺序来,不正常
大多数孩子都是先长下面的牙,再长上面的,而且都是一对一对的长牙。有的孩子是先长上面的牙齿,或者是一颗一颗的长牙,家长就认为不正常。事实上,孩子出牙的顺序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不是所有孩子的牙齿都会按套路长出来的,也有些“调皮”的牙齿不走寻常路。不过只要能长出来就是正常的,妈妈也不要再纠结顺序的问题了。
3. 等牙齿长齐再刷牙
很多妈妈觉得才长出一两颗牙,不值得一刷,等到牙齿长齐再刷也不迟。错,等那个时候真的迟了!我们之前说过,孩子在没有长出牙齿之前就应该清洁口腔了,而从长出第一颗乳牙开始就应该刷牙了,尤其是在吃完奶后。一般孩子在3岁左右牙齿才会长齐,如果等到这个时候才开始刷牙,孩子早长出的牙齿,可能已经出问题了。
4. 牙膏要买不含氟的
氟这种东西,听起来给人的感觉就不太好,总感觉有毒,所以很多家长给孩子买牙膏选择的是不含氟的。殊不知,对于牙齿来讲,氟真的是好东西。使用含氟牙膏能够有效防止蛀牙的生长,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最好使用含氟牙膏。还有些家长会担心孩子氟中毒,这种担心也是多余的。一般3岁以下的孩子,每次使用米粒大小的牙膏就可以。3-6岁的孩子,使用豌豆大小的牙膏。而这点剂量根本不足以中毒,家长不要吓唬自己了。
5. 孩子长蛀牙,是糖吃多了
这是存在于很多家长身上的一种错误观念,觉得牙齿坏了就是吃糖的原因,其实不一定。对于已经吃饭的孩子来讲,如果吃完饭不及时清洁口腔(漱口或刷牙),食物的残渣就会附着在牙齿表面滋生细菌,慢慢导致龋齿。或者有些孩子夜奶频繁,含着奶瓶睡觉,也容易长蛀牙。
6. 不能给孩子用牙线,会让牙缝变宽
像我家淘爸就是这样的观点,我刚开始给孩子使用牙线,还遭到了淘爸的反对,认为这样会让孩子的牙缝变宽。其实牙齿本身就有一定的活动度,使用牙线不会导致牙齿移位,也不会让牙缝变宽。反而使用牙线的话,能够将牙缝中的残渣清理干净,有效保护牙齿,预防龋齿的发生。
7. 孩子牙齿没问题就不用看牙医
绝大多数的家长都是这种态度:既然没有问题,为什么还要看医生呢?其实孩子的牙齿从小就应该好好护理,即使没有出现问题,也要做好这三件事,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孩子的牙齿。
涂氟:给孩子的牙齿上涂上氟化物,能够增加牙齿的抗龋能力,这是预防龋齿的重要手段。一般半年做一次,有龋齿的孩子,每3个月就要做一次。
窝沟封闭:用窝沟封闭材料材料,把孩子牙齿上的沟沟缝缝填平,这样食物残渣不宜停留,也能有效预防龋齿。如果孩子愿意配合,在3岁后就可以做了。
牙科检查:家长最好能定期带孩子检查牙齿,一方面能及早发现口腔问题;另一方面也能让医生帮助孩子做龋齿的风险评估。
淘妈说:淘妈之前见过一个女孩有6颗牙坏掉,从开始治疗到完全好了,花了将近4万。在整个治疗的过程中,孩子也没少吃苦。所以不管是从省钱还是孩子的健康考虑,家长都应该重视孩子的牙齿护理问题。如果能避开以上这些误区的话,真的是省钱又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