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1,其余都是0
”无论何时,健康都是排在首位的
新年伊始,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
特别采访了十位健康领域的权威专家
请他们联合为亲爱的读者奉上全套新年
“健康大礼”
祈愿2020年您健康多一点,病痛少一点
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
(医生排名不分先后)
辽宁省名中医
辽宁中医肝病科主任医师
卢秉久
01
解酒醒酒有妙招 饮酒前后都要饱
过度饮酒伤身,但很多场合不喝酒也是不现实的事儿。那么,怎么喝才能将对身体的伤害降到最低呢?一起来看看吧。
1.饮酒之前不空腹。这是因为吃饱的胃可以减缓酒精的吸收,从而为身体赢得更多时间来排解毒素。同时,摄入的食物还能减轻酒精对胃部的刺激,进而降低饮酒者发生呕吐的可能性;
2.控制饮酒速度。一般饮酒者应将饮酒速度限制为20分钟一杯酒,因为人体排解一杯酒的时间大约为半小时。也可以在每饮一杯酒后喝口清水,帮饮酒者补充水分,让人体有更多的时间来排解酒精、稀释毒素以及减轻酒精对胃的刺激;
3.喝酒间隙喝酸奶吃水果。酸奶中的乳酸,水果中的有机酸、酒石酸,可以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起到解酒的作用;
4.饮酒后吃好第一顿早餐。醉酒第二天早上起来,一定要吃早餐。其中,包括鸡蛋(补充半胱氨酸)、香蕉(补充钾)和果汁(补充果糖)或运动饮料(补充电解质、糖分和盐分)的早餐,有助于身体的迅速恢复。需要注意的是,切忌饮用含有咖啡因的咖啡、茶和碳酸水,以防醉酒者进一步脱水,危害身体健康。
辽宁省人民医院副院长
心内科主任医师
侯爱洁
02
防治冠心病 管理好血压是关键
最新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有高血压患者2.7亿人,冠心病患者大约1100万人。怎么做更有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呢?
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血压。有效控制血压可以减少20%-25%的心肌梗死,50%以上的心力衰竭。限盐(每日摄入量不超过6克)、适当运动、减轻体重、戒烟限酒、清淡饮食对于预防高血压很有必要。如果确诊已经是高血压患者,则治疗贵在坚持,定时监测,遵医嘱用药;
其次,重视冠心病的防治。冠心病虽然多发于五六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但现在也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吸烟、肥胖、家族史是冠心病最危险的因素。因此,从预防的角度来讲,就要努力控制这些危险因素:生活中注意选择低盐、低脂和低热量的清淡饮食,适当运动(比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游泳),减轻体重,避免超重和肥胖,同时要适当用药,保持血压、血糖、血脂达标。
有研究显示,吸烟者患冠心病的可能性比不吸烟者至少高两倍。因此,戒烟对于冠心病的防治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已经确诊的冠心病患者,除了控制上述危险因素之外,还需要坚持应用阿司匹林及他汀类药物,只要没有禁忌症,甚至需要终生用药。
辽宁省名中医
辽宁中医心内科主任医师
张艳
03
常喝心情舒畅茶 情志愉悦少生病
中医认为,情志调畅,气血调畅,人体就会阴阳平衡,少生病,延年益寿。那么,如何有个好心情呢?从中医角度来讲,当重视以下几点:
1.保持乐观心态。为人处世要心胸豁达、性格谦和,保持积极乐观平和的心态,以保障气血充足,阴平阳秘,气机调畅;
2.坚持适度运动。从中医来看,运动有益五脏,有助缓解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排出体内因抑郁、忧愁、怨恨等不良情绪产生的浊毒。此外,运动可升阳,阳气升发,则百病除行,补益延年;
3.饮用心情舒畅茶。饮用适当的中药花茶可调整情志,保持乐观情绪,对保障健康非常重要。玫瑰花茶,适用于心情抑郁、多愁善感、胸胁胀闷窜痛的人。选干玫瑰花6片,放入茶杯中,冲入热水,即可饮用;菊花茶,适用于肝郁时间长、闷闷不乐、肝郁化火、脾气火爆、易激动、口干舌燥、排便不畅的人。选菊花10克,放入杯中,冲入热水,即可饮用。日常可通过以上三种方法排解不好的情绪,让自己的心情处在乐观、愉快、安静、平和之中,促使人体气血调和,气机调畅,健康长寿。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营养科主任
孔娟
04
每周吃25种以上食物 营养更均衡更全面
建议人们每天摄入不重复的食物种类达到12种以上,每周达到25种以上,合理分配到一日三餐中。比如早餐至少摄入4-5种食物,午餐摄入5-6种,晚餐4-5种,加上零食1-2种。每周25种就是要求食物尽可能多样化。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把食物分为五大类:谷薯类、动物性食物、豆类和坚果、蔬菜水果和菌藻类及油脂等纯能量食物,每一类食物都有多种,可相互替代,如果一周能吃够25种食物,基本上涵盖了膳食宝塔中每一层所包含的食物种类,也保证了人体必需的绝大多数营养物质。
此外,在漫长的冬季里,由于蔬果种类相对较少,人们为了抗寒又倾向于食用高热量的食物,所以在冬春交际之时,人们应有意识地在饮食上减少肥厚的“冬补”饮食,增加轻快的“刮油”食物。比如每人每天保证一斤蔬菜、半斤水果。注意水果不能代替蔬菜,糖尿病人尤其要注意控制;瘦肉一天不超过1.5两;每周吃一两次鱼,最好清蒸,不要煎炸;多吃清蒸、炖煮的菜,少吃油大的炒菜;每个假期后,多吃苹果、海带、绿豆等有助于“刮油”并补充维生素的食物。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
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徐冰
05
预防脑卒中 五个方面要记牢
脑卒中被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有效预防尤为重要:
1.健康饮食。注意食物多样性、均衡性,多食五谷杂粮,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吃三黑食物(木耳、黑豆、黑米)。避免大量进补热性食物和滋补药酒,以免造成血脂增高,诱发脑血管疾病;
2.起床动作要慢。很多老人都有起夜习惯,切勿起床太猛,以防血压波动太大导致晕厥或夜间视线模糊而摔倒。睡眠醒来时先在床上躺一会儿,待养神5分钟后再起床。因为清晨人体的血管应变力最差,骤然活动易引发脑血管疾病;
3.运动要适量。要根据身心情况锻炼身体,早晨气温较低,并不适宜晨练,建议在9:00-10:00之间进行。每天有氧运动不少于30分钟,如散步、打太极拳、练气功等,注意不要选择爬山、跑步、打球等激烈运动项目;
4.各国一致推荐预防卒中复发用药的三大基石:控制高血压药物,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降脂治疗药物(他汀类药物)。对于糖尿病患者应注意控制血糖,推荐目标血糖:空腹4.4-7.0mmol/L,餐后<10.0mmol/L。用药一定要遵从医嘱,规律用药,不可随意增减。定期复查,有病情变化要及时就诊;
5.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避免情绪大起大落,生活有规律,张弛有度,劳逸结合,保障充足的睡眠及休息时间。
北部战区总医院和平院区
过敏反应科主任
魏庆宇
06
积极查找过敏原 多数过敏可防可控
临床上,常见几个过敏误区,在此提醒:
1.过敏是免疫力强的表现。正常时免疫兴奋和抑制功能是协调的,共同维持免疫功能的平衡,过敏反应实际上是防御失败的病理性增强,不是免疫力强的表现;
2.过敏原无处不在,所以无法治疗。在自己生活的国家或地区,95%以上的过敏原都集中在20-30种,并不是给人防不胜防的感觉,所以积极查找过敏原并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和特异性免疫治疗(脱敏治疗),多数是可以治疗和控制的;
3.过敏是遗传来的,去不了根。大量证据表明,过敏与遗传密切相关,但近二三十年来,过敏疾病发病率成倍增加,主要是由于生活方式与环境等因素的剧烈变化而引起的,所以科学地掌握预防方法,配合恰当的治疗,过敏疾病是可以控制的;
4.轻微的过敏症状可以不用治疗。医学统计结果表明,很大一部分未经积极治疗的过敏性鼻炎、渗出性中耳炎、支气管哮喘,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因此早期积极的治疗是很有必要的;
5.过敏疾病发病时用对症治疗的药物缓解症状,缓解期不用治疗。过敏疾病急性期和缓解期的治疗同等重要。缓解期的治疗可以针对病因,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长久的防御能力,减少发病次数或不发病。
沈阳市儿童医院
儿童中医科主任
兰颖
07
孩子只吃肉不吃菜 小心长得又瘦又小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如何保护宝宝的脾胃?关键要“饮食有节”。节,不仅是卫生,更是节制。要给宝宝定时定量进餐,一般间隔3-4小时进餐,每餐7-8分饱即可。母乳喂养也要尽量间隔两小时以上,临睡前1-2小时不要吃东西,尤其要避免奶睡的习惯。两餐之间添加少量应季水果,不要过多吃点心、饼干等零食;注意少吃肥甘厚味和偏性过大的食物。
肥指油腻或煎烤炸的食物,甘指甜食、糖果、点心等,厚味指咸、辣或腌酱的食物,热性食物指榴莲、荔枝、桂圆、羊肉等,凉性食物指瓜类、冷饮、蟹类等。有些家长认为,给宝宝顿顿吃肉,是不是就能长得更高更壮?其实不然,食物过于单一,不利于消化,反而会造成积食,所以很多只吃肉的孩子,长得却又瘦又小。需要注意,孩子脾胃出现问题要及时调整,小儿推拿简单易行,还可多食补脾的食物,比如粳米、薏米(薏苡仁)、南瓜、熟藕、山药、马铃薯、香菇、银耳等。
沈阳市骨科医院
骨伤三病房主任
周双全
08
护好膝关节远离“老寒腿”
注意保暖严控体重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老寒腿”困扰,要想保护好膝关节,远离“老寒腿”,不妨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注意保暖。受凉会让关节炎复发,保暖可以减少关节炎症复发,减轻疼痛;
其次,选合适的鞋。穿高跟鞋走路,对关节的损伤特别大。而减震缓冲性能好的鞋子,可以保护关节,预防足弓塌陷、足底筋膜炎等问题。试穿时可以在平地多跳几下,如果感觉弹性不错、鞋底较软,且触地时震脚感不强,说明缓冲性能不错;
第三,控制体重,体重超标会造成关节的负担过重,容易造成关节损害,这一点对膝关节尤其重要;
第四,补充营养。可选择牛羊肉、鸡肉等御寒的食物,采用炖、煮的方式进行烹饪。还要注意祛除体内湿气。可用薏米仁和红豆熬粥。同时足量喝水。适当多喝水可以增加新陈代谢,让营养进得去,“垃圾”出得来;
第五,适量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合理有效地为膝关节“加营养”,避免运动过量损伤膝关节;第五,出现关节不适要及时治疗,不要一味拖,或者买一些药物自行敷用。要去正规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确定自己的关节属于何种问题后,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治疗。
北部战区总医院
药剂科临床药师
党大胜
09
保证用药安全合理 获取的信息源要正规
提升健康素养,保证用药安全,促进合理化用药,首先要了解药物,了解药物治疗。用药前,要尽量做到主动了解药物的适应证、禁忌症、主要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药物与药物或食物相互作用、储存条件等基本信息。正确看待药品不良反应,了解其发生几率,判断自己是否为高危人群。
如果发现自己有特殊性,例如肝功能、肾功能异常,正在使用某些特殊的药物或保健品,或者处于特殊时期等,一定要提醒医药工作者注意到这些特殊情况;其次要从正规途径,获取有用信息。
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很容易快速从网上查询药物或疾病的相关内容,但想要去伪存真,从中找到真实的、客观公正的,特别是符合个体自身特点,真正有效的消息,其实并不容易,而不幸的是多数人并不具备这种甄别能力。因此,从正规途径获取真正有帮助的信息,对于合理用药尤为重要。
药品说明书,专业性医学书籍,正规发行的出版物,都是良好的信息来源。另外,还可以询问医师、药师、护师等专业人员意见。耐心有效地了解药物信息,有的放矢,不盲目跟风追求新药、贵药,在专业人员指导和帮助下规范使用药物,及时与医务人员沟通,及时复查,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有助于提高用药合理性,实现药到病除、安全用药的目的。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
心理二病房主任
程均
10
缓解压力型失眠 试试“呼吸入睡法”
社会变化太快,压力无处不在,很多人都有因压力而失眠的情况。如何摆脱失眠困扰,试试以下几个方法:作息规律。在固定时间上床休息,按时起床,形成一个良好的生物钟。睡前热水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睡眠质量;注意饮食。晚餐宜清淡少量,少食大鱼大肉,避免过饱过晚,睡前喝杯热牛奶;适当运动。避免睡前过度兴奋,如睡前应避免聊天、娱乐活动等不良习惯;去除诱因。慢性失眠者多合并其他疾病,如抑郁、焦虑等。急性失眠者可见于倒时差或近期心情不愉快等;调整呼吸。平躺在床上全身放松,先深呼吸几次,然后开始。先关注呼气,再关注吸气,不知不觉中很快入睡;中医按摩。按摩百会穴、内关穴、神门穴可以帮助改善睡眠;药物治疗。佐匹克隆、唑吡坦类药物对失眠均有一定帮助。对于部分失眠较重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短期、适量地配用安眠药或小剂量抗焦虑、抑郁剂药物,配合相应的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