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中医师徐立宏介绍,慢病是以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为主的慢性疾病,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我国总死亡85%,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70%。就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病例看,慢病人群感染后病情较重,因此慢性病的防治尤为重要。目前我国的慢病人群以老年人为主,因疫情影响,就医不便,慢病患者如何从饮食起居等方面管理好自己?
1. 饮食要保证营养均衡,避免过度油腻,戒烟戒酒。宅在家里,运动少,多吃一些粗粮、蔬菜,并适当对腹部进行按摩,防止便秘。晚餐尽量安排在17点以前,以清淡为主,不能过饱。
2. 疫情期间不能出门,也要保持规律作息习惯,每天早睡早起,中午可以适当安排午睡。保障良好的睡眠,才能精力充沛,提高免疫力。
3. 长期居家难免心态不佳,春季正是木旺之时,容易出现烦躁易怒,要保持轻松乐观的情绪,切忌大喜大悲、情绪剧烈波动。
4. 根据自己的体力及病情,坚持适度的运动,比如慢步,打太极拳、八段锦等,中医认为“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不活动,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5. 不能随意停药,经常监测自己的血压、心率、血糖等。对于心血管患者注意监测尿量、体重,如果尿量减少,体重增加,乏力加重,应警惕心衰。
慢病患者大多伴有失眠、便秘等情况,一些简便易行的中医方法,可以改善症状。
1.平时心思重,易焦虑失眠的人群,可以经常用百合、合欢花、玫瑰花冲泡代茶饮。
2.老年人多数气血亏虚,出现入睡困难,易醒,乏力等症状,可以多食山药,大枣,酸枣仁等。
3.很多老年人夜尿多,影响睡眠,平时多食黑米、黑豆、黑芝麻等食物补肾,也可以用艾叶泡脚。
4.对于高血压,伴有便秘的患者,可以选炒决明子10克,冰糖10克,沸水冲泡代茶饮。
人口老龄化、社会现代化,不良生活方式及生活压力大,这些因素致使慢性病发病率持续上升,慢病的防治更加重要。
中医药对慢性病的调养有独到的特色,中医通过辨证论治,遣方灵活,一方多药,多靶点整体调整,并有简便易行的多种手段,比如按摩、艾灸、拔罐等非药物疗法,来重视调养身体,顾护正气,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编辑:丁卉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王禹哲
小编说: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祝各位每一天都心怀美好,辽宁掌上健康愿陪你一路同行!感谢关注,期待分享!
本平台原创作品如转载请注明出处,合作事宜请加QQ号:455919213,或拨打电话:2269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