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后,正值梅雨季节,通常会出现频繁的降雨天气,因此被称为“龙舟水”,在这高温多雨、炎热潮湿的天气里,饮食不当常会导致人体内有湿气滋生,以免影响身体健康。端午节后,少碰这5样,“湿气”越吃越重,很多人还在天天吃。
一、生冷食物
天气炎热,人们常常选择吃西瓜、喝冷饮,比如冰镇果汁、冰咖啡、冰茶等等,尽情享受着美食美饮带来的愉悦,缓解夏季的高温、缓解烦躁、放松身心,感受夏日的清爽和悠闲,但与此同时,我们的肠胃却备受煎熬,脾脏喜温畏冷,进食寒性容易伤脾,导致水湿运化不全,引起湿气,应该适度食用。
二、高糖食物
“甘入脾、甘助湿”,甘指的是食物中的甜味,通过食用甜食,可以帮助脾胃消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体内的营养吸收。但是,过多食用甜食确实会助长湿气,造成人体的不适,如身重、乏力、头痛、肢体酸痛等。因此,尽管甜味有助于脾胃消化,但也不能过多地食用,应该适量搭配其他食材。
三、辛辣食物
天气炎热食欲下降,虽然辣味可以增加食欲,但是对于容易上火的人群,尤其需要注意控制辣食的量,夏季气候炎热潮湿,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这时候进食辣食会使身体感觉更加燥热,容易口干舌燥、上火,很多人吃辣的时候喜欢搭配冷饮,这样会对胃肠造成刺激,也容易加重湿气,出现肠胃不适。
四、高盐食物
现代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吃快餐、方便面等高盐食品,夏天气温高,人体在代谢时需要大量排汗,若水分摄入不足或摄入过多食盐,加上生活压力大、休息不充足,盐分过多使体内细胞外液体滞留,就会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损伤人体健康,长期如此损耗脾胃,湿气容易入侵。建议大家饮食以清淡为主,合理调配营养,才能保证身体健康。
五、油炸食物
油炸食品的制作过程以高温油炸为主,在这个过程中,食材本身的营养价值大大降低,同时油炸食品中会使热量和脂肪会迅速上升,此外,油炸食品中还可能含有过多的反式脂肪酸和钠,对人体的危害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