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工作上的老好人,缘何工作没能做好?
销售员小王虽然业务能力一般,但在实际工作中为人处事很灵活,又很折衷,可以说,谁也不得罪。而且,哪位同事有事情需要帮忙,他总能及时地出现,并给予大力支持。在众人眼里,他不仅是工作上的“贵人”,也是生活上的暖男,属于极能“讨喜”他人的员工。
前一段时间,公司一位市场运营部经理因事离职,岗位一经空出后,公司随即决定采取以“内部晋级为主,外来选调为辅”的用人方式来填充这一岗位。
销售员小王因群众基础好,工作业务较为出色而顺利地成为该岗位的候选人并最终成功晋级,但接下来的一件事却让小王有些难堪。
刚刚走马上任的小王,市场运营部部长便将出一份近期公司市场运营调研报告的工作安排给了小王。尽管小王平时为人处事四面玲珑,但对业务方面的工作,却有着隔行如隔山的“痛”,市场运营领域的很多专业知识,让明明就不太懂的小王陷入了想干却不知怎么干,干也干不太好的尴尬境地,而总是求人,也不是长久之计。
最终,小王在他人的帮助下,总算将一份市场运营调研报告交了上去,勉强过关,但对小王来讲,却再也不想这样持续下去了,没过多久,便提出了岗位调动的申请。
职场当中,因各种原因而导致就职后“水土不服”的问题经常出现,而将人际关系好就直接等同于工作能力强而能胜任本职工作更是不少职场人所容易产生的认知误区,那么,究竟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才能达成晋级的目的?
接下来,将以“如何成功晋级”为主题进行分享,以帮助更多的职场人避开晋升认知误区,逐一满足晋升条件,成功晋职。
02 人际关系好并非胜任岗位,很可能只是片面的好
我们能成功提职,必须要能胜任这一岗位。而所谓的胜任,指足以承受或担任。语出《易·系辞下》:“鼎折足,覆公𫗧,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麦克里兰教授与斯班舍等人发布的《胜任素质评估方法》(Competency Assessment Methods)对胜任又做了具体而又明确的定义:
个体所具备的,能够以之在某些具体职位上取得优秀绩效表现的内在的稳定特征或特点,包括技能、知识和态度,思考方式和思维定式,内在驱动力、社会动机和自我意识等具体组合。”
从这个综合的定义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胜任包括人际关系处理得好,人际关系属于胜任内容当中的一项,因而仅凭简单的人际关系好,就得出能胜任本职工作的结论,显然有些牵强。
再者,所谓的人际关系好,是不是那种全面的人际关系好?有没有可能是只唯上或者只唯下那种,也就是说只与职场当中的一部分人处得不错,而与其他人员处得一般等等,倘若只与下属关系处理得很好,但与主要领导关系处理得一般,那么,而这些对个人提拔是没有好处的。
还有,更进一步地讲,工作能力很强、人际关系也很好,是不是就意味着一定会大概率地完成工作也是尽善尽美呢,这也未必,很多时候,能被提拔使用往往都是多种因素促成的。
03 除了人际关系好之外,具备胜任提拔还需要满足这4点
实际当中,我们会经常看到,一此工作能力不算强、人际关系也并非很融洽的职场人员却偏偏地被提拔使用了,主要原因还在于,人际关系好是提拔的充分条件,但却不是必要条件,除此之外,下列4点或许更具决定意义。
1、有位置,胜任需经“逆商”考验。
所谓的“逆商AQ”,来自英文AdversityQuotient全称逆境商数,一般被译为挫折商或逆境商。它是美国职业培训师保罗·史托兹博士提出的概念。它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
英雄暂无用武之地,这一点也不排除在职场中出现。个别职场里有抱负但却坚持不到最后的优秀人员被拒之门外,无论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基本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当这个萝卜没有动的时候,你能力再强、关系再好,也许还是成不了那盘菜。
而且越高的职位,就任人员的数量越少,同时,所面临的竞争也会越来越大,这是不争的事实,不会随我们的主观意愿所改变,如果,再心浮气躁一些,很可能就此就止步了。
但这里还要说明一点就是如果个人所面临提拔的位置,已经确认早已“名花有主”了,或者那个位置刚刚被一位小自己好几岁的职场新人所占,而自己工作能力可以,人际关系,特别是对上对下协调做得也非常好,那么,果断离职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2、有人品,胜任的有力“背书”。工作能力强、人际关系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说明人品也差不到哪里去,但却不能完全将之归结到人品一定好,这有可能是两码事儿。
公司车间业务员小张,业务能力很强,领导交待的工作总能在第一时间保质保量完成,但就是“口风”不严,经常性地到处说其他同事的“家长里短”。有一段时间,公司总业务员离职,位置空缺。
按理说,小张无论从业务能力还是任职年限来讲,都是符合岗位需求的,但就是因为嘴太“碎”,最终未能成功晋升。
无论体制内外,职场当中人员人格,始终为领导所看重的,比如,一个员工的忠诚度问题,诚信的问题还有作风的问题等等,虽然平时看起来不会那么明显,但在关键时候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总之,不论在什么时候,一个人的品行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个人职场走向。
3、有业绩,胜任的最佳证明。有句俗话,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工作能力强,不能单凭我们眼中、口中所下的定义,而是要有实实在在的评定依据的。
说这个人能胜任本职,可以提升,但具体的业绩体现在哪里?有这样一位工资员,之前就听说个人工作能力很强,但当领导交给她制定全年的工资调整实施方案时,却迟迟拿不出像样的东西来。
回头具体一了解,才知道,她所谓的工作能力强,胜任本职工作,更多体现在Excel表格的处理能力上,也就是说涉及到具体数据计算、人员统计等,她能做得又快又准,但涉及到相对独立的工作领域时,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而像这种情况,在职场中还有很多,但能依此作为提拔依据甚至是决定因素吗?显然是不够合理。
很多时候,我们在职场当中,都会被员工一项过硬技能“吃遍天”所迷惑,胜任工作,绝不是一招半式地应对,而是能从容而又全面地接招。
4、有“通道”,胜任的有效“捷径”。想起那句话,“千里马常有,但伯乐不常有”,即使你能够胜任这项工作,但最终还是要有赏识并肯于提拔使用你的人存在才行。
有时候,一位员工作能力很强,群众基础也可以,每年的工作更是可圈可点,但就是入不了公司主要领导的“法眼”,实际上可以归结为,那位员工的人际关系处理还是多少有问题,至少没能与主要领导或者足以影响自己升迁的人员达成必要的人际沟通与往来。
同样,也存在有的员工由于工作出色、人际和谐已经被列入提拔对象当中去了,但肯于提拔使用你的主要领导却离职或者调走了,再提拔只能重新再启动人员调整使用程序,不过由于主要领导的更迭,接下来的“花落谁家”还真不一定呢。
总之,能否被提拔使用,仅凭人际关系好,或者工作能力强是不足以支撑胜任本职,顺利晋升,还有名额、机遇等一系列个人无法决定的因素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