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老师,大部分学生和家长脑子中出现的都是,做老师待遇好,社会地位高,还有非常完善的福利待遇,是大学生毕业之后首选的工作岗位之一。
虽然现在有很多老师觉得,这个岗位的薪资水平,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教师团队中也有很多,师德师风败坏的人出现,教师团队的问题越来越多。
针对这些现象,教育部一直在通过政策和制度进行改革,希望能通过一系列制度的改变,使未来的教育环境变得更好,能吸引对于教育抱有热情和期待的同学,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从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师法修订草案,重新对教师的绩效补贴,职称评定的规则进行了调整,确保每一位有能力的老师,都能够收获自己想要的和应该得到的,尽量满足老师们的要求,不让老师们对这个行业失望。
在教师行业这个大集体中,老师们所教的年龄段,也决定了老师平时工作量的多少。高中的老师是教师团队中最繁忙的一批人,而小学和大学老师就相对比较轻松。
高中老师要肩负着,班级中四五十个孩子的未来和梦想。他们要对整个班级的同学们负责,早九晚五,对于高中老师来说都是一种奢侈。
他们经常6、7点钟就到学校,陪着学生开始早自习,等到晚上9、10点钟才能下班,在学校的时间都已经超过了在家的时间。
而大学老师就相对比较轻松,除了给学生们上课之外,就是搞自己的学术研究。如果是一些偏理论研究的老师,那就经常可以在学校的图书馆内看到他们的身影。
总体来说,大学老师的工作时间是比较自由的,工作环境也很轻松。这就导致了一些老师,在这样的环境下,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产生了懈怠和懒惰的心理。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发表了这样的讲话,他认为,想要提高中国的高等教育水平,就必须对老师和学生们严格要求,这样才能追赶上世界一流水平。
同学们在大学四年的生活中,必须要学好专业,上好课,对老师的要求也要严格起来,这样才能保证同学们经过四年的学习,走入社会之后,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而不是浑浑噩噩四年只混了一张大学毕业证,走入社会之后,什么赖以生存的专业技能都没有,一切重新开始。那么上大学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针对于这一点,教育部在未来将严格要求老师,老师的个人能力和教学水平是考核的重点。那些在学校连续三年都不给学生上课的教授和副教授,教育部将会将其清出教师行列。
消息一出,家长们表示支持,毕竟大学作为学生们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很多学生没有深造的打算,在本科毕业之后,就将面临走入社会找工作的难题。在学校中没有学到赖以生存的本领,会让学生未来的路走得更加艰难。
老师们应该用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重视教学成果
大学老师对于学生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老师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认识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坚持自己最初选择这个行业的初心,给学生们做好榜样。
而不是在这个行业中呆久之后,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好好做自己的学术研究和课堂内容,而是只想着赚钱或者放松,这对于学生和国家和社会而言,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尤其是学校的教授,作为教师队伍的佼佼者,更应该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为年轻的教师做好榜样,而不是想着自己已经评上了教授的职称,就浑浑噩噩混日子。
教授都是各个领域有着优秀研究成果的领路人,在课堂上传授自己的经验和思想,只是他们为社会做贡献的一种方式,教授们还可以选择其他的方式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比如做好自己的科学研究和学术研究,对于相关领域现今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这都是教授们工作的方向,并不是说评上教授职称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笔者寄语:
教育部对于老师授课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大学生们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在课堂上认真听课,多多总结老师的经验,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走入社会之后,才不至于在如今这么大的就业压力下,感觉到迷茫和无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