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8000万人饱受折磨,这样做能够避免成为其中一员

2020-01-18   广东卫视健康有道


本期专家

新年将近,盼望着丰盛的家庭大餐,然而在愉快的节日氛围里,容易“乐极生悲”,悲伤的是痛风发作!

“烈火爪”如刀割一样疼痛,除了祈求症状快点消除,真的别无所望了……

老生常谈的“富贵病”痛风,逐渐平民化、年轻化,现已成为我国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类疾病。

身边总有一个患“三高”的人,现在多了一个“第四高”——高尿酸,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不可忽视的健康警示。

据《2017年中国痛风现状报告白皮书》显示,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已达1.7亿,其中痛风患者超过8000万人,而且正以每年9.7% 的年增长率迅速增加。预计2020年,痛风人数将达到1亿。

既然痛风和高尿酸常被拎一起讨论,是不是有高尿酸就一定有痛风症状存在?

高尿酸一定会痛风?

血液里的尿酸水平高并不能和痛风划等号,大部分的高尿酸血症是没有症状的。但尿酸会沉积关节、皮下、肾脏、尿路等,危害健康。

痛风是一种尿酸盐沉积、刺激关节形成无菌性关节炎,与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酗酒、暴饮暴食、关节损伤、尿酸突降等是发作诱因。

痛风发作与吃有关

如今痛风越来越年轻化,除了遗传因素,大部分是吃出来的。

  • 注重肉类饮食

饮食结构的突然改变是痛风从以前的“富贵病”演变成如今的高发疾病。

我们祖辈多以谷物粮食为主,随生活水平的改善,肉类饮食逐渐占主导。而大部分肉类中的嘌呤会转变成尿酸,超出了生理代谢和排泄能力,继而高尿酸血症。

  • 药物影响

阿司匹林、利尿剂等药物影响尿酸排泄,诱发痛风;非布司他、别嘌醇、苯溴马隆等降尿酸药物能溶解痛风石表面,而释放出的针状尿酸盐结晶也会诱发痛风发作。

  • 吃多动少

大鱼大肉吃多了,不仅导致肥胖,还会影响代谢。

生活条件好了,吃得越好却动得越少,但肥胖或超重是痛风的诱因之一,而运动可促进新陈代谢,利于排泄体内废物,如尿酸。

  • 熬夜、压力大

最新研究发现,长期熬夜、压力过大是年轻人痛风高发的诱因。

过度疲劳会紊乱自主精神调节,使体内血管及心脏血管收缩,从而减少尿酸排泄。

因此少熬夜,学会释放压力是一件活到老、学到老的事情。

  • 喝水少

不到口渴不喝水,或者每日喝水量不足2000毫升,导致尿酸排泄减少。

由于大部分痛风常在深夜发作,建议痛风患者睡前喝水,避免夜间因血液浓缩导致血尿酸含量上升,增加痛风急性发作的危险。

  • 不健康的运动方式

规律运动可降低尿酸浓度,很多年轻人是运动极端,要不不运动,要不偶尔大量运动,如此一来既伤关节,又伤肌肉组织,导致血尿酸升高,升高的血尿酸便沉积关节诱发痛风。

痛风发作与饮食有一定关系,但不少人表示即使健康低嘌呤饮食,痛风症状依然存在。

如今新年将至,不想望着餐桌丰盛的年夜饭,想吃又不敢动筷,到底年夜饭怎么吃才能避开痛风雷区?

痛风患者如何健康吃大餐

“三低一多”是痛风饮食的总原则,低嘌呤饮食、低(减轻)体重、低盐低脂饮食、多(大量)喝水。

每日喝水量最好在2000毫升以上,这样更加利于尿酸的排泄。

低嘌呤饮食主要是严控高嘌呤食物的摄入,不吃动物内脏、少食红肉、少食海鲜类食物……

但并非肉食才会高嘌呤,蔬菜中亦有高嘌呤食物,不建议痛风发作或恢复期间食用豆类蔬菜以及菌藻类蔬菜。

除此之外,痛风患者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才能在新年健康吃大餐——

痛风患者的饮食原则有哪些?

如何科学食用不同嘌呤的食物?

痛风也可放心吃的菜谱推荐?

精彩节目预告

本周六 23:45 广东卫视播出《健康有道之广东名医大讲堂》

广东省中医院风湿科主任医师 何弈婷

将教大家分辨嘌呤食物,一家健康吃年夜饭。

转载请联系我们授权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