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虎城遗孀病重,临终前提出一“违规请求”,当地政府:破例同意

2024-08-28     无风却起念

1993年秋,西安的天气已渐渐转凉,抗日英雄杨虎城的夫人张蕙兰躺在华山医院的病床上,病情已经非常严重,眼看就要离开人世了。临终前,她把孩子们都叫到床边,提出了一个很特别的请求。

这个请求呢,有点儿“违规”,也就是说,按照当时的规定,是不能这么做的。孩子们一听,都觉得很难,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但他们又舍不得母亲,只好把母亲的这个请求告诉了政府。

政府的领导听了以后,考虑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同意张蕙兰的请求。他们说:“虽然这个请求有点特殊,但看在杨将军的份上,破例一次吧。”

那么,张蕙兰到底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请求,让政府都破了例呢?

提起杨虎城,人们会想到这位为抗日战争立下汗马功劳的爱国将领,提到他的妻子,人们常常想到谢葆真和罗佩兰。然而,张蕙兰,这位为杨虎城默默奉献、支撑家庭的女人,却鲜为人知。她的故事,是一段不为人熟知的历史。

张蕙兰出生在一个传统的富裕家庭,虽然她在家里备受宠爱,但婚姻却是父母一手包办的。15岁那年,张蕙兰稀里糊涂地成为了杨虎城的妻子,嫁进了杨家。

尽管当时杨虎城已经与罗佩兰生活在一起,但张蕙兰的父亲却认为,像杨虎城这样的人物,能做他的小妻子也是一份荣耀。

张蕙兰初嫁进杨家时,还是个懵懂的少女。杨虎城的母亲非常喜欢这个温顺的儿媳妇,对她疼爱有加。结婚不久,杨虎城就回到了部队,家中的一切事务落在了张蕙兰的肩上。尽管杨虎城对张蕙兰没有多少感情,但他一直感激这个默默为家庭付出的女人。

当罗佩兰怀孕时,杨虎城将她送回家中养胎,张蕙兰不仅没有丝毫怨言,还将罗佩兰当作亲姐妹一般悉心照料。她不仅照顾了罗佩兰的饮食起居,还帮她度过了艰难的坐月子期。这个看似弱小的女人,用自己的善良和包容为杨家撑起了一片天。

然而,张蕙兰的隐忍并不代表她没有自己的想法。1926年,杨虎城在西安保卫战中连遭败仗,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他整日借酒消愁,心灰意冷,不再关心外界的风云变幻。就在杨虎城意志消沉之际,张蕙兰毅然站了出来。她找到杨虎城,看到他一副颓废的样子,心中充满了愤怒。

“过去你是军中豪杰,我敬佩你,原以为你这样的英雄打得了胜仗,也不怕败仗,现如今打了几场败仗就成了缩头乌龟,你对得起杨家人吗?”张蕙兰严厉地质问杨虎城,她的语气坚定,毫不留情。杨虎城听到妻子的斥责,泪水夺眶而出。他哽咽着说:“我要是走了,你们可怎么办啊?”

张蕙兰看着杨虎城的眼神,坚定地说道:“杨家我来守,国家你来守!”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杨虎城的心。就在张蕙兰的鼓励下,杨虎城重新振作,后来与张学良一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杨虎城因为政治斗争的牵连,最终惨死在国民党反动派的手中。而张蕙兰则带着儿女艰难度日,并四处奔走,为丈夫正名。

她从未放弃为杨虎城的冤屈讨回公道,最终在她的努力下,杨虎城的革命历史得到了应有的评价,当地政府为杨虎城修建了陵园,以纪念他的功劳。

1993年,张蕙兰因病住进了医院。病情加重后,她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便在临终前提出了那个“违规请求”。她希望能够在去世后,安葬在杨虎城的陵园内,继续守护着她的丈夫。

这个请求看似简单,但却并不符合当时的安葬规定。张蕙兰的儿女们对母亲的请求感到为难,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然而,他们最终还是决定尊重母亲的遗愿,将这一请求告知了当地政府。

出乎意料的是,当地政府得知这个请求后,立即作出了批示,破例同意了张蕙兰的请求。政府认为,张蕙兰为家庭、为国家所做出的贡献不容忽视,她不仅是杨虎城的妻子,更是中国革命历史的一部分。因此,允许她与丈夫合葬,是对她一生的最好褒奖。

张蕙兰去世后,她的遗体按照遗愿被安葬在了杨虎城的陵园内。儿女们含泪送别了母亲,知道她终于可以和父亲团聚,内心多少得到了些许安慰。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2fb813990e6a88bc2f9bae2578b67a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