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诊遇到了这样一个家庭:爸爸174厘米,妈妈160厘米,父母都属于中等身高。15岁的儿子却已经180了,可是17岁的姐姐,只有147厘米。
根据遗传身高公式:
男生=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
女生=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
计算出,儿子遗传身高在173.5厘米,女儿遗传身高在160.5厘米。
两个孩子,一个是超越了遗传身高,一个是远远低于遗传身高。
可见遗传对身高的影响,不是百分之百的。也有研究显示,遗传对孩子身高的占比大概在60%-70%,那我们就可以抓住这剩下的30%-40%,后天管理身高,让孩子突破遗传身高!
首先要了解孩子的生长规律。
刚出生的婴儿,平均身高在50厘米左右。出生第一年,平均长25-28厘米,长得好的孩子能长30厘米。
1-2岁的孩子,至少长10厘米。
2-3岁的孩子,生长速度放慢了一些,但也能长8-10厘米。
值得注意的是,0-3岁是孩子的生长黄金期,这个期间,孩子的成长基本不受遗传影响!如果孩子身高落后其他小朋友太多,家长一定要查明原因,对症调理。
3岁-青春期,孩子的生长速度进入缓慢且平稳的生长期,平均每年生长5-7厘米。如果连续2年,年生长低于5厘米,考虑是否有生长激素缺乏的问题,可以带孩子做生长激素激发试验。
青春期,孩子迎来了又一个生长高峰,平均每年生长8-10厘米。青春期是孩子最后的生长期,如果孩子身高低于平均值,或者不太理想,这也是最后的干预时机,如果再错过,孩子青春期结束、骨骺线闭合,那就再没有生长空间!
了解孩子的生长规律后,就要抓住生长机会。
每3个月为孩子检测身高,正确的测量身高方式是:每天晨起,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测量人。
下图是我国0-18岁孩子的身高百分位表,可以查看一下孩子的身高,处于什么水平。
男生
女生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生下来就要两套年龄,一个是时间年龄,一个是骨龄。而孩子的生长水平,需要根据骨龄来判断!有的孩子骨龄比实际年龄大,有的孩子骨龄比实际年龄小。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晚长,盲目等待。但孩子是不是晚长,不是看年龄,而是看这个骨龄。很多家长就因此错过了孩子最后的生长机会,非常可惜!
一般可以拍X光的医院都可以拍。拍完骨龄片还需要做评估,有些地方是不给做评估的,有需要的家长可以发给我,我为孩子做下评估。
建议3岁的孩子每年测一次骨龄,把它列入正常的体检内容。这样可以及时检测到孩子是否存在生长发育迟缓、骨龄偏大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