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看到一则视频,真的让人又爱又恨,来自幼儿园老师的分享。视频中老师邀请两个孩子做对比:一个是由妈妈带,另一个是由奶奶带。通过对比的方式,真的让大家明白,奶奶带娃“毫无底线”。
妈妈带着的孩子,穿着贴身的秋衣,薄厚适中的加棉卫衣,外加长短合适的外套。可奶奶带着的孩子,明显就是里三层外三层的包裹,就连秋衣都穿了三件。视频下方很多人评论:有网友觉得这是奶奶隔辈亲的表现,很多人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但其实,老师拍摄视频的目的,就是希望呼吁更多老人健康带娃。就拿穿衣服这件事来说,老人是出于对孩子的关心,但却忽略她们的真实所需。现在幼儿园的条件,没有老人想象中那么差,也是全天空调开放。
何况孩子正处于调皮阶段,每天的活动量较大,若是穿着厚重的衣服,不仅会影响他们的日常活动,而且还会影响健康。要知道大量的活动后,孩子难免会出汗,而且穿的越厚,出汗的频率就越高,衣服难免被浸湿,着凉就成了必然。
老人对孩子的关爱毋庸置疑,更是把“隔辈亲”演绎的淋漓尽致。但是他们在育儿方面,还是有很多错误的方式,以爱的名义摧毁着孩子的健康。相信这也并非老人的本意,只是他们的思想没有与时俱进,在育儿这件事上,没有做到遵循科学而已。
凡事都有两面性,老人带娃也是有好有坏。好的是帮助年轻父母节省时间,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坏的是老人有可能越帮越忙,给孩子的健康埋下隐患。所以眼下的重点,就是年轻父母调整心态,跟老人相互商量,争取把所有的育儿陋习都改掉。
陋习一:不让孩子外出玩耍
冬季温度低是事实,但即便如此也不能约束孩子的行动,以“冷”为名义,将他们束缚在家中。秋冬气候干燥,也是传染病的高发期,老人担心孩子着凉生病,担心被传染病盯上。
这样的想法都可以理解,但凡事要有度,宅在家并非好事。尤其是那些连门窗都不让打开的家庭,孩子永远生活在密闭的空间内,身体如何才能好呢?
明确告诉奶奶:正是因为冬季室内干燥,才需要打开门窗透气,保持室内的空气流动,减少细菌。有太阳的时候,要多带孩子到楼下走走,哪怕只是简单的活动筋骨,也能加强体质。何况晒太阳还有杀菌的效果,是冬季保持健康身体的重要来源。
陋习二:晚上盖厚被子
很多孩子睡觉不老实,就算是家里有暖气或空调,奶奶还是会频繁的起夜,多次帮助他们盖被子。这样的行为看似是关爱,实则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需求,他们蹬被子,或许就是因为室内太热了。
而且频繁给孩子盖被子,会影响他们的生物钟,相信老人和孩子的睡眠质量都会受到影响。
明确告诉奶奶:根据室内的温度准备合适的被子,而且睡前可以可以给孩子穿上睡袋,保护好他们的前胸和后背。就算是夜间蹬被子,也无需次次都醒来,确保两个人的睡眠质量。
陋习三:疯狂投喂
都说有种饿,叫做爷爷奶奶觉得你饿。投喂是很多老人的专长,他们觉得秋冬要多吃滋补的东西,这样孩子才能在来年春天长得高。于是,每天都会准备特别丰盛的饭菜,甚至“逼”着孩子吃。
老人是出于好心,可逼着投喂,真的会伤害孩子的肠胃及消化系统。尤其是这些高热量的滋补食物,很可能会成为脂肪堆积在体内,反而影响孩子的长个。因为热量多了来不及代谢,就会成为脂肪,使得孩子慢慢变胖。
明确告诉奶奶:孩子的健康和饮食息息相关,每天的食物要均衡搭配,有蔬菜瓜果,也要有肉类蛋类,这样才能吸收更多营养。而且孩子有自我辨别的能力,吃多少由他们自己决定,老人不能强行替他们决定。
总结
看来老人对孩子的爱,无形间都成了伤害。但是秉着家庭和睦的原则,年轻父母要学会正确对待与老人之间的育儿矛盾,毕竟大家的目标一致,都是希望孩子变得更好。所以看到老人有做的不对的地方,可以态度温和的提出来,督促他们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