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监测产品行业竞争格局及行业壁垒分析

2023-09-15   普华有策

原标题:血糖监测产品行业竞争格局及行业壁垒分析

血糖监测产品行业竞争格局及行业壁垒分析

1、血糖监测产品行业概括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病,现有医疗手段无法完全治愈糖尿病,只能通过药物治疗、饮食控制、运动疗法等加以改善,并辅以监测手段进行管理和控制。血糖监测作为国际糖尿病联盟(IDF)认证的糖尿病防控的重要手段,不仅能够为医生调整治疗策略提供依据,对于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调整生活方式以及降低血糖和晚期并发症发生风险等方面也将发挥重要作用。基于反映的信息频次及使用方法,《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对 5 种常用的血糖检测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其中毛细血管血糖检测既在医疗机构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也使患者可以借助血糖仪实现自我血糖监测(SMBG)。指南中还强调了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的重要性,并对Ⅰ、Ⅱ型糖尿病及采用强化或非强化治疗手段的患者监测血糖水平的频次、时点等操作进行了规范。下表展示了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患者的检测频率:

庞大的糖尿病患者基数催生了血糖监测的市场规模。随着市场教育的进一步完善,未来我国将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血糖监测渗透率以及使用规范度之间的差距。

2、行业竞争格局

目前国内血糖监测设备市场主要分为医院市场和零售市场(OTC 市场)。医院市场中,进口品牌凭借进入市场较早以及品牌、质量优势,占据了领先地位,主要品牌有强生、罗氏、雅培、拜耳等。国内品牌在医院市场中目前占比较低,正处于追赶阶段,主要以三诺生物、鱼跃医疗、北京怡成、艾康生物、博士医生、华益精点等品牌为代表。在零售市场中,国内品牌通过采取低价策略进入由代理商主导的二三线城市个人消费市场,相较于进口品牌在市场份额上处于领先地位,国内品牌主要有三诺生物、鱼跃医疗等,进口品牌罗氏、拜耳、强生等凭借原有医院占有率也有一定零售销量。

3、行业壁垒

(1)技术壁垒

血糖监测产品的研发、生产涉及到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但由于血糖即时检测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稳定的生产技术,所以总体的技术壁垒不高。但由于该市场分为医院市场和零售市场两部分,各部分对成本和技术的要求不同,所以导致血糖监测产品的生产技术正形成分化的趋势。在高端的医院市场,对监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要求日益严苛,外资品牌的技术优势短时间内无法撼动,这一细分市场的技术壁垒相对较高。而在零售市场,考虑到当前血糖监测系统尚未纳入医保行列,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和市场的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生产厂商走低价销售路线,这一细分市场的技术壁垒相对较低。

(2)品牌壁垒

血糖监测产品的准确度直接影响医生及患者对自身病情的判断,准确性高的品牌会的到使用者的信赖。同时,由于血糖仪使用寿命较长的特点,使用者的血糖仪一旦确定,再更换其他品牌的血糖仪可能性较低,对应的血糖试纸的销售亦具有稳定性。另一方面,具有良好品牌效应的厂商越来越重视品牌的塑造,不断加强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通过品牌忠诚来支撑重复消费,这种惯性消费是新进入者很难改变的。因此,领先厂家由优质产品多年来所积累起来的品牌效应,是市场新进入者短期内难以逾越的障碍。

(3)销售渠道壁垒

血糖检测产品的下游需求市场主要包括各级医院、基层医疗服务机构以及终端消费者。与医疗器械其他细分领域类似,销售渠道在保持和扩大产品销量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对于医院等专业性市场,某一品牌产品的销售渠道一旦建立,除遇到政策变化等系统性风险外,其他品牌产品想要切入并取而代之的难度很大。对于家庭和个人的零售市场,不论是传统的药店渠道还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电商渠道,其售后服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产品的品牌形象,优质的售后服务能够增强客户粘性、实现持续销售。此外,企业自身建立强大的销售团队也有助于加强销售渠道的把控并及时抓住更多市场机遇。

(4)市场准入壁垒

医疗器械是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与百姓的健康息息相关,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有严格的市场准入条件。血糖监测产品作为二类医疗器械,生产及产品的许可、认证程序也非常严格。在国内,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与国务院法制办新修订的最新《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已经开始施行,这一条例为医疗器械行业设置了“安全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市场准入难度随之加大。如产品要进入国际市场,特别是目前最大的美国、欧洲市场,还需分别获得 FDA、CE 认证,并需获得 ISO:13485 质量体系认证。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3-2029年血糖检测产品行业市场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项目后评价报告、十四五规划、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PHPOLICY:L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