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双双确诊,1人去世!专家提示:警惕人传人

2023-09-01   家庭医生在线

原标题:母子双双确诊,1人去世!专家提示:警惕人传人

作者 李楠

最近,江苏的一名老人,在干完农活之后,突发疾病被送医,不久后,同样的病征居然再次发生在老人的儿子身上。

在老人病重期间,她的儿子一直在贴身照料母亲起居,然而不久后,儿子居然也倒下,并且出现了发烧、血小板减少等症状。把他送到当地医院就诊,被医生确诊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和老人的病征是一致的,其后老人不治身亡,老人的儿子由于比较年轻、身体抵抗力好,加病毒载量比较低,经过一周治疗后就康复出院

其主治医生表示,去世的这位老人,是因为被蜱虫叮咬后,发现得不及时,送到医院的时候,血小板已经在减少,鼻腔和牙龈都有出血,并且处于意识欠清的状态。

01

蜱虫叮咬也会“人传人”?

这两位母子患得病叫新型布尼亚病毒,又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常备称为也蜱咬热、蜱虫病,顾名思义是蜱虫叮咬导致,在每年4月到10月高发,在青壮年中更多见。

根据北京市疾控的通报,截至2021年,这个病在中国发病数已超过1.8万例,死亡率5.11%

感染了这种病毒之后,一般是会经过1~2周的潜伏期的,然后就会突发急病。这种病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发热(38℃以上),严重者会持续地高热,一般可达到40℃或以上,部分的病例发热过程会超过10天以上

像这对母子的情况,可能是这种病毒出现了“人传人”迹象,不过专家认为虽然“人传人”在一定几率上是存在的,但不需要过于担忧或恐慌会出现流行性感染。只是在某一些极特殊的情况下,比如说接触者自身皮肤破损或黏膜接触到了患者的血液,才有可能出现“人传人”。相比起狂犬病毒可以通过唾液传播,这种仅靠血液传播的蜱虫病其实流行性更低。

02

被蜱虫叮咬后要正确处理

被蜱虫叮咬后,如果处理不及时或者失当,有可能会把蜱虫的口器留在人的皮肤里面,这样就容易感染到病毒。

因此,一旦发现被蜱虫叮咬了,建议立刻就医处理,如果没办法及时到医院,可采用以下方法自行处理:

1、仔细观察被叮咬皮肤,找到蜱头部的区域。一般蜱虫咬人的时候,口部会嵌入到皮肤里,躯干的部分会留在皮肤外面。

2、用镊子等精细的夹子,夹住蜱虫最接近皮肤的那个部分。千万不要夹蜱虫的肚子,也不要尝试用手指去抓蜱虫。

3、用比较均匀的力度把蜱虫缓缓向外拔。注意拉动镊子时要固方向不可以扭动,否则蜱虫的口器就容易被扯断。

4、拔除蜱虫之后,要用酒精或碘伏对伤口进行消毒。如果没有消毒物品,可以用温水和肥皂代替进行清洗,洗的时候要将伤处和手的其他部分同时洗干净。

除了正确的处理方式,在蜱虫病高发的时候,到野外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尽量不要走到草丛深处,不得已到野外,要穿着长袖长裤对皮肤进行保护,尤其是活动力比较强的年轻人和小朋友,一定不可以掉以轻心,因为有可能被蜱虫叮咬自己也未能发现,即使知道如何正确处理,也未必能及时处理。

体内有癌,“睡眠”先知?睡觉时出现3种异常,需警惕!

肠道里长了息肉,身体会亮出“红灯”,别等到中晚期了才发现

尿液黄、有泡泡、气味重?警惕这些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