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军世】二战个参战各国都带来了深重的苦难,更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作为战争的发起者之一,德国在持续的战争中也有着巨大的人员伤亡,尤其是盟军进入反攻阶段后,德军的伤亡快速上升,失去了大量年轻人,到二战后期因为兵力资源枯竭,不得不降低入伍的限制,以获得足够多的兵力,这也让这一代的年轻中,很多都没有熬到战争结束。
二战德军阵亡多少人?一代青年中,40%的人都打没了
相比于同样惨烈的一战,二战德军的伤亡要更多一些,一战中德军付出了约200万阵亡代价,而二战中,阵亡数字则达到了530万,占相当于德军在二战时期1810万总参军人数约29.3%,都在战争中失去了生命,而阵亡数据中,还有些具体数据同样值得关注。
1、德军阵亡中的三分之二,都是苏军干的
德军在战争前期因为准备充分,兵员素质很高,装备齐全,且通过合理地利用闪电战等战术,伤亡并不算高,如波兰战役中,德军的伤亡超过预期,伤亡为3.8万人,其中阵亡了1.8万人,但这个数据对比后期德军与苏联对战时的伤亡相比,就太低了。
如1944年的巴格拉季昂行动中,在240万苏军的进攻中,德军中央集团军群被击溃,参战的103万人中,阵亡和被俘人数多达20万人,比苏军的18万阵亡和失踪还要高,而从1940年9月达到了1943年5月的北非战役中,德军阵亡人数也只有2万1994人,还不及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在巴格拉季昂行动中前三天的损失。
苏联自莫斯科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后,已经稳住了阵线,重新调整、补充了兵力和装备,而德军在这一时期损失了大量经验丰富的精锐老兵,更损失了大量的有生力量,战局开始变得被动,随着苏军开始不断的大规模反攻,德军不断的疲于应对,伤亡也开始不断增加。
在德军的530万阵亡中,有354万余德军都阵亡余苏德战场上,相当于德军阵亡总数的三分之二,这与苏德之间不断发生的大规模战役,德军将大部分的主力部队,总兵力的60%都突入到了与苏军作战有关,仅莫斯科战役中德军出动兵力就达到了180万人,伤亡则达到了50万,苏德之间的大规模战争从1941年德军入侵开始,一直持续到1945年苏军打下柏林,在不断的大量兵力和装甲兵器等地面装备的战斗中,人员伤亡一直很大。
2、1945年1-4月,德军日均阵亡1万人
随着苏军反击得更加猛烈,以及盟军在法国登陆,德军在二战的后半段伤亡急剧上升,1944年,有123万德军阵亡于东线的苏德战场上,约有40万德军阵亡于西线,1945年,有80万德军阵亡于东线的苏德战场上,约有74万德军阵亡于西线。
以单次战役来说,苏军在1944年6-8月发动的夏季攻势、1945年1-3月的冬季攻势,以及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1942年12月-1943年2月,仅仅是这9个月时左右的时间,德军在东线阵亡总人数的一半“名额”就已经被“消耗”了。
同时,德军在二战中的最后12个月中的阵亡,占二战德军总阵亡人数的一半,其中大部分都发生于东线余苏军的战场上,到了1945年的1-4月中,已经被攻入本土的德军,此时仍在集中主力对付苏军,着一段时期的德军日均阵亡人数已经高达1万。
3、二战德国陆军阵亡人数占了绝大多数
二战德陆军阵亡人数达到了420万,空军阵亡为43万,海军阵亡为13万,D卫队阵亡约31万,另有其他阵亡23万多人,二战中,德国陆军阵亡人数更多,约占二战德军总阵亡的五分之四,这本身与德军以陆军为主有关,陆军的兵力规模也远高于空军和海军,德国陆军阵亡率为30.9%,D卫队阵亡率为34.86%。
4、当时20-25岁的德国年轻人,40%没活到战争结束
在二战中,德军多数时期的主力都是年龄符合的年轻人,也就意味着大量年轻人在战争中丧命,其中1919-1920出生的德国年轻人,是这一代德国人中损失最为惨重的,这批二战中约20-25岁的德国年轻人,死亡率高达40%,如果将出生时间范围扩大到1900-1928,死亡率依然高达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