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六十四型MBTI性格测试后你主要有两个疑问:第一、六十四型与十六型的对应关系;第二、你的真实性格是什么类型。
我在专业版的六十四型MBTI介绍中的第一句话是:六十四型MBTI是对十六型MBTI的细化和升级,它与十六型MBTI有对应关系,当初我停了一下,考虑要不要把“形式”这两个字加进去,若加进去之后就变成了“它与十六型MBTI有形式上的对应关系”,我突然感到必须要把“形式”两个字去掉,因为“形式”二字添加进去,会让看测试报告的当事人出现认知方面的困难,会引发很多新的问题,若把“形式”二字去掉,了解十六型MBTI的当事人至少可通过已知的吸收未知的,这是人类的大脑在获取知识方面所遵循的规律。若未知不是通过已知做铺垫,未知的新知识可能对人类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它违背了大脑获取信息的规律。当我把“形式”二字去掉的时候,我意识到只剩下一个问题了,如何向当事人澄清六十四型与十六型在内容方面是完全不同的。
你在六十四型MBTI性格测试中是NT(E)、SF、NT(J),主导SF、次级NT、抗压NT,你问我,“前后两个N T后面的括号是什么意思啊,都是NT,但括号里内容还不一样;我那个表格就没看懂。”第一个NT括号内是E,第二个NT括号内是J。如果我不在括号内保留E和J,那么你可能更是一头雾水,我之所以在括号内保留E和J,是便于您通过十六型的知识了解六十四型,我在很多文章中提到过,E是外向,外向是快节奏,不能说外向是慢节奏,如果是慢节奏,就是内向,也就是I。
荣格在1921年提出了类型理论,他把人分为内向和外向,后来有人以I代表内向、以E代表外向,实际上荣格说的是心理类型理论,类型是指内向和外向,心理是指感觉、直觉、思考、情感。后来有人以S代表感觉、N代表直觉、T代表思考、F代表情感。S是指获取信息慢节奏,因为S是感觉,N是指获取信息快节奏,因为N是直觉。我突然意识到E和I是多余的,因为E等于N,I等于S,在小红书发布的一篇文章《E和I是中国人认知提升的最大障碍》详细地说明了这一点。实际上,外向的E可拆解成外向的NT和外向的NF,如果说SF是你的初始性格,也就是说主导性格,E栏拆解的NT是你的次级性格,是异性家长主导性格的遗传。主导性格SF是你自然状态下的性格表现,是人际过程导向,次级性格NT是你适应状态下的性格表现,是任务结果导向。人际过程的环境可激活你主导性格的潜能,任务结果环境可激活你次级性格的潜能,主次性格的切换是潜意识的,了解这种切换机制的规律,有利于我们在意识层面弄清楚自己是什么性格。
J和P是荣格之后的人补充上去的,有了J和P,十六型MBTI就诞生了,J是判断,按照六十四型的解释,是指生活方式井井有条或者是系统的生活方式,判断的J可拆解成NT和ST,因为判断就是思考的T,J等于T。NT是你的抗压性格,是你同性家长主导性格的遗传,是你在压力状态下的性格表现,如果说主次性格的切换是潜意识的,抗压性格与主次性格之间的切换同样是潜意识的。今天我在小红书发布了一篇文章《E、I、J、P——你啊皆屁》,文章的大意是拉黑E、I、J、P,我们就可以弄清楚自己的真实性格。
六十四型MBTI立足于内求,识别受测人的真实性格,基于人的性格是自己的初始性格和父母主导性格的遗传,受测人的性格是稳定的,不可能像十六型MBTI在检测受测人的性格时是不稳定的,通过内求弄清了自己的性格,再根据自己的性格外求,比如,匹配高效的人际关系、匹配职业即可变成现实。
的确,我在小红书发布文章时基本上都是以四个英文字母作为标题,如果我以六个英文字母作为标题,可能会影响网友了解六十四型MBTI这个新系统,因为大家对十六型MBTI更熟悉。基于六十四型对性格的认知理念和检测方法与十六型完全不同,它们在内容上没有对应关系,也就是说,六十四型的四个英文字母不能还原成十六型的四个英文字母,不能通过十六型的标准来理解六十四型。
你不确定自己是内向还是外向,在十六型MBTI中是以I说明内向、E说明外向,在六十四型MBTI中是以S说明内向、N说明外向,你的主导性格SF是内向,次级性格NT是外向,抗压性格NT是外向。你为何知道对方是什么人,这是基于你的主导性格SF有洞察力,你的次级性格NT能抓重点;你为何与人相处界限感非常强,这是基于你的主导性格SF是内向,你的次级性格NT能控制局面,内向的SF有边界感,强势的NT有底线;你为何知道他们要什么不违反原则的话就给他们,这是基于你的主导性格SF有利他倾向,你的次级性格NT有大原则;你为何不伤害人,这是基于你主导性格SF天性善良、与人为善;你为何不太在意关系,可能是合作不能增效,若合作能增效,你是在意关系的。
SF有三个进阶层次,亲和力、善解人意、善于合作,你可以善解人意,可能你觉得待人真诚,他人不够真诚,所以合作没办法进行。六十四型认为,充分挖掘性格潜能,需优先发展主导性格的潜能,次级性格和抗压性格才能成为主导性格的辅助。至于你在人际关系方面不主动,这是基于你主导的SF是内向,是被动社交型,相对于主动社交、话多,你更倾向于倾听、话少。你说自己薄情,我有不同的看法,不一定对,我觉得你一点都不薄情,首先你懂得感恩,其次,你不损人利己,第三、你帮别人出主意,会让主动找你的人走出人生低谷。你怎么会薄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