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元帅唯一的儿子,当了一辈子火车司机,死后10天朱德才知道

2024-10-18     无风却起念

提起朱德元帅,我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一位叱咤风云的革命领袖。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位伟人的儿子朱琦,一生过得平平淡淡,当了一辈子火车司机。更让人唏嘘的是,朱德直到儿子去世10天后才得知这个消息。

朱琦,原名朱保柱,是朱德与第二任妻子萧菊芳所生。1916年,他出生在四川泸州,朱德为他取名“保柱”,希望他成为家中的顶梁柱。可惜,命运对这个孩子并不仁慈。

生母萧菊芳去世时,他才不满三岁,而父亲朱德为了革命事业常年奔波,无法照顾年幼的儿子。朱琦的童年,在泸州由朱德的第三任妻子陈玉珍抚养长大。

由于朱德长期投身革命,朱琦自小就与父亲分离。直到21岁时,他才在周恩来的帮助下与父亲重逢。那是一个特殊的时刻,朱琦当时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机缘巧合之下,被带到延安,见到了久别的父亲朱德。

这一相见,让朱德倍感欣慰,但也深感愧疚。为了弥补对儿子的亏欠,朱德将朱琦送到了中央党校学习,希望他能够在革命队伍中成长。

然而,战争的残酷打断了朱琦平静的学习生活。在抗日战争的前线,朱琦作为抗战干部英勇作战,却在一次战斗中负重伤,导致终生无法正常行走。

尽管如此,朱德并没有为儿子寻求特殊照顾。他反复叮嘱朱琦,必须服从党的安排,不要因为自己是总司令的儿子而搞特殊化。

随着身体的伤残,朱琦转岗到后方工作。他没有选择舒适的岗位,而是主动要求调往石家庄铁路局,成为一名普通工人。

这是一次新的挑战,朱琦从零开始学技术,先当铁路练习生,随后当上了火车司炉,几年后成为一名正式的火车司机。在这期间,他严格按照父亲的要求,低调做人,从未向身边的同事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

朱琦的人生历程中充满了不为人知的艰辛。文革期间,他受到严重冲击,被下放到天津附近的一个小车站做仓库保管员。在这段时间,朱琦的身体状况急剧恶化,病痛与精神上的压力让他的生命逐渐走向衰竭。

1974年6月10日,朱琦病逝,享年仅50余岁。他的妻子赵立平遵从他的遗愿,决定暂时隐瞒这个消息,不让年迈的朱德知晓。

朱琦生前曾对妻子说:“父亲年事已高,我不希望他因为我的去世而悲伤过度。”于是,赵立平只对朱德说朱琦“正在抢救”。朱德每天都关心儿子的病情,但他始终没有意识到,儿子已经离开了他。

直到朱琦去世的第十天,追悼会和后事全部处理完毕,朱德才察觉事情不对,再三询问下,康克清和赵立平才不得不告诉他这个残酷的事实。

听到这个消息,朱德久久不能平复,他哽咽着说:“你们这样做不对啊,他是我儿,应该让我见见他!” 这句话饱含着一个父亲失去儿子的无尽悲痛。

朱德这一生为革命奔波,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了全部心血,但对家庭和儿子的照顾却始终抱有愧疚之情。

他唯一的儿子朱琦选择了低调、隐忍的生活,哪怕是身为总司令的儿子,依然坚守着平凡的岗位。朱琦的故事,是那个时代无数革命者家庭的缩影,也是一个父亲和儿子之间深沉的亲情纽带。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274bf1fde615a7452043bc7d2f69cb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