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淘妈
很多家长应该都知道,想要孩子健康发育的话,除了补充必需的营养,充足、高质量的睡眠也是必不可少的。孩子睡不好的话,会影响体能、身高、免疫力等。所以说,家长平时要多关注孩子的睡眠问题。像以下这几个睡眠误区,尽量避开,别坑娃。
误区一:错误的哄睡方式
不少家长会采用抱睡、奶睡、摇睡等方式去哄孩子入睡,这些方法确实比较容易哄着,但是潜在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如果是抱睡的话,往往都是落地醒,家人可能要等到孩子进入深度睡眠状态才能放下。这样不仅家人累,还会让孩子养成不好的睡眠习惯。
如果是奶睡的话,一般都是孩子睡着之后也要含着奶。一旦离开奶,孩子就会醒来。而且半夜孩子醒来的话,也要吃着奶才会继续入睡,这样就不利于培养孩子自主接觉的能力。同时孩子不停含着奶,吮吸乳汁,嘴里就会长期处于有乳汁的状态。对于正在长牙的孩子来讲,容易导致龋齿。
如果是摇睡的话,也会让孩子养成不好的入睡习惯。而且孩子被摇着之后,在放下的时候也容易醒来,家长还要继续哄。
误区二:晚睡
淘妈身边有不少晚睡的孩子,每天晚上11、12点,还丝毫没有睡意。家长也不在意,觉得只要孩子睡觉的时间够就可以了。孩子想要发育的好,光有充足的睡眠时间是不够的。要知道,孩子晚上在睡眠状态下,内分泌系统释放的生长激素是白天的3倍。而且生长激素一般都是在入睡后的1小时候慢慢进入高峰期,而这个时间段是晚上11点到凌晨1点。所以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规律的作息,可以白天少睡会儿,让孩子晚上早点睡。
误区三:开着灯睡
淘淘小的时候晚上就要开着灯睡,后来慢慢帮他戒掉了。如果房间里光照太强的话,孩子就会变得很兴奋,难以入睡。另外,孩子的视神经系统还在发育中,如果睡觉的时候开着灯,就会影响孩子对昼夜的区分。最终容易导致孩子睡眠时间缩短,从而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发育。有这种习惯的孩子,家长要慢慢纠正了。
误区四:过早趴睡
我们说孩子小的时候多趴趴,对发育有好处。但是睡觉的时候就不要让孩子趴着睡了,这是一种很危险的睡姿,尤其是还不会翻身的孩子。因为孩子还小,趴睡很容易窒息,还可能导致猝死。家人平时要多关注孩子的睡姿,如果趴着睡了,及时帮助孩子调整过来。
误区五:一有动静就回应
淘妈在带孩子的过程中就犯过这样的错,在孩子睡觉的时候,只要有一点动静就安抚孩子,或者是和孩子说话。其实孩子睡觉的时候会由深度睡眠到浅度睡眠再到深度睡眠不断变化,可能当孩子进入浅度睡眠的时候就会有翻身、哼唧的表现。但是这个时候妈妈也不要立马就去安抚孩子,一般来讲,孩子是可以进行自我安抚的。也就是说,你不用理,孩子过会儿就又睡着了。反而妈妈反应过度的话,就会影响到孩子的正常睡眠。当然了,如果孩子是明显的哭闹,妈妈就要干预了。
误区六:睡觉打呼意味着睡得香
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我们总觉得如果睡觉打呼的话,说明睡得很香。其实不是这样的。如果孩子只是偶尔睡觉打呼,那家长可以不用理会。但是如果经常这样的话,就需要引起注意了。因为如果孩子有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的情况,睡觉就会打呼。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就该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了。
淘妈说:看似简单的睡觉,其实也有很多学问。如果家长陷入以上这些误区,往往是自己受累,还不利于孩子的发育。所以家人从小就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这样大人轻松,孩子也会长得更好。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3s-5WXQBURTf-Dn5Dl_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