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楠
最近,家医君在后台收到这样一条留言:我最近睡觉时经常出现身体猛然一抖,然后惊醒的情况。昨天还梦到自己在高处踩空,吓得在梦里尖叫,把我妈都吓醒了。这不会是什么大病的先兆吧?
大家是不是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在睡梦中,
突然身体像抽搐般的一抖,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针对这一现象,
网络上有五花八门的解释,
有人说是脑部中枢在试探死亡,
有人说是因为身体正在长高
……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实际上,这种生理现象在临床是有学名的,叫做临睡肌抽跃症(又名:睡眠痉挛)。它是在非快速眼动睡眠的第一阶段睡眠开始时发生的身体肌肉的突然、无意识、非重复性收缩。
这现象在睡眠过程中相当常见,根据美国睡眠协会的调研数据显示,约七成的人在一生中至少经历一次入睡抽动,其中一成的人几乎每日都在经历。入睡抽动通常只持续一段较短的时间,可造成人们短暂的醒来或影响睡眠质量,但一般情况不会对健康产生长期不良影响。
01
警惕!3个原因可能引起“入睡抽动”
虽然大多数的入睡抽动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不会对身体造成消极影响。但如果抽动发生过于频繁,还需警惕可能与这些不良因素有关。
1.身体过劳
平日工作压力大、加班熬夜、焦虑抑郁等都可导致人的精神长期处于紧绷状态。这种情况下,入睡抽动会频繁发生,人们应注意调节作息、消除不良情绪。
2.身体缺钙
钙是神经肌肉传导和正常肌肉收缩所必需的重要矿物质元素。缺乏钙质可能导致神经肌肉系统的不稳定及异常活动,进而诱发入睡抽动。此时,人们应该注意钙摄入,平日多晒晒太阳。
3.脑部病变
帕金森病、脑干病变、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等疾病,都可能影响神经递质的正常释放及传递,引发入睡抽动。因此,如果高频的入睡抽动,伴随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可能是脑部病变的信号,人们一定要引起重视。
02
怎么减少“入睡抽动”,
提高日常睡眠质量?
入睡抽动容易让人猛然惊醒并难以再度入睡,这里家医君给大家总结了4个办法,助力减少抽动,提高日常睡眠质量!
1、晚间减少刺激性食物摄入:人们在夜晚应避免饮食咖啡、浓茶、巧克力、可乐等含咖啡因的食物,减少对神经的刺激。
2、规律作息,学会释放压力:避免经常性熬夜、日夜颠倒等不良作息习惯,同时学会如何释放压力、管控情绪,这样有利于睡眠质量的提升。
3、适时运动:适度的运动锻炼能够帮助放松紧绷的肌肉,降低入睡抽动的发生概率。不过注意,运动不宜过度激烈,像瑜伽、八段锦等柔和动作的运动比较适宜。
4、节律呼吸:当抑郁焦虑或压力过大时,人们的呼吸节律会变得紊乱,这是不利于优质睡眠的。此时,人们可以尝试调节呼吸,慢慢稳定情绪。
男子用嘴帮女友吸伤口,确诊三级暴露!
别吃太清淡?181个国家研究:吃得越咸,寿命或越长?答案来了
寿命长短,看脸就知道?寿命长的人,一般会有5个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