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之上
——云南两地游日记之一
文/石清华
十二月十九日,星期二。
昆明晴,无风,4至19摄氏度。
九点半的飞机,五点多钟起床,热一热现成的饭菜,与李爷爷喝二两酒、早餐。六点四十分,儿媳妇小芳与孙子小石头、李爷爷、田奶奶打的,我、白云与儿子大石头开车,经四十分钟,三十千米左右到达天河机场。
儿子、儿媳妇带着小石头,双方的父母浩浩荡荡去云南旅游,很有气势、很幸福。
八点十分到49号登机口,绕候机亭大半圈,南东北三面是空旷的乡村,极少四层以上的楼房。北面好像是稻田,西面是三、四层的房子,机场周边的建筑物定然是严格管控的。
八点五十分开始进行严格的安检,然后登上南方航空公司CZ8551号航班,飞机尾翼上航空公司的标志明显:喇叭状的红色花朵正在绽放。预告飞行两小时十五分到达昆明。
飞机在跑道上行驶、加速到起飞,花了约十分钟,九点半离地升空。很快,乡村的房屋、田野已在脚下。只见农家房顶、小山丘之间的青烟慢慢向上升起,逐渐变大。睁大眼睛想看个清楚,却怎么也看不清楚,而且云彩已经覆盖了整个大地。
大约几分钟吧,已斜靠在座椅上进入了梦乡。空姐轻声柔和地叫醒了我:免费送来吃的喝的。才十点十三分,最多睡了三十分钟,已经够了,想再睡会儿,飞机发动机的“嗡嗡”声总是徘徊于耳边,无法入睡。那就干脆稍稍靠近窗口,看飞机下的云彩。
也许小睡了三十分钟,显得精力充沛,目不转睛地看望了五十分钟也没有倦意。在这段时间里,飞机左边一直是白色的云,云的边缘似乎是一条不宽的青色河流。我怀疑飞机是不是一直沿着河谷在飞行。求问空姐,她说不是河,那就是云。河的另一边,是大片大片的白云夹杂些许青云向河边倾斜,而上翘的一方愈来愈高,直到望不见。我担心随着倾角的加大,厚重的云会垮塌在河中。望望右边,也和左边相似,左右两边呈一个V形的槽,飞机便在这槽中飞速地向前飘。
粗看满天皆是白云裹携少许青云,细看会发现白云也有深浅不同:有的是灰白的,有的是一般白色,有的是雪白的。形状以条状、块状、絮状的居多,其它的什么形状都有,而且瞬息万变,你的精心描摹也只是刹那间的状态。整体看飞机前后左右的白云,就像正在向两边攀升的辽阔雪原:恬静、自然、纯洁。
十一点四十五分飞机降落,缓缓靠上停机位。下飞机、乘有轨电车、取行李,打的到彩云里酒店已经下午一点半。用童车推着小石头,一边观看闹市,与武汉的街市相比,显得不怎么热闹,一边徐徐向前,专门去吃野生菌火锅。
过省第一人民医院行一段路,即到了后火锅店。店铺不大不小,中等模样,说是祖传专做八种野菌乌鸡汤的门店。
上到二楼,接待员热情招呼、详细介绍:吃野生菌中毒不可能。野生菌有的是有毒,有的有轻微的毒。但我们店的野生菌,是有丰富经验的师傅采摘、有专人洗切、吃时有专人指导的,完全能保证每一位客人的安全。如果因吃我们店里的野生菌中毒,店主会负责到底。
说得这么肯切,还信誓旦旦地说负责,应该是安全的,也许野生菌本身就没有问题。小芳拍板:吃吧。
很快,辅菜上齐,一个大大的火锅架在桌子中央,大半锅清汤,满满一大盘各种野生菌、估计一斤多的乌鸡块摆在火锅边。一个小伙子点燃火锅,站在桌旁不走了,强调他没说可吃时客人连筷子也不能沾一点汤。否则出了问题店里不负责。虽然觉得店里有点故弄玄虚,但也不敢不听小伙子的话。
当汤沸腾时,小伙子将菌子下锅,再沸腾时下乌鸡块,又沸腾时煮二十分钟即可吃了。说是高温烹煮二十分钟后,能够把野生菌中某些微毒元素转化为鲜美的物质,更安全。小伙子拿出手表,既看着手表,又盯着我们。
“可以吃了。”
我首先吃了一块乌鸡肉、一个菌子:“好吃。”
小伙子随即拿来一个小杯子,在火锅里舀了一点汤,写上客人的姓名,电话号码备查,以示负责。不论真假,能一丝不苟地去做,肯定能赢得顾客,自然会生意红火。
乌鸡肉细嫩,肉丝没有从前吃的那么粗、那么长,咀嚼入口余味仍在。各种野生菌嚼劲有别:有的脆、有的软、有的绵长。最好喝的是汤,白色、清淡、不油腻。喝上一勺,馨香满口,喝上一碗,仍觉不够。这才相信店里的广告:八种野菌乌鸡汤,每次都把汤喝光。
五百八十八元,价格是有点贵,却是我至今喝到的最美味的汤。
酒足饭饱,已经是下午三点钟。仍然用童车推着小石头,一行七人逛老街,踏着磨去了一层皮的石板路去游翠湖。
翠湖公园位于昆明城五华山西麓,占地二十二公顷,被称为昆明城的“绿宝石”。从牌坊似的西门步入园里,绕西向南、东、北,花四十分钟转了一圈,回到原点,并无什么特别之处。如与武汉市的东湖公园相比,则是九牛一毛。西东南湖水很浅,可能三十至五十厘米,湖水清澈见底。游客喂食海鸥的残渣点点滴滴、历历可数。回到湖中间的大道,与孙子他们会合,看孙子向湖面飞来飞去的红嘴鸥投饵料。红嘴黑尾灰背的白色海鸥,争相扑向众多的喂食者,应接不暇。吃到美味后,不忘“鸥鸥”地叫几声,大约是以示谢意吧。人鸟嬉戏,也许是朋友间的游乐,其乐无穷。转到湖中小岛,才是园中精华。人文宣传栏,明白无误:园内水光潋滟、杨柳低垂、鲜花常开,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景色宜人。
公园西侧有云南讲武堂遗址,脑海里便放映着讨袁护国、驼峰航线、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蔡锷、唐继尧、李烈钧、朱德、叶剑英、李宗仁、白祟禧、聂耳、熊庆来,一个个响亮的名字,震耳发馈。他们铭刻着华夏子孙的辛酸、奋斗、自强,无不与中华民族近百年的历史紧密相联。
醒目的标语:一池翠湖水,半部云南史。岂止是云南,美丽的蓝色星球也有它重重的一笔。
【作者简介】石清华(男),退休教师。出身卑微,有幸长成,但岁月蹉跎,一事无成,只好勤奋干事,踏实做人。胸无大志,交游平民,酸甜苦辣,离合悲欢,渗透于心。然盼其觉醒,努力上进。替己谋福利,为国尽忠诚。畅叙平民事,共享人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