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中的宋仁宗的感情线很丰富,但身为官家,他的感情并不能做到完全自主。都说天家拥有后宫三千佳丽,但这后宫众女子又有多少能得宋仁宗真心所属。
只看陈熙春,这个商贾之女,可以与宋仁宗产生感情纠葛,还能以完璧之身出宫,难道宋仁宗就对她就一点爱意都没有?
陈熙春为太妃所收养,本就为了仁宗的妃嫔之位而来,但她又与宫内其他女子大不相同,从小随着商人父亲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远不是闭门不出的所谓大家闺秀可以比较。
正因为她具有这样其他女子所没有的品质,让她在后宫中显得格外特殊,初见时就为仁宗所喜欢,可以说,她才是仁宗真正喜欢的第一人,也可以说她就是仁宗的初恋。
1、陈熙春出身商贾之家,群臣反对
士农工商是古时候阶层划分的标准,历朝历代商人的地位都很低微,虽然宋朝相对开明,但也是执行的重农轻商的政策,商人虽然没有被歧视,但也没有超出常人的地位。
陈熙春的出身在满朝文武看来是低微的,群臣在立后的标准上要求的是德才兼备,很显然,陈熙春过不了仁宗臣属这一关。
宋朝的朝堂制度并不是君王的一言堂,而是"君臣共治天下",仁宗在立后这件事上也不得不去参详臣属的意见。
2、陈熙春的性格不适合后位
陈熙春直率坦白的性格是她最大的硬伤。
首先,后宫不得干政是一种传统,陈熙春的直率性格难免会在仁宗面前说出一些对事物的看法,这种"枕头风"会是另一种方式的干政。
其次,皇后需要的是"母仪天下",陈熙春姿容上没有问题,但她幼年时游历天下的经历,早已打开了她的眼界,以她不喜约束的性格,会不会随时配合仁宗或朝堂做些"表面文章"的行礼数规定的国母之道还未可知。
再次,后宫的主要职责是安宁,为后者,一要有制衡的手段,二要会权衡,不说要成为一个"阴谋家",至少不能被别的嫔妃戏耍,这一点,在陈熙春崇尚自由自在的性格身上,并没有看到这方面的潜质。
3、正因为仁宗爱她,所以放她离开,给了她自由
仁宗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皇后?
这个皇后必须是既适合留在宫中,又能忍受在宫中枯燥的生活一辈子的女子。
把陈熙春立为嫔妃是仁宗所不愿意的,而后宫就如同一个牢笼,既然给不了陈熙春最好的,仁宗宁愿让她过她想要的生活。
他不希望把陈熙春留在宫中,不希望陈熙春过上和自己一样的不自由的生活。
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说,就算仁宗真的爱陈熙春,陈熙春也确实不适合做皇后。群臣会因为陈熙春的出身进行抵制,陈熙春的性格特质也不是当皇后的料,仁宗需要的是一个耐得住寂寞的女子长居宫中。
如此,仁宗对陈熙春的爱也只能做到放她出宫这个手段上了。而本着对自己心爱的女子负责任的态度,仁宗在宫中时并没有采取手段招陈熙春侍寝,让陈熙春以完璧之身出宫。
仁宗的爱体现在了成全,体现在了放手,这虽然是一种无奈,但对两人来说,也是一种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