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雪糕:它明明可以抢钱,却给了一支雪糕
夏天来了,给喜欢吃雪糕的小伙伴们一个人生建议: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早看到这条建议。
前段时间,小编去便利店买雪糕。
面对冰柜里花里胡哨的雪糕,我机智地避开了钟薛高、明治、梦龙等昂贵的雪糕,自信满满地掏出一支平平无奇的雪糕。
拿去结账一看,哦豁,20块。
雪糕还没吃,但心已经比雪糕还冷了。
那支雪糕的味道,我已经忘却,但是我记得我的泪是咸的。
它明明那么普通,却能贵得那么离谱。
它明明可以抢钱,却给了你一支雪糕。
How dare u???
一根雪糕价格顶一顿饭,本来买支雪糕想降降火,结果越想越来火。
在微博上搜索“雪糕”或者点开#不认识的雪糕不要轻易拿#的话题,你将会同样套路被坑的众多消费者。
原来不是我一个人心在滴血,心理好像平衡了一些(并没有)。
这些天价雪糕潜伏在便利店的冰柜中,随时准备给那些随手一拿就结账的人一个迎头痛击。
这一刻,它们仿佛不是冰棍,而是来取我命的杀手。
而且,现在店家套路要多深有多深,冰柜的雪糕,要么一个价格都没标,要么价格看都看不清。
碰到没有标价的冰柜,开柜如同玩扫雷,惊险又刺激。
只有在最后“滴”的那一下,才能揭晓自己是不是冤大头。
而碰到有标价的冰柜,找价格如同玩连连看,愣是要在密密麻麻的价格找半天。有这时间,雪糕都吃完了。
别问我们结账的时候问什么不拒绝......本脸皮薄的社恐,真的说不出口。
贫穷使我社牛,今年夏天的人生目标:
碰到天价雪糕,对收银员勇敢说出“我不要了”。
虽然十几年过去了,不能要求雪糕价格跟以前一模一样,涨个一两块都能接受。
但是雪糕市场直接就进入到买不起的时代了。
但凡看到新奇的造型、美丽的包装,奇怪的联动,以及“进口”“精选材料”,这些雪糕就没有低于10元以下的。
感谢各大雪糕的pua,以前觉得可爱多太贵吃不起,而现在只敢买可爱多。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雪糕不再是大家的随手买一根的消暑利器,反而成了大家拍照打卡晒出来的网红“奢侈品”。
只要将人造奶油变成天然奶油,代可可脂换成巧克力,奶粉变成牛乳,再加上什么意大利日本进口,精选榛子等等高贵字眼,普通雪糕就可以进化成雪·钮祜禄·糕。
再通过108式的营销,疯狂投放广告,这些网红雪糕们让消费者产生一种“没吃过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的心理。
曾几何时,我也想体验一把网红雪糕的快乐,忍痛买了一只,差点把我腻上天。
我买的不是快乐,是智商税。
有人可能会说,贵的品牌有贵的道理,原料什么的都很贵。
确实是这样,高价雪糕如果真材实料或者经典好吃,自然会受到大家的吹捧。
但是有些雪糕,它真就是“智商税”。
曾经钟薛高就被爆出来虚假宣传,“不加一滴水”是假的,吐鲁番特级红提是假的,昂贵的价格是真的。
你不该叫钟薛高,你应该叫冤钟雪糕。
还有曾经火遍全网的双黄蛋和椰子灰雪糕,都被抽出大肠杆菌超标。
这下雪糕不是冤种,而我是。
事实证明,雪糕价格高不一定代表是最好最健康的,但营销广告一定最牛的。
现在的网红雪糕似乎就是在走网红茶饮的一个套路,让大家跟风购买。
但当这阵风过去后,消费者逐渐回归理智,谁还会为那些品质和价格不符的网红雪糕买单?
相较于五花八门的造型和营销,雪糕的口味和品质才是品牌长久发展的关键。
现在的消费者也不傻,如果产品不能对接消费者需求,再高端的雪糕都会如昙花一现。
而那些踏踏实实追求品质的老品牌,反倒会成为大家心目中的神话。
不知道是谁让这些不知名的天价雪糕闯入平民的生活中的。
所以请超过十块钱的雪糕滚出我的世界OK?
(此观点仅代表小编个人看法,跟吴京没有关系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