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人千万别碰!女子吃完心跳骤停,医生紧急提醒

2023-06-12     嗨南宁

原标题:广西人千万别碰!女子吃完心跳骤停,医生紧急提醒

扩散!周知!

“这次还好有惊无险

出院后我一定带头宣传

免得大家跟我一样到ICU里走一遭”

宁波的张女士怎么都没想到

一盆海螺让她遭了不少罪……

女子吃了两大捧这种螺 心脏骤停

张女士今年51岁

从事海边养殖行业

经常能接触到各种海螺

4日早上

张女士从塘中捞起大量海螺

煮着吃了

织纹螺(示意图)

“我之前也吃过几颗

没出什么事儿

所以这次就多捞了些”

张女士回忆道

因海螺味道鲜美

两大捧海螺

一会儿就被她一个人吃完了

没想到

吃完1小时后

她就出现了恶心呕吐的症状

口部周围以及舌部逐渐麻木

家里人见状

急忙将她送到医院

得知张女士食用过自行捞捕的海螺

结合其症状考虑为中毒

急诊科医生立即启动急诊洗胃操作

以减少毒素吸收

在洗胃过程中

张女士出现血氧饱和度急速下降

随后还出现了心脏骤停

医护人员赶紧进行抢救

经过9分钟的心肺复苏后

张女士转入了ICU病房进一步治疗

一颗割香螺 就可能致人于死地

在ICU治疗期间

根据患者家属提供照片

医生明确了张女士食用的是 割香螺

“割香螺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毒素

是麻痹性贝类毒素

类似于河豚鱼毒素

加热、盐腌、暴晒等加工方式

均无法将毒性破坏分解

一颗小小的割香螺就可能致人于死地”

患者家属提供的割香螺照片

浙江省宁海县第一医院ICU陈启江主任介绍

该毒素没有特效解毒药

中毒者主要呈神经性麻痹症状

死亡率较高

经过数小时的抢救

张女士的症状得到了改善

目前已经完全清醒

准备转入普通病房

吃螺要注意辨别 误食要及时就医

造成张女士中毒的割香螺

也叫织纹螺、海丝螺或白螺

目前市场上是禁止售卖的

已有多起因售卖割香螺被判刑案例

但由于其味道鲜美

仍有不少市民铤而走险

由于是自家海塘里捞的

加上之前少量食用并未出事

所以张女士心存侥幸

陈启江提醒

每年都有

因食用割香螺引发生命危险的患者

一旦发生误食,一定要及时就医

越早治疗,抢救成功率越高

图源:台州市场监管

其实

每年夏季

都是织纹螺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

据了解

织纹螺主要分布于

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

螺身细长,形似圆锥体

尾部较尖且细长

大小如“指甲盖”一般

整体长1厘米左右、宽0.5厘米左右

螺肉呈淡黄色

其所含有的河豚毒素

大约0.5毫克就会致人死亡

并且

靠家庭加热烹调

不但不会起到“去毒”的作用

反而还会增加中毒风险

每年的4-9月是织纹螺的旺汛期

也是织纹螺毒性最强的时期

如果误食织纹螺后发生中毒

早期的表征是舌头、口唇

以及指尖发麻、眼睑下垂

接下来很快会出现恶心呕吐、胃部不适、

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更严重者会出现言语不清、

瘫痪、声嘶、呼吸困难、神志不清、窒息

甚至死亡(呼吸和循环系统衰竭)

一旦误食,出现中毒症状

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最好能带上“肇事螺”

以便医生尽快确认致病毒素

织纹螺中毒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

最长为4个小时

目前无特效治疗解毒药物

死亡率极高

医院急救处理以催吐导泻

洗胃、利尿排毒等措施为主

以减少有毒物质的吸收

并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等

对于织纹螺中毒问题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特效的治疗解毒药物

早在2012年

国家原卫生部2012年公告

(2012年第13号)中就明令要求

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

加工和销售织纹螺

消费者若发现市场中有人售卖织纹螺

应当及时拨打12315

或12345进行投诉举报

每年端午前后

是这种螺生长成熟的时候

小小的织纹螺

却有这样大的毒性

平常一定要提高警惕

避免误食!

-end-

x

中老年人老板说了,如果友仔友女们喜欢嗨仔的文章,请高抬贵手点击一下右下角页面的大拇指和“在看”,每增加一个点zan数和“在看”数,我们公司的小编就集体加工资5毛钱耶~

#猜你还喜欢#

点我看: 过雨荷花满院香!南宁将展出60000余株水生花卉!怕晒?还有沉浸式灯光夜游~

点我看: 南宁市发布道路停车位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标准听证会第2号公告

点我看: 9.9元打卡南宁周边森林康养度假中心!一站式野奢度假!恒温游泳、空中漂流、森林木屋......

三网手机特价话费

优酷、爱奇艺、网易云、腾讯音乐

腾讯视频、喜马拉雅、电影票、

饿了么等超惠vip年卡会员

即可浏览产品详情

(广告

轻奢小样特购

轻奢特购,花小钱,享大牌,保正品!

(广告

(广告

评论数和点赞数和嗨仔的考核挂钩

拜托大家动动手指

小友仔谢谢大家哦~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df51bcbb004008eec1aa72c3c407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