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新疆 —— 河谷草原伊犁马

2022-08-09   诗画伊犁SHYL

原标题:美丽新疆 —— 河谷草原伊犁马

河谷草原 —— 伊犁马

伊犁河谷草原位于天山降水丰沛区,水草丰美、气候温寒,自古出骏马。据我国古代历史文献记载,公元前2世纪前期,乌孙人由甘肃西迁新疆伊犁,占据了最富饶的特克斯河流域天然大草原,生息繁衍长达五百余年,成立了当时西域第一大国——乌孙国。乌孙人以游牧的畜牧业为主,兼营狩猎,不务农耕。养马业特别繁盛。冷兵器时代的马是一种战略资源而受到国家重视,关乎一个王朝的兴衰命运。公元前104年,乌孙王向西汉王朝求婚时呈送汉武帝的千匹良马,乌孙马又称“天马”“西极马”。

河谷草原 —— 伊犁马
昭苏县养马历史悠久,马产业基础雄厚,素有“中国天马之乡”的美誉,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天马养殖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构建以马为核心的产业链条推进“马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伊犁草原的民间赛马会
七月的青珍草原,骏马奔驰,昭苏县喀夏加尔镇“玉湖杯”民间赛马会于2022年7月20在昭苏喀夏加尔镇赛马场举办。赛马赛事中,骑手们策马扬鞭,相互赶超,用精湛的骑术上演了一场场精彩的比赛。另一边的刁羊比赛,赛马、姑娘追等更是将活动推向了高潮,各支参赛队伍奋力堵截、合力拼抢,选手们穷追不舍、各展绝技,比赛现场激烈而紧张,场上选手们奋力拼搏,场下观众加油助威、欢呼雀跃,气氛热烈非常。【巴衣巴扎尔·马吾特 供稿】

伊犁草原的马文化
制作完整的马具,先由铁匠制作马镫、马嚼、扣环等,再由银匠为其修饰,以达到美观效果。通过一系列方式制作的马鞍,整个制作过程精细、复杂、严谨。随着马逐渐淡出民用的舞台,从事马鞍制作的工匠越来越少,这项手工工艺正面临失传的窘境

伊犁美食 —— 马肉
每年11月底到12月份,是哈萨克族牧民熏肉的旺季。他们在这个时候,要挑选一些膘肥体壮的牛、马、羊宰杀后供过冬食用。 哈萨克族牧民最拿手的要数做马肠子了,他们挑选膘肥体壮的马宰杀后,取其马肠,洗净,按马的肋条切成条肉,连同肋骨撤上盐、胡椒粉等佐料,灌进3尺多长的马肠内,两头扎紧,挂在屋里风干,一个月左右即成。 中医认为马肉有补中益气,补血,滋补肝肾,强筋健骨之功。据有关专家说熏马肠、熏马肉含有十八种氨基酸,高钙富铁、蛋白质含量高,而且脂肪含量低,维生素E含量高,胆固醇含量低,是理想的营养保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