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无症状时 14岁以下儿
童不建议检查幽门螺杆菌”
的说法在社交网络引起关注
快跟懂教授一起来看看!
“无症状时 14岁以下儿童不建议检查幽门螺杆菌”这种说法准确吗?南都记者采访了 广州市妇儿医疗中心儿内科主任医师周欣。
周欣主任介绍, 在有相关症状、家人明确感染、有密切接触史、有相关特殊疾病等情形下,儿童也是需要做幽门螺杆菌检查的,其中部分孩子需要进行规范的杀菌治疗,也有部分孩子可以不治疗,总体来说, 有10%左右的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是可以自愈的。
儿童需不需要去检查幽门螺杆菌?
什么情况下需要?
周主任表示,儿童在这几种情况下需要检查:
一,孩子已经出现了相关症状,包括 厌食、口臭、肚子痛、打嗝、反酸、消瘦等;
二, 有明确的接触史,比如家里人已经明确了感染幽门螺杆菌,而小孩又没有分餐,又长期生活在一起,肯定要检查;
三, 一些特殊疾病患儿,比如患有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其他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的患儿。
这些情况下,该检查的还是要检查。
该如何检查呢?
检查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第一种是侵入式检查:胃镜,胃镜除了可以看到胃部的情况,还可以取一些组织活检;
第二种是非侵入式检查:主要有3种,一是 碳13尿素呼气试验法(呼气试验),具有无痛苦、灵敏度高、检出率和符合率高的特性,是近年来很受欢迎的一种检测方法。小孩一般不做成人常用的碳14,因为有一定的放射性,但因为需要孩子能够把气袋吹起来,所以有年龄的要求,一般三四岁以上才能做;二是 抗体检测法,检查血液中是否有抗体;三是 抗原测定法,检查粪便中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抗原。
此外,周主任提到,现在市面上新出了不少 幽门螺杆菌检测试纸大多不科学, 结果不可靠,不提倡。
如果孩子检查出了幽门螺杆菌,
需要治疗吗?怎样治疗?
据周主任介绍,检查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不一定要进行杀菌治疗,需要杀菌治疗的情况主要有几种:
1.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患儿;
2.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胃黏膜萎缩或糜烂的患儿;
3.患有胃癌、胃癌术后或有胃癌家族史的患儿;
4.MALT淋巴瘤患儿;
5.计划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或非甾体类消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的患儿;
6.患有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儿;
7.其他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如淋巴细胞性胃炎、增生新胃息肉、Menetrier病)。
如果 不属于上述情况,幽门螺杆菌检查的数值不是很高,孩子症状不是很典型,就建议先不做杀菌治疗,动态观察。
面对幽门螺杆菌 不必恐慌
正处于生长发育状态的孩子,抵抗力免疫力在逐步增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免疫力的增强, 10%左右的儿童感染者是可以自愈的,儿童的身体会自行将幽门螺杆菌清除。
孩子感染幽门螺杆菌之后情况和大人也有所不同。孩子得严重疾病的几率很低,患病后也较少出现严重的身体疾病,例如溃疡病甚至胃癌。 小孩这些严重症状是很少的。
另外, 孩子治疗后再次感染的几率比大人高,因为小孩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个人卫生、生活方式上相较于大人更缺乏自觉自律。
所以说,孩子感染之后, 如果不属于必须要治的几种情况,也不一定要去治疗。
周主任表示,如果是需要治疗的情况,就 要科学规范地治疗,幽门螺杆菌导致的溃疡病甚至胃癌,在孩子中虽然比成人要少,但仍存在,需予以一定的重视。如果家长不重视,感染后治疗不科学不彻底,生活中也不注意,很容易便引起病情加重。
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方面
临床上遇到过哪些常见的认识误区?
第一个比较常见的就是,该治疗的情况,家长觉得吃抗生素吃太久(一般抗生素要吃两个星期),担心药物的副作用,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所以治疗的依从性减低、吃药吃不够疗程,导致治不彻底、会复发。
实际上, 达到明确的治疗指征的,该治的还是要治,药物的副作用并没有想像中的大,医生也会有相应的措施,比如护胃的方法会跟上,对于抗生素可能引起的肠道菌群紊乱、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等不良反应,我们也会采用相应的补救和应对的办法,所以家长不用过于担心,该治的还是要治。
第二个比较常见的误区就是,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之后,家长很恐惧,部分家长认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一定会得溃疡病甚至胃癌。
其实,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并非一定会得溃疡病,但大多数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患儿都存在感染幽门螺杆菌,因此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发溃疡病的主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将幽门螺杆菌定为I类致癌原。
实际上,胃癌的发生除了有幽门螺杆菌在作祟,还有免疫力弱、遗传因素、精神压抑、喜欢吃腌制食品等,与幽门螺杆菌“协同作案”,最终招来胃癌。
感染幽门螺杆菌诱发胃癌的比例为1%左右,并且,从幽门螺杆菌到胃癌,需要15年以上甚至更长。所以,感染幽门螺杆菌不必过于恐慌,但有必要引起重视。
吃益生菌对幽门螺杆菌治疗有用吗?
益生菌有调节肠道菌群、增强肠道免疫功能等作用,大多对幽门螺杆菌治疗是有好处的,但只是辅助作用,幽门螺杆菌是不可能靠益生菌来杀灭的。
平时家长该怎样帮孩子
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
据周主任介绍,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 养成好的卫生习惯,远离幽门螺杆菌。
第一, 饭前便后要洗手,洗手的时候要把手心、手背、指尖缝隙都要洗干净,不要给幽门螺杆菌机会。
第二,孩子的食物 要经过高温烹饪,幽门螺杆菌有个特点就是不耐热,所以水要烧开喝,肉要煮熟吃,小孩喝的牛奶一定要消过毒。
第三,孩子 不要吃刺激性的东西,避免对胃的刺激,比如辣的、酸的、冻的东西,包括碳酸饮料,对胃黏膜会有损害。
第四,建议在家里也 分餐、用公筷,如果家里人有感染,那肯定要分餐、用公筷。
第五,要 避免长辈口对口的喂食。
第六, 牙具定期换,孩子的牙刷最好三个月换一次。
关于儿童是否有必要检查幽门螺杆菌
你还有哪些问题?
一起来评论区聊聊吧!
南都健闻(nanduijk)报道
采写:南都记者 李文 通讯员 李雯
指导专家:广州市妇儿医疗中心儿内科主任医师周欣
整理:实习生 陈婉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