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住这道门,开封迁走了两个学校,还修了一堆仿古建筑

2019-09-04     旅游看开封

中国人对"门"历来十分重视,甚至还专门有一个神职叫"门神",逢年过节还会祭拜。而在"七朝古都"开封,有一道特殊的门——棂星门,也十分传奇。

棂星门,是原本开封府文庙的一道门。根据《开封府志》记载载:"(开封府文庙)庙中大成殿七楹,东西庑各七楹,戟门三楹,棂星门三楹,外为泮池。左右建圣域贤关二坊,名宦乡贤二祠,在戟门外东西各三楹,启圣祠三楹。"然而,现在仅有棂星门三楹存留。

大约是在道光年间(1841年),黄河最后一次大改道,将开封府文庙冲毁,仅余下牌坊、泮池、棂星门等建筑。再到后来,因为修路,其他的建筑都被拆毁。上个世纪,文庙旧址先后为开封七中、开封第一师范所在。直到2014年,为了维护棂星门这一古建筑,周边的建筑被先后推平。

如今,我们可以看到,棂星门临街而立,抬梁式建筑风格明显,以四根通天柱支撑,柱顶饰石雕走兽。柱间朱扉三座,中间一座略高,门上各施斗栱,顶为绿琉璃筒瓦,并有脊兽。门两边用抱鼓石夹持,用来防止其晃动。毕竟,这座门也并非立在旧址,而是平移了10多米。

棂星门前面为两个石狮,应该是元明时期遗留下来的旧物。而在棂星门身后,则是一个广场,中间竖有一尊孔子像,其后为守望阁,均为附属于棂星门的仿古建筑。以守望阁为中轴线,两侧对称分布着文庙碑廊和御笔碑廊,分别展出原文庙的碑文和康熙皇帝的御碑,比如康熙皇帝榆次禹王台的《功存河洛》四字等等。

据说,重修棂星门是为了重续开封的文气。那么,看了这道门,你认为真的可以守得住开封的文气吗?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X_HAm0BJleJMoPMS7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