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诗韵伴酒浓
——双节同庆间文友莅临小记
文/胡尊志
风喜秀林,雨乐平疆,墨客骚人,心系穷乡僻壤。2023年的中秋节翌日,时值国庆节到来的前夕,正是普天同庆的时候,临沂沂河新区作家协会的写作骨干雁阵一行到我朱仓采风观光。这支写作队伍,播撒爱意,捡拾荒凉,洞悉人间千般事,拨云见日作华章。
临沂东乡,首推朱仓,四面青山列屏,群水汇淌汤汤,民风淳厚古朴,林田多为原始模样。日出夹谷之巅,月落苍源之上,这就是朱仓的这方土地,这就是朱仓的地久天长,这就是这些写家牵肠挂肚的地方。
我于朱仓北野,卧虎山前,依岩层壁垒,临珍珠山泉,去茅平整基础,自行搭建草舍三间,自觉蜗居此处甚好,实是因我与市井无缘,屈指算来,已是十数多年了。农时身在田亩,忙于菽豆点埯;闲暇珍珠泉边,搭灶酿酒求酣。每当明月初升,巧有风吹耳边,一杯醇香落肚,胸中亦有感慨万千,于是乎絮絮叨叨,于是乎流于笔端,于是乎我自诩这是诗的语言,于是乎我恬不知耻地自称我此听风小院为“诗酒文化园”。“诗酒”,“嗜酒”,好尴尬的事情,李白不嗜酒怎么有的诗成就?易安不嗜酒缘何句子掺进了酒?可见诗酒是分不开的。月下推敲因醉意,杯中荡漾出灵感。仄平碾压数根须,借来酒力求长短。我因此也就大言不惭地成诗一篇,曰:诗是黄河长江水,汇成东海酒一樽。大浪淘沙皆故去,唯留诗酒共吟饮。
此珍珠泉小酒,亦有着它不可忽视的前生过往,其根基也算是源远流长。1944年夏,日本小鬼还在咱华夏继续猖狂,我家的六间青石固下,上筑土墙的大房舍内埋藏着我八路军的粮食,结果被小鬼子燃上了熊熊大火。那次的大火把这六间房舍转眼变成了废墟,就连门楣上的石质过楣也烧断了一根,这过楣在后来的庄村改造中被替代了下来,我至今也还保留着。就在那场大火燃烧殆尽的时候,忽然天降暴雨,大火熄灭,好歹留下了一少部分粮食残余。在十数天后我八路军转战归来,那堆粮食的残余里正汩汩地往外流着醇香的液体。于是,战士们就借以充饥,而后就奔赴了河湾阻击日寇的战场。当时有个战地刘记者如此言道:“鬼子太凶狂,火烧我公粮。天上降甘露,地上出琼浆。”战士饮用了此天成美酒,奔赴前线,借着这股酒的力量,将抗日烽火燃烧到极致,结果是河湾阻击战大获全胜。自此,这六间屋就有了酒厂的叫法,此时我认为那酒的名字应该叫“烽火”才是。直到1958年全民大跃进的时候,这六间屋真正成了人民的酒厂,也可以说此酒厂对社会主义建设和支援世界人民的革命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话题扯远,目的归一,只想这远来的文朋诗友,诸位作家老师,值此中秋、国庆双节同庆期间,喝我珍珠泉小酒,写出杀敌的文章,喝我珍珠泉小酒,将我可爱的祖国咏唱。朱仓文化底蕴深厚,时代气息昂扬,传说的朱洪武坐殿玉山,冠山隐居徐庶张良,孔子夹谷平息战火,鬼谷子开设兵家课堂,这些说词已在此地广有传播,并且是沸沸扬扬。直至近代战火燃及齐鲁,恩多东盘驻防,922锄奸运动,少奇化名胡服北上,湖子兵工铸造,利城新华社山东分社的铿锵分享,这些都发生在朱仓及周边这片土地上,这些都在为新中国的诞生贡献着力量。功德牢记在心,应该作文备忘,我们应一同努力,为精神文明建设奉献力量。
好高兴,时值中秋国庆双节到来,恰有我这些文学挚友相伴,在我小院逗留,领略山川旷野之美,到玉圣园景区走走,听些超凡脱俗的梵音,真乃是快哉、乐哉,内心陶陶然哉!
【作者简介】胡尊志(男),六零后,山东临沭人。从事农业,偏爱创作,诗、词、小说、戏剧曲艺等皆有涉猎,并小有收获,被授予“文学创作先进个人”称号,曾用名胡途、糊涂、胡途孤侣等。歌词创作获全国赛事一、二等奖若干,2013年应邀参加大众音协美丽中国词曲创作北京高端论坛。系临沂市作协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世界华文作家联合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