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19年
王小团分享的第103篇原创文章
本文由普洱茶堂(puerchatang)原创,
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01
今年的老班章村,和以前不大一样了。
在2019年以前,到老班章村寻茶,拍摄素材,只需要花路费即可,人人都有机会到那神秘的天价茶村落去,一睹茶王树的尊容。
但今年的春茶季,老班章村却收费了。
票价,不高。一人15元,很亲民的价格。
收费政策建立之后,到老班章村不再是无偿旅行,它就像是牛栏坑和九龙窠母树大红袍一样,成了景区,要收费。
此后,江湖一片唏嘘,褒贬不一。
“老班章,你变了,变得市侩了。”
“老班章茶这么贵,还要赚我们的门票钱,真是不嫌钱多。”
“哇,大家抓紧时间赶紧去呀,说不定以后票价又要涨咯。”
……
人间百态,社会万象。
人人只看到l老班章村要收费的现象,却没看到收费背后的真正原因。
这是为了保护当地的茶树资源!
老班章村差钱吗?
当然不。
因老班章村的情况特殊,在当地还建有银行,随便走进“老班章**号”,说不定人家就是千万富豪,村里家家户户都盖起了小洋楼、阳光房。老班章村民出行,开“猛禽”的不在少数。
老班章的村民,还真不差这15元。
15元的门票,其实是一种保护机制。
02
现如今的老班章茶,炙手可热。
茶青的价格,每年都在刷新。眼看着老班章茶的价格攀升,难免会有人控制不住自己心里的魔鬼,想要多获利。
老班章村里的古树茶虽多,但产量有限,茶叶紧俏,加上如今老班章茶的价格,让人分外眼红,在利益的驱使下,很有可能会出现滥竽充数,用外地茶青冒名顶替的情况。
为了避免有人将老班章村以外的茶青运进村内,以次充好,败坏了老班章茶的名声,在春茶季,村民有组织地在村口设立关卡,严格审查。
这一举动,为的是捍卫自己的主权,保护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要是被这些外来的茶青破坏了名誉,岂不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是以,这才有了在村口设立关卡,收取门票钱的做法。
没办法,谁让老班章茶,如今红的发紫,觊觎这块蛋糕的人,太多了,唯有好好保护起来,爱护自己的羽翼,子孙后代才能继续受古茶树的庇佑。
03
在勐海有不少的山头,都产普洱茶,为何偏偏就是老班章茶,逆袭成茶界一哥,让其他山头只能望其项背,独自兴叹呢?
老班章茶,妙在它的地理特征!
常言道,高山云雾出好茶,老班章茶,就是这高山云雾孕育下的杰作。
夏季的老班章村,有种独特的气候,到了傍晚三四点钟,就会下起一阵大雨,持续约小时左右,雨停,天放晴。
并且这些突如其来的大雨,远看时十分有特色,好像一个光圈似的,将某片茶园给笼罩着,还有这一处大雨倾盆,而其他地方,仍旧是晴空万里,天高云阔。
短暂的暴雨,会将热气带走,带来充足的湿度,茶树喜湿,生长在一个适合自己生长的环境之下,自然更有利于茶树的生长,积累下丰富的茶多酚、咖啡碱、果胶等物质,老班章茶从此就有了自己的独立茶格。
同时,因为老班章村较高的海拔,更有利于品质的形成。
老班章村1500-1700米的海拔,处于苍茫的布朗山深处的小盆地区域,四周群山环抱,寒冷空气少,酷热天不多,早晚雾气较大。
形成了独特的小区域内优良环境,属于典型的高山云雾出好茶的优良海拨高度环境范畴。
产自于老班章村的茶树,口感拥有高识别度——茶气足,凛冽而霸气。
04
喝普洱不喝老班章茶,是一种遗憾。
俗话说,“班章为王”,只有在亲口尝过老班章茶的味道后,才知道所谓的“霸气”,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口感。
按照老班章茶农的冲泡法,取一盏约110毫升的白瓷盖碗,投茶8克,将茶叶归置整齐,用沸水冲泡。
冲泡间隙,出汤速度要保持快速,不宜闷泡,否则大量的茶多酚和咖啡碱,会让你叫苦不迭。
根正苗红的老班章茶,快出水下,依旧刚猛、霸气、锐气。
第一冲洗茶。
第二冲正式品鉴。
入口,能够感受到老班章茶锐利的苦味,这股苦味犀利,具有穿透力,能够给你醍醐灌顶的感觉。但这股苦味,却不会久留,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化开,转为回甘,成为生津。
喝过老班章茶,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舌底鸣泉,生津之感,当如山泉水一般,源源不断,清冽爽口。在生津之余,还能体会到馥郁的花香。
这是王者难得的柔情,雄霸天下,也要心系苍生。
老班章茶的魅力,霸道,刚柔并济,在茶汤里得到最充分的展示。
喝老班章茶,还有一个诀窍——喝茶要慢。
慢慢啜饮,细细感受回甘, 体会花香在舌底迸发,这才是喝老班章茶的精髓,慢且从容,才能体会到老班章茶的魅力。
05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老班章村,凭借老班章茶,一鸣惊人。
2000年以前,老班章村还是勐海县出了名的贫困村,老班章茶也鲜有人问津。当时的老班章村民,为了一公斤茶青能多卖一块钱,要走上好几公里的山路。
是金子,总会发光。
随着普洱茶的复兴,今天的老班章茶已是普洱茶王者,其地位难以被超越。
老班章村成为名副其实的普洱茶第一村,处处是豪宅、开路虎猛禽已成常态。老班章村,更是成为云南省第一个有银行网点的自然村。
老班章村,在布朗山乡政府北面,始于1476年,其村民,为哈尼族。自哈尼族先民从其它地方迁徙到此以来,便开始养护山中的古茶树。全寨共有117户人家,自称爱尼人,主要经济收入为茶叶销售。
哈尼族的先民们,慧眼如炬,早在几百年前就为子孙后代,以及世人留下了百年古树茶。这才有了如今,我们心神向往的老班章茶。
如今的老班章茶,可用如日中天来形容。
未来的老班章茶,又会如何?
当然是越来越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好东西的追求,从未止步。为了能让自己喝上老班章,我们会更加努力的工作。
同时,伴随老班章村民产地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老班章茶将会得到越来越妥善的看护,也会越加规范。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这,就是老班章的未来。
全文完!
本文归普洱茶堂(puerchatang)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