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供应保障基础不断夯实,智能电网成为必然选择
电力是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产业,电网是连接电厂与用户、优化配置能源资源的基础平台,电网投资是稳定经济增长、服务民生、促进产业升级的有效措施。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数据显示,2010年至2022年,中国电网投资额由3,448亿元增长至5,012亿元,投资增速虽有波动,但电网是涉及国计民生的基础行业,故电网投资具有刚性需求。
智能电网是在传统电力系统基础上,通过集成新能源、新材料、新设备和先进传感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储能技术等新技术,形成的新一代电力系统,具有高度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等特征,可以更好地实现电网安全、可靠、经济、高效运行。
1、智能电网投资发展概况
为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提升电网可靠性,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均已布局智能电网投资。国家电网2023年电网投资将超过5200亿元,近几年年均投资始终保持在4,500亿元以上,未来国家电网将持续推动电网高质量发展,通过特高压网络布局不断完善,加速各级供电网络协调发展,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南方电网2022年电网投资额超1200亿元,智能电网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十四五”期间,南方电网电网建设将规划投资约6700亿元以加快数字电网建设和现代化电网进程,推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2、智能电网发展受国家政策扶持
3、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1)先进信息技术、互联网理念与智能电网、智慧能源深度融合
目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方兴未艾,物理电网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理念的融合进一步推动电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实现电网量值传递、状态感知、在线监测、行为跟踪、趋势分析、知识挖掘和科学决策,促进电网运行更加安全、可靠、智能、经济。
随着传感、信息、通信、控制技术与能源系统的深入融合,传统单一能源网络向多能互补、智能化方向发展,从而实现能源协同供应和综合梯级利用。同时,随着综合能源服务业务、智慧能源的发展、及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应用,能源耦合系统基础设施将逐步完善,我国能源网络将进一步升级。
(2)智能电网和智慧能源将促进软件及服务投入
增加软件投入是智能电网、智慧能源发展的必要措施。智能电网和智慧能源的发展依赖互联网理念、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开发,而软件信息化投入是上述新技术的开发的必要环节,因此可以预见的是,我国智能电网和智慧能源的逐步升级将促进软件及服务投入的增加。
4、智能电网行业竞争格局
智能电网行业经过多年发展,业内厂商已经在各自领域形成了特色优势,但整体市场分散、集中度不高。国内智能电网企业分为两类,一类为电力系统内部的科研院所和信息化建设单位,如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等;另一类为电力系统外厂商,如深圳海联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烟台海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等厂商在各自细分领域具有一定市场地位。
行业内竞争格局体现出专业化、市场化的特点。首先,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智能电网向深化应用阶段发展,对智能电网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其对用户需求的精细化把握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具备细分领域专业优势的企业更具有市场竞争力。其次,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参与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主体将更加多元,行业竞争更加市场化和多元化。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3-2029年智能电网行业细分市场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十四五规划、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PHPOLICY:L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