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春、进梦、来开封!总台这场春日盛宴如何将浪漫贯彻到底?

2023-04-07   影视前哨

原标题:入春、进梦、来开封!总台这场春日盛宴如何将浪漫贯彻到底?

导读:共赴“春日盛宴”,共同传承文明、拥抱春天。

文|吕鑫

一城宋韵作舞台,千年繁华入梦来。

4月3日,2023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开幕晚会在央视网多终端同步播出。晚会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河南总站、央视网、中共开封市委宣传部、中共开封市委网信办出品,央视创造传媒有限公司、央视网河南分公司承制,开封文投集团联合承制。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地方“思想+艺术+技术”的又一次融合传播实践,这场开幕晚会将历史文化之美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用独具创意的视觉搭建和风格笔调,将传承至今的清明习俗、沉淀千载的良辰美景都描绘得淋漓尽致。

以舞台为媒,一份跨越古今的踏春邀请已经送到了千家万户,带领观众共赴“春日盛宴”,共同传承文明、拥抱春天。

跨越古今,

拥抱春天传承文明

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故称“清明”。自宋朝起,清明就不仅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更是春天的一大节日。每逢清明,东京汴梁的百姓们追思先人,踏青游艺,放纸鸢、荡秋千、品新茶、吃青团。游春、踏青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2023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开幕晚会,正是站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上,在开封举办的一场浪漫的“春日盛宴”。整场晚会融合了沉浸式舞台表演、古风乐舞和华服秀等多种艺术形式,集结了跨越古今的文化阵容,从千年风俗中还原清明印象,在古今对话里寻觅文化根源,全景式呈现“传承文明、拥抱春天”的精神主题。

一场关于“春”的古今对话如何开启?

主创团队在晚会近一个小时的时长里倾注了大量的创意和心意。例如开场前由无人机方阵开启的倒计时,一边是日晷,一边是现代数字,仿佛古今时间的共振,为开幕晚会带来创意开篇。在“思想+艺术+技术”的融合传播理念指导下,晚会每一个节目中都蕴含着文化与审美的激荡与碰撞。

开场秀《古今对话 清明溯源》由主持人任鲁豫和陈喆饰演的宋代天文官吏同台对话,讲述清明成为春天第一大节的由来;节目《宋潮梦华录》则打造了一场古今贯通、传统与时尚碰撞的华服大秀,展现大宋的风雅底蕴和开封的文化自信与潮流之美;微戏剧《“苏圈”“叔圈”的春日雅集》让苏轼和一众宋朝“顶流”文人穿越千年,在舞台上发出踏春邀请。还有歌曲《春三月》唱出从古至今人们寄予春天的浪漫追求;乐器秀《古今“潮”音》让传统国乐和现代乐器在旋律中碰撞……

一边传承、一边创新,这场开幕晚会将浪漫贯彻到底,用创意独具的节目形式,加上影视化拍摄手段与舞台的结合、XR虚拟技术的运用等等,呈现出统一于传统文化精神内核下的丰富样态和多元气质。在匠心打造之下,这场浪漫的古今对话也成功地吸引了观众的目光,赢得了多方的好评。晚会全网跨媒体触达人次12.2亿,当晚国内超过20个平台同步直播,全网直播累计观看量超3000万次。观众观赏晚会的过程,仿佛在清明文化的花园里驻足徜徉、渐入佳境,深度沉浸于这场美不胜收的春日盛宴。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夏潮就评价说,“开幕式让我们看到:清明是慎终追远、感念先人的生命仪式,也是丰富多彩、无限美好的生活方式。它是传统而雅致的,更是现代而新潮的,它属于每一个热爱春天的人。”

文艺赋能,

奏响古都时代潮音

从“景清气明万物生长”,到“传承文明拥抱春天”,2023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开幕晚会用“春”之美连接了开封的历史与今天,在清明文化中完成了历史精神的接续,既体现了清明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也向外界展现了古都开封作为“中国清明文化传承基地”的独特魅力。

开封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的宋文化。《清明上河图》《东京梦华录》都记载了这座古都的繁华与富庶。“开封四月最清明”,如今,一年一度的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已经成为世人了解开封的重要窗口。

正是当地积淀千年的历史文化资源,为2023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开幕晚会提供了“神仙阵容”,将春日浪漫描绘到极致。除主会场之外,晚会在开封多地设置了分会场,用兼具文化感、创新性、年轻态的系列节目,多点描绘这座古城历史与现代的璀璨盛景,完成城市特色导览。例如节目《春日侠客行》在万岁山·大宋武侠城分会场,尹颂带观众沉浸式体验大宋武侠豪情,观赏盛行于北宋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铁花;节目《春日泛舟行》在大宋御河分会场,王雪纯引导大家阅读千年汴河的生活图景,感受千年古都“北方水城”的文化魅力。

令观众印象深刻的还有晚会创意结尾秀《说书人》,不仅将豫剧与电子、摇滚等音乐元素结合,还加入特色创意短片,在开封多个极具特色的地点拍摄取景,全方位展现文明开封的“人间烟火”。在新华社《半月谈》原副总编辑丁玫看来,该节目既有历史的风致雅韵,又有市井的生活面貌,将情暖人间、人人说“中”的民生温度诠释得热气腾腾。

晚会主、分会场之间巧妙串联、互动,充分发挥出开封当地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从舞台中心到城市的各个角落,清明文化的美与内涵逐渐延展开来、荡漾开来。这是宋“潮”汴京与现代开封的完美碰撞,也是传统文化积淀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完美交融。

央地联动,

打造开封春日雅集

2023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开幕晚会不仅为清明文化节的举办提供了精彩的开端,也为央地合作、赋能地方文旅发展提供了示范和样板。

晚会充分发挥央地联动、台网联动的优势,完成了高水准、高质量、极具特色的内容呈现。总台融媒体持续曝光,电视端《新闻联播》《东方时空》《新闻30分》《新闻直播间》《朝闻天下》《24小时》《晚间新闻》以及CGTN频道连续播报;央视网、央视影音、央视新闻、央视频、央广网等新媒体平台累计报道130余篇;同时总台在Twitter、Facebook、ins、YouTube等海外平台官方账号也进行广泛传播。

通过“央地合作”的模式,晚会有效地将创意资源、渠道资源和技术资源等综合利用,同时又将开封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符号提炼出来、传播出去、推广开来,实现了城市资源和文化品牌的相互奔赴。开封厚重的历史积淀、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清明文化节”有机结合,让这一文化符号和品牌变得更加可知可感、可触可及。正如中国民族乐团团长赵聪评价所说,“总台用扎根向下、又昂扬向上的凝练表达,擦亮了河南开封的地方品牌,发出了响亮的文化好声音”。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开幕晚会总导演左兴也是央视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的总导演和总编剧,在他看来,开封的文明历史就像是一本值得一看再看的书。基于对开封这座城市的理解,左兴把“古今对话”作为开幕式的核心创意理念,希望“鲜活的时代热情能点燃传统文化的火种,让古今文明在开封这座拥有数千年历史的城市中交相辉映”。

从这场晚会中,观众一次次感知到重叠于中国人精神记忆中的千年时光,从历史文脉中找到了属于中华民族的共情与共鸣。这样的情感触动在节目之外也持续发生着,例如晚会衍生出的热搜话题“春天来了来开封”,就在微博端获得了近6亿的阅读量。

入春、进梦、来开封!中国人的春天,自古就是如此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