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一百岁也就是3万多天,过去之后,人可以留下什么呢?如果一个人没有被记住,被记录下来,他就真的消失了。”
为了每个人都可以记录自己的美好生活,他为此开了一家公司,如今才36岁,公司就已经估值千亿了,他就是快手CEO宿华。
1
宿华的脑子非常灵活,这在他小时候就可以看出来。
作为湘西伢儿,霸得蛮、吃得苦,宿华生在农村,也在农村成长,之后的事业也与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读书生涯他几乎没怎么学习,还经常玩游戏,但是他的成绩经常名列前茅,2000年高考,他就顺利考上了清华,这都得益于他超强的记忆力和理解力。
在清华硕博连读期间,他本想在被禁五环外买个房子,为此还经常兼职写代码,攒下了几万块,当时的房价这些钱本来可以付首付的,但是等他毕业之后,这些钱连个卫生间都买不到了。
这些现实让宿华意识到,还是努力赚钱才是要紧事。
宿华一开始也去打工找过工作,毕竟清华出来的,在哪里都比较抢手,当时他去过很多知名公司,最高的时候一年可以拿50万,但是工作非常辛苦,经常熬夜加班。
他也尝试过创业,先后和同学一起做过三十多个项目,都没有成功。
2
宿华创业没有成功,打工也断断续续,正在他来回折腾的时候,有一个和他一样的年轻人也非常苦闷,这个人就是程一笑,他后来和宿华一起成立了快手。
当时程一笑在做产品经理,在2011年的时候开发了一款叫GIF快手的产品,彼时,网络还处在2G、3G时代,网速很慢,快手也只是一个做动图的工具。
宿华和程一笑的投资人的牵线下,一拍即合,在2013年一起,进行创业。
他们一起创业的时候,视频行业已经兴起了,优酷、土豆等发展正盛,后来的维视、美拍、小咖秀也随后发展起来。
快手夹在中间,要如何做才可以脱颖而出?
宿华的做法是简化快手、好用却不打扰,不开发复杂的应用,只专注于短视频社区。
所以快手的界面只有“关注、同城、发现”这三个栏目,其他大多数都被撤下来了;在录制视频的操作上,也简化了复杂的功能,让新手也可以马上学会,非常好用;快手也做到不打扰用户,尽量简洁。
这些确定下来之后,10万用户一下子流失了9万左右!宿华迷茫了,难道产品的方向错了吗?
当时有人能建议宿华通过明星效应吸引用户,但是宿华没有采纳,他认为快手就是要去明星化,快手是记录普通人的生活的,所以没有大V认证标签,也没有搜索按钮。
宿华在这个基础上,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和效率,通过“算法机器人”进行快速升级,果然,效果出来了!到了2014年,用户回归到20万。
3
快手里面很少出现广告,那主要靠什么盈利呢?是它的直播功能,虽然用户在上面直播,但是何其他平台不一样的是,快手不签约主播和经纪公司。
当时快手发展起来的时候,最早的一批用户是三四线城市以及农村的青少年,他们仿佛发现了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视频的内容就此变得画风不适起来,有人在里面吃各种异物(包括灯泡、蠕虫等),也有人表演鞭炮炸裤裆、还有人直接跳冰河……
各种自虐视频、低俗黄段子充斥其中,充满着低俗又残酷的场景,令人倍感不适。
这些主角不再是光鲜亮丽的明星和帅哥美女,取而代之的是小城市和农村各种职业的青年。
这些人在快手上快速聚集,注册用户增速飞快,到2016年,快手就超越了微信,成为应用下载榜上的第一名。
4
快手被主流媒体报道,是因为当时一篇讨论快手的文章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文章表示快手揭示了中国农村的残酷现实,当时引发了很大的争论。
有人认为快手里面的视频不堪入目,都是为了夺眼球而做出的非常低俗的表演;
有人则认为快手展示了乡村的部分面貌,不管是谁,都有表达的权利,他们没有任何可以表演的东西,只能自虐来换取关注。
快手第一次被大量关注与讨论,这虽然给快手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但快手的用户量也在剧增,很多一线城市的青年也慢慢知道并关注了快手。
之后的快手慢慢进入了告诉发展时期,融资不断,腾讯带头,百度、顺为等接连跟上。
5
就在快手一路高歌猛进的时候,抖音横空出世,杀了个措手不及。
面对这个不论是产品、技术还是运营都不比快手差的劲敌,宿华很是淡定,他说,快手和抖音相比,完全是本色出演,没有经过任何装饰。
抖音里面的剪辑等技术,快手都没有,不是因为不会做,而是因为不需要。
宿华背后有着中国广大的农村人口,他生长在农村,也深刻了解他们没有表达自我的机会,没有真是自己的渠道,但是他们也需要强烈的认同感。
快手的广告语“每个人都值得被记录”打动了不少人的心。
其实快手并不是只有低俗不适的视频,更多的人在上面展示自己的美好生活
人在大海上航行,记录一望无际的海洋;有人每天直播自己在建筑工地上的工作,收获粉丝的同时收获快乐;
有人身在深山,记录自己一日三餐的农家生活,笑容灿烂;有人靠直播自己在工厂的工作,靠直播打赏,改善了生活……
快手目前用户已经突破了7亿,估值也高达180亿美元,而宿华才刚刚36岁,他希望能在快手里看到更多幸福中国人的愿望,正在慢慢实现。
企业家们,你的公司是否正在面临这些挑战:
1.产品同质化严重,模式泛滥,如何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2.企业经营手段过于传统,重资产,低利润,如何运用资本杠杆来以小博大,轻公司,高利润。
3.行业竞争激烈,企业如何进行创新,产业整合与并购上市?
4.企业家没有资本思维,过于依赖信贷或民间借贷导致资金断裂,如何得到资本青睐?
四大硬伤:
1.企业定位模糊,战略缺失,没有成为某个细分领域的第一的追求与承诺。
2.出资有历史问题,金融,税务,环保,劳动用工存在明显的法律风险的项目。
3.没有设计合理退出机制的项目,缺乏资本路演能力,不能把企业推向下一轮融资
4.缺少融资计划书及基本路演常识和专业辅导(强大的信用背书。
为了帮助各行业中小企业家解决困境,突破瓶颈,我们定期举办《资本赋能·领袖峰会》,联合东方赛富刘俊宏、前海梧桐并购基金谢闻栗、前海股权交易中心负责人龙琼、华洋资本于浩天、香港时空资本、银河资本...等9位投资大咖、资本专家和25家风投机构赋能产业升级项目对接。
9位导师之一:前海梧桐并购基金董事长谢闻栗(投资过优客工场、脉脉、喜马拉雅等独角兽项目)
【峰会价值】:商业计划书专业辅导、股权顶层架构设计、资本运作 、商业模式 、产业并购、营销策划、融资路径设计、企业转型升级...
【部分到场对接投资机构】:赛伯乐投资 、哈佛红杉、 中英资本 、铜牛集团 、国融证券 、中财经基金管理 、中资华商 、中国投资协会 、国际香港亚赛特国际控股...
举办城市:北京/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