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前期到处投奔人,为什么到哪谁都尊重很客气?

2022-07-13   历史新视角

原标题:刘备前期到处投奔人,为什么到哪谁都尊重很客气?

早期的刘备只是个卖草席出身的平民,虽说心怀天下,但是看起来实力却很一般。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曾经混迹底层的人,怎么就能与各路诸侯取得联系,甚至还能成为他们的“座上之宾”呢?

没有人能够轻易“躺平”,在东汉末年那个动荡的社会则更是如此。

首先,刘备“美名在外”,交际甚广。早期的刘备很注重为自己造势,当他还是普通人时,他就常把“皇室后裔”的身份挂在嘴边。不仅如此,刘备还贤德兼备,非常有个人魅力。在他尚未发迹之时,凭借自己的豪爽与真诚,同郡的豪杰都竞相与之交往,甚至有些富商也闻名而来,愿意为他资助钱财,刘备也是凭借这些钱财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有了广泛的朋友圈,不少豪杰英雄也都纷纷向刘备靠拢,例如与之结拜的张、关二人就始终死心塌地地追随刘备,也成为了他之后发迹的重要帮手。

实际上,那些愿意接纳刘备的人,之所以会对他表现出来敬重与客气,那也都是因为当时德高势寡的刘备对他们有利无害而已。纵观所有诸侯,在当时,或许只有曹操才是唯一一个真正看透刘备雄才野心的人,因此他开始才会对刘备既拉拢又有防备,看透刘备终究是不能为己所用之后,曹操也动了“杀之以绝后患”的心思。

细数当年收留刘备的各路豪杰,之所以对他恩遇有加,那也都是因为看重刘备能为他带来的资源,或者能为他解决燃眉之急罢了。

例如卢植。刘备是卢植的学生,两人有着多年的师生情谊,因此在刘备首次招兵买马后,便想到了去投奔卢植。当时正赶上黄巾军动乱,卢植正在为镇压动乱焦头烂额,此时见到刘备率领兵马赶来,自然是欣喜万分,刘备也顺利留在了卢植帐前听令。不过,卢植看重投靠而来的刘备,究竟是因为看重刘备本人,还是因为看重当时刘备带来的兵马能帮他平定黄巾军,这恐怕只有卢植自己心知肚明了。

至于公孙瓒,刘备原本与他就是旧友,两人关系不错。刘备前去投奔时,赶上公孙瓒与其他各路诸侯一起联合,为讨伐董卓费心耗神。此时有了刘备的加入,公孙瓒当然是十分高兴了。而且,也正是因为有了刘备的加入,在与董卓方面对战时,“反董同盟”在连续断送了几位大将后,终于靠关羽扳回一局,之后的“三英战卢布”更是让他公孙瓒也在众诸侯面前露了一把脸。对待这样给自己挣面子的好友,公孙瓒自然会对其十分客气。

对于之后刘备投靠的陶谦而言,刘备愿意在那样的情况下来插手徐州的事,他简直求之不得,自然会对刘备客客气气的。陶谦这个老头看似是个冤大头,其实精明得很。陶谦很清楚,他虽然占有徐州,但是早就是别人嘴边的肉了。曹操对徐州觊觎已久,只不过一直师出无名,这才迟迟没有向徐州出手。

最终,还是曹操的爹给儿子争气,好巧不巧死在了徐州。得知这个消息,曹操是边哭边乐,爹没了,但讨伐徐州的借口有了。陶谦眼看大祸临头,他十分清楚,什么替父报仇,都不过是曹操出兵的幌子罢了,他曹操就是想要徐州的地盘。可是,陶谦也很无奈,他自己实在没有能力保住徐州,家里的儿子也更是指望不上。形势所迫,陶谦也只能求助正在领着五千人马四处游荡的刘备了。

陶谦深知,刘备德才武略,有兵有马,一直四处投靠诸侯,只是苦于没有自己的地盘罢了。在当时,天下诸侯,有能力且真心实意帮助陶谦对抗曹操的诸侯也没几个,若是诚心将徐州让给刘备,或许刘备愿意为了地盘实心实意地帮陶家躲过一劫。因此,对于陶谦而言,刘备此次来徐州可不是来投奔自己的,反而是来救自己一家老小性命的,人家来挡箭,岂会对人家不尊重?

之后,因为有共同对抗曹操的这一战略目标,刘备也受到了袁绍的礼遇。刘备在投靠曹操却被曹操看破野心后,吓得连忙带兵出走,之后便打着“讨曹兴汉”的旗号,向曹操发难。然而,曹操实力太过强大,刘备的队伍惨败,刘备自己虽然脱险了,但是他自己的夫人和关羽都成了曹操的俘虏,无奈之下,损失惨重的刘备只能选择投奔当时“反曹”阵营中实力较强的诸侯——袁绍。

此时,袁绍正与曹操争锋相对,双方都想统领北方,一场恶战在所难免。刘备此时主动投靠,共同抗曹,而且还甘心当小弟,这对于早就见识过其能力的袁绍而言,真可谓是又多了一分胜算,袁绍也自然是客客气气地接纳了刘备。

然而,袁绍在与曹操方面的官渡之战中惨败,刘备再次失去了依附,为了前程,他只得前往荆州投靠刘表。刘表听闻刘备即将前来,大喜过望,不仅出城亲迎,还安排刘备驻扎在荆北一带,足可见其对刘备的重视。

刘表对刘备的态度是真诚的,这倒并非是看重刘备带来的人马,也不是图刘备贤德可辅佐自己的儿子。当时的刘表想法也很简单,他就是需要一个能够取代张绣的人,这样一来,荆北一带就能够在荆州与北方的曹操之间形成一道屏障,这对于当时已经与曹操势如水火的曹刘表而言是十分必要的。换句话说,刘表又是摆酒席又是给地盘的,为的就是让刘备当自己的挡箭牌、缓冲带,所以对他也要客气一些也是情理之中的。

总之,在当时那个动乱的年代中,“利益之上”就是各路诸侯处世的“潜规则”。刘备四处投奔往往能受到尊重和礼遇,也正是因为自己对他人“有用”而已。换言之,有资本与对方达到互利互惠的共识,才是刘备普遍受人尊重的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