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航旅票务行业前景光明
1、航旅票务领域发展概况
航旅票务领域处于民航出行服务链条的中端,连接着航空公司和终端客户,具有票务资源整合与分发的功能。航空公司为航空客运服务的承运人,是航空服务的最终提供者。航空公司销售机票的渠道包括直接销售和代理销售两类。航司直接销售渠道包括网络直销、在通航城市设立营业部、在机场航站楼设立售票点、开通电话销售服务中心等;代理销售渠道包括BSP机票代理人与非BSP一般代理人。航司地域和服务场景覆盖能力局限性、机票产品时效性以及航司间激烈竞争等因素,决定了代理模式对航空客运销售行业的重要性。航空公司需要在直销的同时,通过航空票务代理销售机票,多渠道触达旅客,提高航班客座率与运营效益。
航旅票务市场与民航出行发展紧密关联,民航出行持续渗透,已成为主流出行方式。2011年至2019年期间,民航旅客运输量(人次)年增速基本保持在8%-12%区间;民航旅客周转量(客公里)年增速基本保持在10%-14%区间。受外部大环境冲击,2020-2022年民航旅客运输量出现大幅度跌幅。2023年随经济回转,运输量开始有明显涨幅,2023年1-7月航旅客运输量达3.4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27.60%。国内和国际航线民航客运量在外部环境冲击前保持稳定增长。前期外部环境冲击导致民航出行场景受到阶段性制约,但其实际内生增长动能和需求规模结构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目前整体处于快速回升态势。
我国民航服务品质、保障能力、质量效率等已取得良好发展成效。截止2022年末,我国民航服务品质大幅提升,以航班正常为核心的运输服务品质实现根本性扭转,截至2022年底,我国共有运输航空公司66家,比上年底净增1家。按不同所有制类别划分:国有控股公司39家,民营和民营控股公司27家。在全部运输航空公司中,全货运航空公司13家,中外合资航空公司9家,上市公司8家。民航全行业运输飞机期末在册架数4165架,比上年底增加111架。2022年,我国共有定期航班航线4670条,国内航线4334条,其中,港澳台航线27条,国际航线336条。按重复距离计算的航线里程为1032.79万公里,按不重复距离计算的航线里程为699.89万公里。
2022年,民航安全运行平稳可控,运输航空百万架次重大事故率十年滚动值为0.011。2022年,全年共发生运输航空征候291起,其中运输航空严重征候3起,人为责任原因征候3起。人为责任原因征候万时率为0.005,同比下降70.3%,各项指标均较好控制在年度安全目标范围内。2022年,全行业共有56家运输航空公司未发生人为责任征候。
当前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民航出行容量规模和质量效率将持续向好,为航旅票务市场形成有力支撑。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2023至2025年是我国民航业的增长期和释放期,重点要扩大国内市场、恢复国际市场,释放改革成效,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着力增强创新发展动能,加快提升容量规模和质量效率,全方位推进民航高质量发展。预期十四五期间,民航运行规模平稳增长,保障起降架次年均增长12.9%,达到1,700万架次,旅客运输量年均增长17.2%,达到9.3亿人次;出行便捷高效,航班正常率超过80%,枢纽机场轨道交通接入率和千万级以上机场近机位靠桥率达到80%,通航国家数量突破70个;服务更加创新智慧,千万级机场旅客全流程无纸化能力达到100%,行李全流程跟踪服务水平达到90%。根据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到2027年,民用颁证运输机场数量将达到约280个,枢纽机场轨道交通接入率超过80%,具备无纸化出行能力的机场比例超过99%,民航通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数量超过50个。
外部冲击未改变民航出行长期向好趋势,出行场景有序运行引领行业提速发展。随着国家因时因势优化外部环境冲击应对措施,民航出行场景平稳有序持续修复。同时,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为民航出行发展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和支撑。根据国际航协分析,2022年航空业复苏呈现积极态势,客运总需求同比增长64.4%,恢复至2019年水平的68.5%。根据2023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公布信息,民航业将把握好行业恢复发展的节奏,力争完成运输总周转量976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4.6亿人次,总体恢复至2019年的75%左右水平。根据国际民航组织(ICAO)预测,2023年航空客运需求将比2019年增长3%。
2、行业发展趋势
民航出行长期向好趋势未改,航旅票务“资源+技术”两翼驱动发展。
前期外部环境冲击导致民航出行服务场景受到阶段性制约,但其实际内生增长动能和需求规模及结构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随着国家因时因势优化外部环境冲击应对措施,民航出行平稳有序持续修复,目前整体处于快速回升态势。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为民航出行发展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和支撑。航旅票务从业者既需要不断增强在全球范围内的优质产品资源聚合能力,充分高效适配泛商旅客户出行场景的多元需求,提供兼具产品丰富度和价格竞争力的泛商旅出行选择;又需要持续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将数字化手段与泛商旅出行场景深度融合,优化服务效率,精益服务效果。因此,具备强大产品聚合实力和数字技术能力的航旅票务服务商,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3、航旅票务领域竞争格局
我国民航出行服务品质、保障能力、质量效率等持续提升,航旅票务行业市场容量规模和质量效率具备内生增长动能。目前中国有数千家航空运输销售代理企业,市场竞争相对激烈,其中绝大多数为地域性的中小票务代理,票源聚合能力偏弱,票务服务效率效果较差,且票务技术水平落后。经历外部环境冲击后,航旅票务市场竞争格局有所改善,马太效应凸显,具备全球票源聚合能力和数字技术能力的航旅票务服务商市场优势进一步强化。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3-2029年航旅票务行业市场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项目后评价报告、十四五规划、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PHPOLICY:L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