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孤单缺伴?送他一个宠物朋友,用温情治愈他

2019-10-15     蝶变盛夏

同事家养着一只灰色的英国短毛猫,是折耳猫。这只小猫是他家儿子初一时要求养的。小升初结束的暑假里,他儿子和几个小伙伴去花鸟市场玩,他儿子在一家猫舍一眼相中这只小猫,越看越喜欢,就和小伙伴说,想和父母说养这只小猫。

小伙伴七嘴八舌的议论,其中一人说,“你家爸妈是不会让你养的,他们的说词都是:过一段时间再说,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他儿子回家后,和他提了养猫的事情,他正准备回答:“你刚上初中,需要适应初中学习和生活节奏,养猫的事情过段时间再说……”,这话都还没说出口,他儿子已经帮他把话回答了七八成,问他,“你准备告诉我,过段时间再说,是吧?”

同事说他自己,当时只觉哑口无言,孩子已经太清楚家长的套路,再不给他养个宠物,估计以后也没有机会了。之后,他和孩子妈妈商量了好半天,第二天带儿子去把小猫领回了家。

好多孩子都喜欢小动物,但是愿意给孩子养宠物的家长并不多。我们来分析一下,孩子为什么喜欢小动物?家长不给孩子养宠物,顾虑是什么?给孩子养宠物有什么好处?怎么样给孩子养宠物?需要注意些什么?让我们慢慢道来。

一、孩子为什么喜欢小动物?

(一) 孩子的童心天然喜欢亲近小动物。

小孩子一般都心地善良、纯洁天真,整个世界对于他们而言,都是充满未知的,他们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大人带着孩子接触小动物时,是基本带着引导性的、喜欢的情绪,因此孩子看到小动物就会特别激动和喜欢,愿意和小动物交流,喜欢亲近小动物。

(二) 在孩子眼中,自己和小动物处于平等的位置。

孩子和大人在一起的时候,处于弱势地位,属于受大人保护,并且要听大人话的角色,这种时候,孩子是被动听指令的。但是孩子从内心觉得,小动物也处于弱势地位,和自己是处于平等的位置。

因此孩子一见到小动物就充满保护欲,并且他可以对小动物自由发出指令,并能和小动物自主交流,符合孩子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因此小孩子喜欢和小动物在一起,这是天性和本能。

(三) 孩子受到环境的影响,自然而然喜欢小动物。

孩子从婴儿时期开始,很多孩子的衣服上、餐具上、床单被套上,都是可爱的卡通动物图案,甚至游乐场、商场、幼儿园里都有小动物主题造型,因此孩子也会受到影响,自然而然愿意亲近小动物。

二、家长不给孩子养宠物的原因

(一) 嫌弃小动物不干净、身上细菌多。

家长普遍害怕小动物携带传染病,从而引发孩子的疾病。宠物毕竟是属于动物类,动物是很多疾病的携带者,会传染给人。宠物可能传染给人类的疾病,主要包含5种:

1. 狂犬病。狂犬病是危害是最大的,这种传染病通常是存在于狗的神经组织和唾液中的病毒。据统计,狂犬病的来源70%是狗,20%是猫。凡是哺乳动物,包括人都可能会被传染。

2. 皮癣。这种皮肤癣在小动物的身上表现严重时,会出现环形掉毛,皮肤变薄,瘙痒严重。但是,这种病一旦传染给人,人的皮肤变化非常明显。这是猫狗携带的一种真菌,传染性比较强。当然,这种真菌感染的皮癣是可以治愈的,但是治疗之后皮肤会留下疤痕。

3. 寄生虫病。猫狗的身体里有蛔虫、绦虫、钩虫、滴虫这些寄生虫,这些寄生虫都有可能通过家养宠物而传染给人。

4. 弓形虫。弓形虫病是由寄生在狗猫身体里的弓形虫引起的,怀孕的人、免疫力差的人都不能接触。如果怀孕的人接触,有可能导致流产或是胎儿先天畸形等。

5. 猫抓病。猫抓病是人被猫爪抓伤后,猫身上的病毒侵入人体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临床上的表现呈现多样化,主要引起人的局部皮肤损伤,如果严重的话会引发淋巴结肿大。

这就是很多家长不愿意给孩子养宠物的第一个原因,担心养宠物,孩子没法有效抵御小动物身上携带的多种疾病。

(二)担心孩子养宠物是“三分钟热度”

孩子想要养小动物,小动物是一个小生命,充满灵性;如果让它成为家庭成员,必须有始有终,不能像对待玩具一样喜新厌旧。很多孩子,考虑问题也很稚嫩、浅显,做事情容易出现“三分钟热度”。

比如,我有个朋友家的孩子,读小学三年级,有一天在市场上看见一只蝴蝶犬,很可爱,于是非要妈妈买下来;但是因为小狗还太小,每个晚上都会不停地叫,要喝奶,要有人陪着,那个孩子陪伴小狗一周,每天晚上都睡不好,一周后主动和家长说,不养小狗了,于是朋友又把这只小狗卖回给卖小狗的店家。

因此家长不给孩子养宠物的第二大原因就是:担心孩子只看到了养宠物带来的一时快乐,而不明白要为小动物付出很多。比如,孩子不会想到,养宠物,意味着对宠物要承担很大的责任心,要给它喂食,教它上厕所,帮它清理粪便,帮它洗澡,掉毛期时还要勤打扫家里卫生等等。

(三)担心孩子养成及时满足的习惯

因为小动物被人类驯化的时间比较长了,只要孩子随便一逗弄,小动物就会给出及时的反馈,比如小狗会摇尾巴,跳跃上扑、舔脸、舔手等,这种就属于小动物给孩子带来的及时反馈,使孩子立刻就能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

如今社会,可称之为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人们很容易获得信息的及时反馈,而延迟孩子的满足感,让孩子学会等待,培养孩子的忍耐力是很重要的事情。

(四)担心孩子玩物丧志,影响学习

家长担心孩子养了小宠物以后,每天放学后就是想着和小动物玩,玩个不停,自己的学习也不专心了,导致“玩物丧志”,从而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三、养宠物的好处

(一) 小动物能从心灵上陪伴孩子,让孩子更具爱心,并善于表达爱

孩子在与宠物的相处过程中,从情感上是把宠物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会不由自主给予宠物很多呵护,渐渐的孩子会比普通的小朋友更具有爱心。

现代家庭里的孩子,大多是家里生活不能自理的“少爷”和“小姐”,不善于关心和体贴家人。通过照顾家里的宠物,他们学会充分表达自己的关爱之情,并且学会关注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及时给予别人帮助。

(二) 小动物能成为孩子最真诚的伙伴,有益孩子身心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的家长需要朝九晚五的上班,对孩子的陪伴较少,孩子上幼儿园以后,每天放学回家,要么面对老人,要么就是自己独处。

孩子和老人无法随心所欲地玩,因为孩子好动,大部分老人在运动方面没法跟得上孩子的节奏;如果是独生子女,那就更是孤单,没有朝夕相处的、情感有所寄托的伙伴。

宠物的出现,刚好可以填补孩子的感情空白,找到可以一起不停歇玩闹的伙伴。日常生活中,孩子无论遇到任何烦烦恼,也可以无拘无束地向宠物倾诉,不用憋在心底,孩子的感情得到充分宣泄,有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实际生活中,宠物对于孩子的意义还有更多很多。比如,宠物还可以帮助孩子结交新的朋友,成为良好的社交催化剂。孩子们更愿意跟正在与宠物玩耍的孩子打招呼交朋友,宠物会成为他们之间友谊的桥梁。

澳大利亚大学副教授Lisa Wood说,宠物似乎正变成社会交往和友谊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了,这不仅仅说的是小猫或者小狗,其他任何宠物,包括兔子和蛇都有可能成为我们社交中良好的共同话题。

(三)小动物能让孩子增强责任感,让孩子更加具有耐心

宠物由孩子全权照顾,能更好的让孩子树立责任感。从一开始,就要让孩子明白,他要对宠物的一切负责,比如,他要负责饲养宠物,给宠物定时喂食;他要负责清理宠物的卫生,需要清理宠物的粪便、确保宠物窝的整洁,逐步让孩子独立完成一切,从而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从小树立责任感,现在对宠物负责任,长大才会对自己和其他人负责。而且,孩子每天和宠物玩耍,如果宠物是狗的话,需要遛狗,可以增加了孩子的运动量;如果宠物是猫的话,也会和小猫玩闹,对孩子的身体也会好的影响。

如果孩子养了宠物,父母还可以引导孩子“以小动物为鉴”。比如,当狗狗发怒了,可以让孩子观察,并鼓励孩子说出狗狗发怒的理由,甚至还可以通过“换位法”帮助孩子思考,“如果我是狗狗,当食物被抢了,我应该怎么做?”这一做法,不仅有助于孩子学习认识情绪,还能帮助孩子学习情绪自省,最终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好脾性。

孩子和宠物的相处过程中,相互之间的交流,需要时间的沉淀,才能形成比较好的沟通模式,所以家长担心的孩子容易养成及时满足的习惯,其实那个只是很小的一个方面;孩子和宠物相伴成长,相互也会有磕磕绊绊,一路长大,对于宠物应该是越来越有耐心,从而孩子性格能形成比较好的耐性。

(四)让孩子充满自信,提升孩子的自我满足感

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以大人口吻自居,不给孩子表达机会,慢慢的孩子便会不自信。而性格比较内向、比较自卑的孩子,很容易出现不善于跟其他孩子交往的情况。但在饲养宠物的过程中,孩子会发现他被宠物需要,他可以为宠物做很多事情,宠物也很依赖他,这样可以大大提升了孩子的自我满足感。

另外,孩子对宠物往往更加愿意敞开心扉,因为宠物从来不在乎孩子犯错误,也不会在意孩子在他们面前犯傻。孩子在宠物面前不用掩饰自己,可以毫不犹豫地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看法,长此以往,对树立孩子的自信心有很大的帮助。

(五)让孩子学会珍惜,让宠物成为孩子永远的朋友

我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给她养过一对虎皮鹦鹉,每天晚上两只鹦鹉在笼子里头靠头的睡觉,女儿每次看到都对我说,“妈妈,我一见到它们这样头挨着头睡觉,我就觉得好温暖。”后来,一天晚上,小雄鹦鹉把笼子的门啄开一点,钻出去飞走了;小雌鹦鹉独自在笼子,第二天就拼命大叫,从早上就没停歇过,后来到傍晚时分,小雄鹦鹉居然自己飞回到了阳台上,孩子爷爷把它捉住,放入了笼子;谁知再过了几天,两只都鸟飞走了。

女儿没有伤心,她很珍惜和鸟儿相处的近一年的快乐时光,她看到了两只鸟儿的相亲相爱,深深感受到鸟儿彼此之间的情真意切,她告诉我她很感动,她觉得这两只鸟儿真是不可思议。她甚至觉得,她们既然要飞走,肯定是渴望自由,希望它们能在野外过得无忧无虑。

所以说,孩子养宠物,能让孩子深刻感受爱,学会尊重生命并且珍惜生命。这种珍惜会“泛化”,孩子能把珍惜转移到对生活和身边的人身上。懂得珍惜,是一种很珍贵的品德。

四、养宠物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 根据家庭环境选择合适的宠物

如果家庭的房子不够大,建议不要选择大型犬类的宠物。我同事养了一只哈士奇,体型大,性格活泼,且很调皮,高兴或不高兴的时候,都喜欢把房间弄得乱七八糟的。因此,一定要选择自己家庭环境适合养的宠物。比如,我另外一个同事,她们家养的宠物是蜥蜴。

(二) 给宠物定时清洁,定期打预防针

1. 养宠物对孩子呼吸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是有好处的。

2010年英国的一项研究表明:有狗的孩子平均要比没有狗的孩子多出至少11分钟的锻炼时间。而2012年美国儿科学会研究发现,与猫和狗接触越早的儿童更健康,呼吸感染和耳部感染更少。即便发生感染,治疗起来,也比没有宠物的家庭更快痊愈。有趣的是,在今年(2018年),中国的学者们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2. 家长最担心的小动物携带各种疾病的问题,需要每年定期给小动物打疫苗来预防。

(1)首先要确保宠物的来源,是正规渠道,比如猫咪满3个月就要注射第一针疫苗,如果已经你们家买到的猫咪已经3个月以上的,应该已经打过疫苗,需卖家提供打针的证明,从而确保猫咪健康。如果是小狗,第一针狂犬疫苗也应该在狗狗三个月以后再进行注射疫苗。

(2)宠物如果刚到新环境,一定不要着急去打,观察几天后去医院做个检查,再打疫苗。如果打了疫苗,一定要多关注狗狗的日常表现,有没有不想吃饭,或者没心情和你玩耍。没平常那么活泼了,一定要及时带狗狗去检查身体。

(3)如果你是捡的流浪狗,一定要做完检查再决定要不要注射疫苗,因为这种狗狗身上很可能已经感染了什么病毒,这个时候如果给狗狗注射疫苗不仅会伤害到狗狗,还没有任何效果。

(4)不管是孩子养的是任何宠物,请定期带小动物到动物医院,谨遵医嘱,定期体检,确保宠物的健康状态。

3.定时给宠物和它的小窝做清洁,并定时洗澡和驱虫。平日里,宠物身上有可能携带有细菌和寄生虫,如果没有给宠物按时洗澡和驱虫,人和宠物在长时间接触后,这些细菌和寄生虫会慢慢侵入人体,导致人体患病,影响身体健康。

另外,孩子和宠物相处时,记得勤洗手,多注意个人卫生,不要和宠物过分亲密就可以了。

(三)可以按照医生或者卖家的建议喂养宠物。

现在的家庭小动物,一般都有专门配备的粮食,具备各种营养成分,建议不要随意给宠物喂食,尽量给它们吃专门的粮食,比如狗粮、猫粮。

总之,宠物就像朋友一样,能给孩子带来无限的温情与陪伴,如果孩子有意愿养一只小动物,请家长一定慎重考虑,尽量满足孩子的心愿。让小动物与孩子相伴成长,懂得爱,善于爱,会表达爱,长大后,才容易真正地能得到爱。

(文中部分图是网络找图,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我是盛夏,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蝶变盛夏”,关注亲子关系,致力于女性自我成长,共同蜕变与闪耀。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8L86G0BMH2_cNUgqJ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