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蹲厕所许久不出来,妈妈过去一看,简直又气又笑

2019-12-24     健康plus

自从有了孩子后,生活就多了许多乐趣。宝妈在分享孩子的搞怪日常时,更不要忽略孩子行为背后的问题。只有多多关注这些问题,才能让孩子发育更好。

前些天,小燕休息在家带孩子。正到午饭时间,小燕忙着在厨房给孩子准备午餐。还没做好,孩子就跑过来跟小燕说想上厕所。小燕顾不上,就跟孩子说他的小马桶就在厕所,自己去就好了。孩子听完,很听话的就自己去上厕所了。可过了很久,孩子都没一点动静。

​小燕放心不下,怕孩子是便秘,就赶紧去厕所看看是怎么回事。刚推开厕所门,就看到孩子坐在小马桶上,背对着门口的位置,低着头一动不动。小燕以为孩子睡着了,走上前刚想叫他,却发现他正捧着手机看得入迷。小燕真的是又好气又好笑,给孩子收拾收拾让他出来玩。

孩子这种行为,在家长看来,可能就是比较顽皮。家长得知后,也不会过于在意。但是,其实这种行为的背后,隐藏着不小的问题。而且,大多数问题,都跟家长的教育有关系。

​首先,家长要看到孩子在上厕所时,并没有一个很好的习惯。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都知道在上厕所时看手机,其实是很转移注意力的。本来一两分钟就能解决的事情,就因为手里拿了手机,就可以拖延至五六分钟,甚至是十几分钟。而蹲厕时间长了,是很容易引起便秘的。对于孩子来说,同样是这个道理。

孩子坐在马桶上十几分钟,就会给自己一个“拉不出来”的心理暗示。久而久之,他就真的容易拉不出来。所以从本质上来说,上厕所时分心,并不是一个好的习惯。

其次,就是孩子需要躲着家长玩手机,行为十分偷摸,这就暴露更多的问题。通常来说,孩子即使要玩手机,也大可不必这么偷偷摸摸。完全可以跟家长进行协商,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但孩子选择不告知,自己悄悄解决这个问题。说明家长在孩子心理,是一个“拒绝”的形象。因为孩子知道家长不会答应,所以干脆用自己的想法解决。

​再者就是,孩子宁愿蹲在厕所里玩儿,也不愿意跟家长协商,这也侧面反映了家长的教育或许过于严苛。以至于孩子宁愿把事情憋在心里,也不想告诉家长。无论是哪种情况,都说明亲子之间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家长格外注意。

孩子的一言一行,都出自他的认知和判断。因此,家长在觉得搞怪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其背后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也能找到更适合教育孩子的方式。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0MRq28BbDmBVZuPm_pd.html